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实践探索论文_张英玉

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实践探索论文_张英玉

广东省广州市荔江小学 511300

摘要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不少班主任总是凌驾于学生之上,很少能真正完全认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实践上能实际操作的就更少了,致使班级中缺乏民主平等的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很难真正体会到民主的乐趣,导致学生有话不敢说。班主任对小学生管得过多、过细,导致学生缺乏自主与创新的意识,造成过度依赖班主任的心理。不少班主任仍将班级管理定位在校内,缺乏管理的生活化、社会化,限制学生的发展。笔者在多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了如下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构建 和谐关系 实践 探索

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大多数班主任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学生,导致师生之间心灵阻隔,这既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建立人本主义学生观,看清自己在学校中、在课堂中、在学生中的位置。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不能再管得过严、过宽,要摒弃班主任一人说了算的工作作风。班主任应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树立起平等的民主观念,创造多种民主管理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使其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2.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

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是建立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基础。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因此作为班主任,应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待人接物、工作作风等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良好的班主任形象主要体现为包含仪表、语言和行为在内的外在形象和包含文化素养、品德素养、法律意识和情绪控制在内的内在修养两个方面。从外在形象看,班主任的仪表穿着应得体大方、恰如其分;对学生讲话谈吐文雅、幽默风趣、感情真挚、通俗易懂;教育学生时,言传身教、处处以身作则。从内在修养看,班主任应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的班级管理与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有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了解学生的权利;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发展自己的积极情绪。总之,小学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要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以渊博的知识使学生增加才智;以崇高的道德使学生变得高尚;以自尊自爱、自省自强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学生;以自己的处事作风使学生学会做人。

3.深入了解学生,进而理解学生

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是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就是要获取学生学习、思想等各方面的信息,它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道德、思想、审美、认知、情感、意志等。班主任对学生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促进师生间的心理交融。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找到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并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小学生不成熟,自我意识还未形成,犯错误时想法往往很简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班主任要理解学生,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班主任要学会“品味”学生的过失,少一些指责和歧视,多一些宽容与理解。懂得品味和艺术地纠正学生的过失,是检验教育者是否真正具备素质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更能反映出教育者综合素质的高低。班主任还应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

4.学会与与学生沟通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蹲”下身去,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用心与学生沟通。班主任的语言是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也是融洽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润滑剂。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并学会与学生沟通,充分发挥沟通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班主任要学会与学生沟通,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班主任要深入班级,广泛接触学生,和他们交谈。其目的是缩短学生与班主任的心理距离。第二,用语要字斟句酌。过头、偏激的话易伤害学生,误导学生。所以,班主任要对自己的每一句话负责,把握分寸,不信口开河,做出的承诺要努力兑现,否则一旦食言,就会失去学生的信任。

5.对学生爱严相济

(1)爱每一个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小学生处于儿童期,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心理发展处于较低水平,特别需要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聪明、乖巧的学生人人都喜欢,而爱一个后进的、倔强的学生却是更深层次的爱。班主任的爱应该是一种博爱。小学生之间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不同,再加上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不同,必然存在差异。班主任要以教育好每一个小学生为出发点,针对小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其施加有益的影响。

(2)严格要求学生。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作为班主任平时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必要的。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学生犯了错误,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也一定要处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要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一视同仁,不搞特殊。

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过程。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如若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班主任提出的要求也容易被学生接受。良好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中,学生会感觉到愉快、安全和轻松,从而形成自信、乐观、积极、耐挫等优秀品质,进而发展成健康的个性。学生在和谐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中,学生逐渐学会与成人交往,了解成人社会,正确理解和掌握人际关系的准则和规范,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和习惯。和谐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学生会形成自信、宽容、善良、友善等良好的性格品质,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性格升华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同时,在充满爱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影响下,学生会把这种爱从自己身上扩展开来,形成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等心理品质。

论文作者:张英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实践探索论文_张英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