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ssue-Tek®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在常规病理染色中的应用论文_万晓洁,周洁,丁永玲,刘爽

Tissue-Tek®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在常规病理染色中的应用论文_万晓洁,周洁,丁永玲,刘爽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 目的 探讨Tissue-Tek®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在常规病理染色中的应用及与手工染色封片的区别。 方法 通过Tissue-Tek®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设定程序进行HE染色封片处理,并与手工染色封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与手工染色封片相比,Tissue-Tek®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制作的石蜡切片特点总结为:细胞质、细胞核结构清晰可见并对比明显,染色均匀,色彩鲜明,无气泡、溢胶现象。且更换不同操作者上机操作,不同批次间组织切片染色质量均衡。 结论 应用Tissue-Tek®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能够缩短染色时间,确保染色目标及时实现,从整体上优化染色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以及要求,还能降低人为操作失误率。

【关键词】 病理染色;全自动染色封片;标准化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2-0342-02

病理组织学有目的的提供染色法,当前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应用率较高,再加上,病理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手工方法不能更好的满足需要,这为自动化机器运用提供了空间,最终能够取得良好的纸片效果。进而一体化设备得到各大医院的认可,并且推广范围不断扩大,这为病理学技术规范化使用奠定了良好基础。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将Tissue-Tek® FilmTM及Tissue-Tek® PrismaTM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应用于病理常规HE染色中,目前已经基本代替了手工染色和手工封片。经过1年的应用,对全自动染色封片方法与手工染色封片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手工染色封片在质量方面、效率方面较逊色。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2016年9月~2017年 9月临床送检胃、肠、肺、肝、脾、肾、乳腺、子宫等各类标本5000余例。仪器采用日本樱花全自动染色胶片封片一体机(Tissue-Tek® FilmTM自动封片机、Tissue-Tek® PrismaTM全自动染色机及附带设备)。染液为Harris苏木精染液及1%醇溶性伊红染液。

1.2 方法 组织处理过后的蜡块,其中,蜡块处理方法指的是脱水、透明、浸蜡包埋,蜡块处理后,将其切2张白片,其中一张白片进行染色机染色,另一张白片进行手工染色。

1.2.1 染色封片工作站程序编辑 Tissue-Tek® PrismaTM需要进行编程为连续模式,可在随机访问模式下添加载片篮设置,从而使效率和处理量达到最大。

1.2.2 染色封片工作站染色 常规石蜡切片放入70℃烤箱内烤片15min,满足自动染色需要,具体操作:首先,脱蜡,二甲苯3道,各min;其次,水化,无水乙醇2道,各60s;%乙醇60s,%乙醇60s,%乙醇60s,流水洗60s,蒸馏水60s;接下来进行染色分化,苏木精染液60s,流水洗60s;%盐酸乙醇2s,流水洗60s;稀碳酸锂水溶液返蓝60s,流水洗60s;%乙醇60s,1%醇溶性伊红60s;然后,脱水透明,%乙醇2道,各30s;无水乙醇2道,各30s;二甲苯三道,各1min。最后,封片,程序完成后切片自动由最后一道二甲苯进入自动封片机中,胶片封固。

1.2.3 手工染色 手工染色具体步骤与机器染色基本相同,分化时间以苏木精染色深浅适度调整。

2 结果

针对上述两种染色方式对比分析,手工染色结果在色彩鲜艳度、结晶透明度方面较逊色;染色机染色无气泡、无溢胶现象,并且细胞质直观可见。上机操作人员执行相同的实验步骤,不同批次间组织切片染色质量无明显差异,相对比可知,染色机HE染色能够节省操作时间,取得良好的染色效果,它具有手工染色不具备的优势。

传统手工制片需要进行10天左右晾晒,待切片完全风干后才能归档入柜;而应用全自动胶片封片机制作的切片,放置于通风橱内10min左右即可风干,阅片完毕后当天即可归档入柜。

3 讨论

手工HE染色程序未调节之前,操作步骤过于局限,仅适用于少量切片,极易受人为因素影响,最终呈现的染色效果存在气泡、外溢现象。应用Tissue-Tek®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能够弥补传统手工HE染色的不足,并且能够缩短染色时间,提高染色效果。Tissue-Tek®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使用的过程中,应掌握操作技巧,具体探究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染色机设置

