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业务会计评价_利润分配论文

利润分配业务会计评价_利润分配论文

利润分配业务核算评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润分配论文,业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目前利润分配业务核算存在的问题

      目前会计实务中利润分配的核算方法不易理解,而且复杂、步骤多,相关账户名不符实,如“利润分配”账户需设明细科目比较多,而且账户用途不确定。

      利润相关业务会计核算一般需要通过“本年利润”及“利润分配”账户进行。目前的主要做法是会计期末将各损益类账户发生额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然后将“本年利润”账户余额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利润分配”账户专用于反映利润的分配情况,利润分配结束后,最终将“利润分配”账户的各明细账户余额均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一)“本年利润”账户核算存在的不足

      从核算过程来看,可以反映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看似用途明确,提供信息丰富,但“本年利润”账户一般不设明细账,所反映利润的信息需要经过仔细分析才能明了其性质。另外,“本年利润”账户年终进行利润分配前全部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然后利润分配结果又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反映,这样做实际上忽视了本年利润、利润分配与未分配利润的区别,使得核算过程复杂、难于理解,特别是初学者往往觉得难以接受。

      (二)“利润分配”账户的不足

      目前核算“利润分配”,为“利润分配”账户设置了若干明细科目,但除了“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外,其他明细账户均只是过渡性质的。利润分配只有少数几个固定的内容,且是按固定的顺序进行,业务量少且集中在年末,设置明细科目实际意义不大。

      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可以分配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但现在的“利润分配”账户核算分配以前年度利润时并没有和分配本年利润分开。笔者认为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区分本年度和以前年度能提供更明晰的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有一定实际意义。

      二、利润分配业务核算理论分析

      利润形成后分配核算业务理论依据应当是以下两个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目前利润形成的会计核算实务中,是将收入、费用同时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同样,在进行利润分配会计核算时,是将“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涉及的明细科目同时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实际上,以上两个等式有一定区别,账务处理方法也应相应有一定差异。因为收入、费用同作为损益类账户,不存在发生的先后顺序,二者同时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做法是合适的;但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却是存在先后关系的,只有先存在“本年利润”,接下来才有可能进行利润分配,最终分配的结果才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不应该同时将二者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更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在结转损益类账户形成“本年利润”后,直接进行“利润分配”,然后将“利润分配”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这时“本年利润”账户形成利润分配后的余额,此余额实际上就是“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核算的最终,应该将此“本年利润”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有鉴于此,可以不开设“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直接用“本年利润”期末余额作为未分配利润;也可以单独设“未分配利润”账户,代替以前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期末直接将“本年利润”账户期末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账户。

      三、利润分配业务核算改革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两个改革方案,两个方案的主要区别在于“未分配利润”账户保留与否。

      方案一:不设“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改换“本年利润”与“利润分配”账务处理顺序,利润分配结束后“利润分配”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加设“以前年度利润”账户。

      目前利润分配业务核算起点是“本年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前已述及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做法不妥,目前由“本年利润”结转而来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反映的信息是分配前的利润,并非分配后的利润,可谓名不符实,改称“本年可供分配利润”更准确。“未分配利润”,应该是利润分配结束后才存在的,单独用于反映年终经营成果结余更好。“本年利润”、“利润分配”两账户本身用途不同,前者应该用来核算企业各类利润实际存在金额,后者应该用来核算企业实际分配的各项利润金额,而不应反映分配后利润结余。

      应该将年底“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做法去掉,同时先通过“利润分配”账户进行利润分配,然后将当年“利润分配”发生额由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改成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这样,当年“利润分配”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后,或者将此后的“本年利润”余额再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或者去掉“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直接将此时“本年利润”余额作为“未分配利润”,因为实际上此时“本年利润”账户余额就是未分配利润,可以不单设“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这样的账户。

      按照以上做法,需要加设“以前年度利润”账户,到下一会计年度年末,单独作一个调整分录,将上年的“本年利润”账户年末利润分配并转入后余额结转入“以前年度利润”账户,然后通过“本年利润”账户核算本年度利润形成和分配、结余情况。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可根据以下等式计算填列:

      累计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本年未分配利润

      式中“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数据可通过“以前年度利润”账户余额取得,“本年未分配利润”数据可通过“本年利润”账户利润分配转入后余额取得。

