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感悟中的勤学乐思论文_于会

成长感悟中的勤学乐思论文_于会

山东省兖州八中 272000

苏联时代出了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他以自己30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写下了一本伟大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结合生动的教学实例,娓娓道来,从侧面恰如其分地透露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感同身受,发人深省。那么,时代发展,社会推移,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在整个教育系统也在改革的过程当中,作为语文老师,怎样适应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呢?下面就自己一点浅薄的看法与大家共享:

一、人生在读,不索何获

苏霍姆林斯基以读书作为自己人生成长的一笔重要“财富”:“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语文教师自觉读书更是责无旁贷、首当其冲,一个语文教师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读书的习惯、读书视野的宽窄和读书积累的厚薄。“腹有诗书气自华”,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也叹言:“让读书成为我的一双慧眼,真正地读书,内化成为我们内在的东西。”可见,读书是每位语文教师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自觉是读书的基本前提,是内在的潜动力,读书才会常读常新、常读常活,犹如一股源头活水,不断冒出鲜活的泉水。语文教师通过自觉读书,不仅获取信息、增长知识,还提升了个人的人文底蕴。知识面广了,底蕴深了,教学起来驾轻就熟、事半功倍。在我的读书经历中,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读后,使我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一定要一丝不苟地对待,特别对教材进行备课思考,应包括三方面:课前预设的思考、课中组织的思考、课后反馈的思考。有了良好的课前预设,还要求教师有出众的课堂调控能力。因此,语文老师必须对课中组织进行严密的思考,掌握两种能力,一是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二是对学生的驾驭能力。如在《狼》这一课的教学中教材的处理:本文篇幅很短,层次清晰,书上注释较具体,学生已经学过一些文言作品,因此能借助注释初步读懂文意。但文中文言现象丰富,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都有出现,因此,落实字词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说起学生学习文言文,应考虑到学生底子薄、功夫浅、阅读存在困难、兴趣不够等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我一反文言文教学“师授生受”的传统模式,在导入环节,用狼嚎叫和狼追击猎物两段录像导入,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狼的声音和形象,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接下来的疏通字词、读顺语句这一环节,我让学生以“个人解决”和“合作攻关”相结合的方法自行解决文字障碍,然后提出疑问,读顺句读,读中悟义。第三个环节则采用了“变换角度,读评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积极表演、努力参与。尤其是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我”来描述屠夫当时的心理时,学生个个进入了角色,对“遇狼”、“惧狼”、“御狼”、“毙狼”四段情节想象丰富,描述准确生动,高潮迭起。最后我设计了配乐,让一个学生用讲故事的语气朗读全文,要求其余学生跟着他默读,尽可能随着情节的推移,想象并进入故事所营造的情境之中,领会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整堂课着力贯彻了“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我在教学中所一贯追求的。

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能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只是一个教书匠;要想真正在语文专业之路上走得更阔更远一些,就要走上科研兴教的道路,以大胆务实的科研能力,充实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的成长为我们作出了表率,科研能力突出,教育专著丰富。科研能力不但要求语文老师要有理论水平作为基础,更要有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以流畅的文笔、精练的语言和严谨的结构转化成文字,叙述自己的教育观点,把理论水平联系实际情况,阐明教育的理念。写作是语文教师自我成长、专业自我的发展阶梯,这个过程是我们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丰富自我、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语文教师写作的方式是多元的,可以写教育随笔、教育论文、教育札记、教育反思、教育博客等,多种写作渠道,无非也是殊途同归,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写作时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写身边的教育实例,这样的写作才有生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里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一语道破天经的至理名言同样适合我们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真正的专业成长之路是自我成长”。是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语文教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豁然开朗;而自觉读书、备课思考、务实科研定则是专业成长的厚实的立足点,必定会支持我们坚定地走下去。

论文作者:于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3月总第2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4

标签:;  ;  ;  ;  ;  ;  ;  ;  

成长感悟中的勤学乐思论文_于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