首先,合理设置染色程序。染色程序影响染色机运行行为,因此,应妥善设置染色程序,确保染色机有序运行。由于染色程序设置完成后不支持动态修改,因此,应掌握首次设置机会。其次,合理设置染色缸。染色缸设计期间,应全面考虑机械臂运转所需时间,并在适当位置安装水洗染色缸,确保染色工作有序、顺利进行,尽可能提高染色效率。然后,合理设置染色时间。染色时间长短影响染色步骤,以及机械臂操作时间,如果染色时间设置不当,那么染色环节无序推进,最终影响染色效果以及染色质量。最后,合理设置机械臂。适当调整提升速度,减少机械臂运行期间产生污染现象;可将调慢;将苏木精和伊红程序设置为浸液,保证切片着色均匀。

3.2 封片机设置

封片机设置的过程中,合理调节二甲苯量以及胶片长度,避免出现溢胶现象,无气泡效果,一般调节后无需经常调整。

3.3 染色液调节

首先,苏木精染液。采用改良Harris苏木精染液,苏木精染液配置的过程中,适当控制氧化剂用量,以免产生氧化膜,长时间保持染色状态,以便为染色机应用最足充分准备。

其次,制备伊红液。伊红液制备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水洗操作,优选醇溶性伊红,以便为染色机染色操作做足充分准备。伊红染色前须添加%乙醇液,以免水分大量渗透,延长染液使用时间。

再次,准备分化液。由于染色机的机械臂操作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因此,%盐酸乙醇分化液,分化时间为s,针对分化程度合理控制。

接下来,配置蓝化液。配置过程中,应用碳酸锂水溶液,由于碳酸锂是弱碱性盐,且难溶于水,使用时不易出现掉片现象。

然后,增设蒸馏水环节。入苏木精前增设蒸馏水环节,能够减少带入自来水量,提高PH值准确度,此外,还能够除去水洗时所带的杂质,使苏木精染色力更加持久。

最后,苏木精和伊红染液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染色力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应相应延长染色时间。

3.4 染色过程的质量控制 ①染色机使用前,观察各试剂容量,如低于max线或未浸没切片,必须更换新试剂,且不得将新试剂加入旧试剂内。②脱蜡用二甲苯、无水乙醇使用3000张后全部更换新试剂。③苏木精染液使用2500张切片后,必须更换,并每天过滤,以减少苏木精内的沉渣。④0.5%盐酸乙醇分化液和碳酸锂返蓝液使用2000张切片后必须更换。⑤伊红染液使用2500张切片后必须更换。⑥蒸馏水定期更换,更换周期为24h。⑦每日出片后动态观察切片染色情况,针对染色变化情况及时记录,以便满足质控需要。⑧对于更换新配制的染液必须试染标准对照切片,预先对染色效果进行观察继而进行相应调节。

3.5 封片过程的注意事项 在切片制作整个过程中,需注意切片上不能有杂质或染色残余物,否则会导致组织切片封片时有气泡产生。封片后的病理切片尽量避免胶片表面划伤,出现划痕而影响阅片及图像采集。

3.6 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使用湿布和温和清洁剂清洁仪器外部,不得在任何控制面板上使用化学溶剂清洁。全自动染色机中的药液槽和载片篮用温和清洁剂每月清洁一次。对于很难去除的污点和残留物,先将其浸泡在漂白液中,再用温和清洁剂和水冲洗,风干后放回使用,指定药液必须使用同一药液槽。

全自动封片机中应根据需要检查、清洁内部元器件。清洁或清除杂质时,必须将仪器电源关闭。每天完成封片后倒空废液瓶,并清洁碎片接收器。定期检查载片篮是否磨损或变形,发现后应予丢弃并更换,以防止载片传输和接受故障。活性炭每60d~90d取出放于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后继续使用。

综上所述,传统病理科HE染色应用传统手工方法进行操作,不仅会延长操作时间,而且操作程序复杂,最终得到的染色效果较差,极易影响学科结论科学性。本文Tissue-Tek®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设计结构合理,它具有传统手工染色不具备的优势,能够全面实现染色和封片程序的自动化控制,并且Tissue-Tek®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性能稳定、操作简便,有利于病理制片质量标准化管理,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者的工作强度。

参考文献:

[1]赵海峰,吴明霞,董赟.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在杂志染色中的应用[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5,22(2)123-124

[2]张鹏,包磊,任丽芳.全自动染色机与手工染色的比较及其染色程序的改进[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31(2)224-225

[3]陆敏华,钱梦晔,印永祥.浸染式全自动HE染色封片一体机的使用和维护保养体会[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31(5)592-593

[4]冉志远,宁浩勇,康筱玲.全自动染色胶片封片机在常规病理染色中的应用体会[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4,21(2):121-122

论文作者:万晓洁,周洁,丁永玲,刘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  ;  ;  ;  ;  ;  ;  ;  

Tissue-Tek®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在常规病理染色中的应用论文_万晓洁,周洁,丁永玲,刘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