集约化管理在社区消毒供应中的应用论文_陈波

集约化管理在社区消毒供应中的应用论文_陈波

陈波

上海市天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031

【摘要】应用集约化管理模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毒灭菌物品的科学管理,整合医疗卫生资源,规范消毒灭菌工作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推进医疗卫生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消毒灭菌;集约化管理;供应室;社区卫生

[中图分类号] R93-3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2-152-01

保障医疗安全,不断改进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通过集约化管理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集中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目的。我中心自2012年起,对中心内各科室及下设的11个卫生服务站消毒灭菌物品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申领、使用、保管等进行集约化统一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

1 重视消毒隔离,改善硬件环境

1.1 取得领导重视、职工认同 提高管理理论水平,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中心分管业务付主任、医疗质量科科长、总护士长、门诊护士长及供应室岗位护士均参加上海市医院协会举办的院内感染管理岗位培训,取得适任证书。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2009年颁布的《医疗机构感染预防控制消毒.隔离.预防》一书,了解消毒灭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全院职工进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培训,中层干部会议上进行宣传沟通,取得理解,并得到后勤保障科的支持。

1.2 增添硬件配置,提高劳动效率 严格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卫生行业标准等进行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设施、设备到位,为制定和完善的更合理的集约化工作流程打下良好的基础【1】。我们对原有的消毒供应室布局进行重新调整、合理规划,扩大清洗室、打包区,安装必要的壁橱增加储存空间,根据有限空间定制无菌区消毒灭菌柜。做到物品存放空间合理、分类细化规范,各项操作流程路线不交叉、不逆行,人流、物流严格分开。

1.4 优化人才队伍,配备A/B角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工作。其质量与医院感染、热源反应的发生、微粒的危害等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危[2]。为了确保消毒供应质量,我们对供应室人员进行调整,安排了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熟悉社区工作、热爱供应室岗位、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工作人员担任,保证器械清洗灭菌质量。同时,在人员安排上,配备A/B角,做到一岗多能,岗位空缺顶替护士有资质、能胜任。供应室上岗护士必须持有二证:院内感染管理岗位证书和压力容器特殊岗位证书。

2 完善制度流程,做到集约化管理

2.1 仔细排摸,了解短板 消毒灭菌供应牵涉面广,管理的难度在于中心外的卫生服务站。集中管理前,我们对卫生服务站排摸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发现:一是无菌物品和一次性耗材存放不规范;二是医用耗材领取无计划性,积压现象严重;三是无菌物品使用、效期管理不规范;四是清洗设备、工具、质量不达标;五是灭菌物品包装不规范,标识、标签字迹模糊,书写、张贴、登记不规范。

2.2 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方案 建立集约化收发管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卫生站及科室内长期配备的消毒灭菌用材料统一清理,全部收集到供应室,进行统筹管理。对破损的包布、器械、长期不用失效的一次性物品供应室统一报废处理;对规格型号不一的灭菌包,护理部申请补充后,进行标准配置。强调复用换药器械的浸泡预处理,延长器械使用寿命。对备而不用或偶尔使用的灭菌包,由供应室统一配备。

2.3 配合临床,固定收发时间 每天上、下午二次供应室到中心内各科室及病区进行消毒物品的回收和灭菌包的下发。卫生站的消毒灭菌物品由社区护士或外勤人员通过“洁”“污”转运箱送至中心供应室,供应室护士每天留出固定时间段接待卫生服务站护士,进行污物清点、分类、登记和灭菌消毒包的交换补充。回收物品做到不暴露、不扩散。

3 加强督查考核,持续改进质量

3.1 标识统一,专柜专用 消毒灭菌物品经过集约化管理后,卫生站腾出了更多储存空间,予以重新规划调整。设置固定的灭菌物品储存专柜,做到离墙5cm,离地20cm,离天花板50cm。中心为11个卫生服务站定制了统一标签,消毒灭菌物品管理标准化,定点定位,做到取用方便,流程规范合理。

3.2 实行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追溯管理【3】 随着法律法规的日趋完善和社会环境和医疗事故举证倒置的医疗管理制度,医院应对消毒供应中心实行信息化可追溯管理。(1)建立收发登记制度,及时掌握科室、病区及卫生站消毒灭菌包动态使用情况,发现非常规用量时进行及时跟踪核查;(2)建立高压灭菌参数与打印资料登记记录;(3)建立消毒灭菌物品批次批号、消毒灭菌时间、有效期、打包者姓名、灭菌操作者等登记记录;(4)建立清洗质量检测情况登记记录。

3.3 灭菌效果检测 消毒灭菌效果质量检测,是确保灭菌质量的关键环节。供应室通过包内3M指示卡、包外3M指示带、标准BD测试包及标准包内芽孢对照等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手段,确保灭菌安全有效。同时,护理部加强平时的质量督导,动态监测消毒液配置浓度和方法;定期监测紫外线灯管强度,记录及时性和一致性;抽查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登记记录;检查卫生服务站及科室、病区消毒隔离落实情况与实际记录符合度;监测消毒包清洗质量和灭菌质量。

3.4 做好职业防护 中心为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配备各类防护用具,包括防护眼罩、隔离衣、隔离厚胶手套及防水围裙、防水袖套等。要求所有消毒灭菌器械集中回收后统一分拣、清洗、打包,接触刺激性消毒液带好防护眼镜、口罩,清洗消毒器械时,穿戴防水围裙和袖套,卸载高压灭菌物品时戴好隔热防护手套。

3.5 加强质控管理 中心成立消毒隔离质量监督小组,由总护士长、护士长和社区质控员组成三级质控员队伍,每月对中心内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隔离落实情况进行质控跟踪检查,做到明确职责,做好相关记录。对查找的问题,分析原因,落实整改,特别是抓好消毒灭菌中间环节质量和终末监测质量。

3.6 物品处置规范 使用后的物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处置。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物品冲洗后用生物酶溶液浸泡;容易生锈的精密仪器用水溶性除锈剂处理、润滑剂保养;清洗后物品终末冲洗用纯净水或软水,使用消毒烘干机干燥;消毒灭菌物品实行独立小包装;有关节的器械做到关节轴打开;取消棉质包布,采用无纺布或塑封袋密封式外包装,延长无菌物品有效期,避免二次污染;整合卫生资源,集中由中心供应室分拣、清洗、包装,避免分散处置带来的卫生资源浪费现象。

4 体会

清洗.消毒.灭菌集约化管理达到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以高质量、标准化服务流程建立,保障了社区卫生中心内及卫生服务站的消毒灭菌物品供应需求,解决了卫生站点受场地制约、设备配置限制很难达到国标的现实问题,也解决了部分医院在设备配置方面出现的高投入、低使用率的资源浪费现象【4】,有利于中心的规范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和发展。也让社区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最关键的是严格控制消毒灭菌质量,做到消毒灭菌物品安全、有效和放心。

参考文献

[1]关丽梅.浅谈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管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1,21(2):248-249.

[2]李六亿,刘玉村.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序言.

[3]郑燕.对于新形势下消毒供应中心集约化管理的思考【J】.医院管理,2011,24(6)71-72.

[4]卞正霞,杨晓黎,郑燕,管琳君,郭兰.消毒供应中心集约型发展模式的实践【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6(30):924-926.

论文作者:陈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集约化管理在社区消毒供应中的应用论文_陈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