      年度内1~11月各月末资产负债表的该项目,仍然是上年“本年利润”账户利润分配后余额(因为将上年的“本年利润”账户年末利润分配并转入后余额结转入“以前年度利润”账户,一般留到年终进行)。

      此方案调整了目前利润核算的顺序,简化了利润核算,使得利润核算业务和相关会计报表项目的填列更容易理解。

      方案二:在改换“本年利润”与“利润分配”账务处理顺序基础上,保留“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但是将“未分配利润”单独设为一级账户,同时为其分设“以前年度”及“本年度”两个明细账户。

      这样做的理由:把“未分配利润”作为“利润分配”明细科目有不妥之处,从字面意义来看,“利润分配”账户的用途应该是核算实际分配掉的利润,分配后剩下的应该仍属于利润,不属于“利润分配”。

      此方案的影响分析:

      1.对“利润分配”账户的影响:“利润分配”少了明细账户,变成一个过渡性质的账户,类似损益类账户,年末就和“本年利润”账户一样,也没有余额。

      2.简化了会计核算,便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果企业本年因为亏损或利润不足,需要分配以前年度利润,则分配的以前年度利润应直接通过“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账户进行,这样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更能了解企业实际情况。

      “未分配利润”账户设“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这样的明细账户,到下一年建立新账时,就需要做一个调整分录,将“未分配利润——本年度”全部金额转入“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然后通过“未分配利润——本年度”这样的账户核算本年的利润结余。

      类似地,如果企业“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有发生额,可直接据以进行利润分配,然后将新产生“利润分配”账户发生额转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再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账户。

      传统的利润分配核算在分配以前年度利润时账户中并没有和分配本年利润分开。实际上分开后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更有价值,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此方案改革前未分配利润是利润分配的明细科目,改革后是一级科目,需要在利润分配结束后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而且区分以前年度累计未分配利润、本年度新增未分配利润。

      四、利润核算业务举例

      年底(12月)甲公司2014年度取得主营业务收入25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320万元,投资净收益520万元,营业外收入30万元;发生主营业务成本15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1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30万元,销售费用240万元,管理费用180万元,财务费用40万元,资产减值损失2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40万元,营业外支出20万元;本年度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200万元。甲公司2014年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为500万元,本年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股东大会决定按净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300万元。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2014年12月31日,结转本年各收入类账户的余额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2500万

      

      其他业务收入

       320万

      

       投资收益

       520万

      

      营业外收入

       30万

       贷:本年利润

       3370万

      2.2014年12月31日,结转各费用类账户的余额时:

      借:本年利润

       2170万

      贷:主营业务成本

       1500万 

      

       其他业务成本

       100万

      

      

      营业税金及附加

       30万

      

      

      销售费用

       240万

      

      

      管理费用

       180万

      

      

      财务费用

       40万

      

      

      资产减值损失

       20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万

      

      

      营业外支出

       20万

      3.2014年12月31日,结转本年度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时:

      借:本年利润

       200万

      贷:所得税费用

       200万

      接下来,直接进行利润分配。

      4.提取盈余公积时: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0万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50万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00万 

      

      

      

        ——任意盈余公积

       50万

      5.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300万

      贷:应付股利

       300万

      至此,利润分配结束,接下来两个方案的做法出现差异。

      按照方案一的做法:

      6.结转本年“利润分配”账户各明细科目发生额到“本年利润”账户,并将期初未分配利润由“本年利润”转入“以前年度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450万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0万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50万

      

      

      

      

      ——应付现金股利

       300万

      借:本年利润

       500万

      贷:以前年度利润

       500万

      上述“6.”按照方案二的做法:

      结转本年“利润分配”账户各明细科目发生额到“本年利润”账户,然后将“本年利润”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本年度”,并将期初未分配利润由“未分配利润——本年度”账户转入“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账户。

      借:本年利润

       450万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0万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50万

      

      

      

      

      ——应付现金股利

       300万

      借:本年利润

       550万

      贷:未分配利润——本年度

       550万

      借:未分配利润——本年度

       500万   贷: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

       500万

标签:;  ;  ;  ;  ;  

利润分配业务会计评价_利润分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