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划调度员运输提质增效的思考论文_赵志刚

关于计划调度员运输提质增效的思考论文_赵志刚

摘要:调度所作为铁路集团公司运输指挥的中枢,拥有集中统一指挥的绝对优势。近年来,随着铁路货运改革深入,货运组织从粗犷逐步向精细化指挥转变。调度所计划调度员作为几个调度区段货运组织的操盘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的发挥其自身优势,激发运输效益潜力,更好地为集团运输提质增效贡献力量,是新时代计划调度员应该担负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调度所;计划调度员;运输;提质增效

1.引言

广州局调度所信息化建设以来,计划调度员作为货运组织的关键环节,操作系统进行了多方位的信息化改造,突出优点是初步实现大数据归纳分析,使得其计划安排和车流组织有正确的信息支撑。为更好的利用技术革新带来的便利,计划调度员更需要提升自我素质,强化精细化指挥,为提质增效再立新功。

2.提高岗位竞争力

2.1加强学习。调度所信息化建设融入大量信息化知识,结合传统的货运组织方法,将货运指挥推向智能化。这就需要计划调度员加强TDMS的操作指南学习,优化货运组织的操作流程,熟练运用TDMS系统解决货运运输组织,提高货运组织效率。

2.2改善工作习惯。调度所计划调度员年纪普遍偏大,对于新事物接受能力存在局限性,对于用惯了、习惯了的东西很难主动去改善。因此,计划调度员要接受并消化好新事物,才能在信息化建设中保持先进性,为集团提质增效提供有效行为支撑。

3.优化货运组织

3.1掌握各种货运指标。每月初,计划调度室就会公布上一个月完成货运指标情况及下一个月需完成的货运指标。主要有:卸车、装车、平牵、发送吨、旅速、周时、停时、中时等。计划调度员须结合年计划指标完成情况及上月货运指标未完成情况,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均衡组织,有的放矢,为货运组织提供方向标。

3.2班中生产会抓要领。班中会,作为完成调度日班计划协调会,对一班运输生产指标的完成至关重要。为提高会中质量,首先,会前就要努力掌握现场货运组织的情况,了解各货运点的运输组织难点,为班中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其次,班中会时重点讲述生产组织的困难及需领导协调的具体内容,确保保质保量完成日班生产任务;最后,抓好会中领导布置的重点注意事项,第一时间抓好落实并及时反馈。

3.3加强与行调台的联系。行调台作为运输组织的前线,是货运组织的真正执行者,是决定货运组织计划准确性的关键一环。日常货运组织中,计划调度员需及时与列车调度员沟通,将车流组织的想法及时向列车调度员传达,切勿闭门造车,做空头车流组织计划。同时,列车调度员是车流组织执行的关键环节,需及时指导列车调度员的列车放行,必要时可干预货车的放行,确保车流组织计划的连贯性和准确性。最后,耐心倾听列车调度员的困难,并积极帮忙解决,确保车流组织的准确性。只有这样,车流组织计划才有准确性可言,效率效益才能真正提得上去。

3.4注重编组质量。编组站、区段站是货物的集散地,其编组计划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跟计划调度员直接指挥息息相关。编组站、区段站编组列车时,尽量满轴满吨组织,提高平牵;主要货运站出车,空车在编组区段站尽量补满轴。中间货运站的出车主要靠摘挂列车及时往编组站、区段站挂运。同时,编组站、区段站根据货源优先组织远程技术直达列车,其次是区段列车。摘挂列车在编组站、区段站编组时,严格按《货物列车编组计划》规定按到站成组及编挂顺序编组,这样既可以简化中间站的作业量,也可以加速车辆的周转。

3.5转变车流组织方式。计划调度员在车流组织时的一个盲区就是靠等车或是货运站临时申报车,没有主动上手去寻、去抠,对车流的掌握部分失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必须从一下几点着手改变这种陋习:一是学会串联车流,简单来说就是对各方向的在途车流的编组进行提前读取,寻找编组同方向车流的货流,对下一阶段的编组列车寻找可靠的车流来源;二是利用运货-4及时掌握各站配空情况,对下一阶段的货运站出车做到心中有数,并以此为根据编制货车开行计划,让编组计划更加准确;三是强化与中间站的沟通,对货运站的站存车尽量全面了解,并跟货运中心及时交流,了解装卸进度,进而掌握中间站出车进度,及时安排机车挂运,加速车辆周转;四是严格执行领导的临时决定,不打折扣的完成并形成反馈;五是加强与临台和临局计划调度员的沟通协调,确保车流交换及时准确,并对编组质量提出相应要求,确保到达编组站、区段站的车流便于及时输送。

4.精细化运输调整

4.1活用编组站、区段站。编组站、区段站拥有强大的货物编组吞吐能力,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决定了周时和停时。因此,计划调度员在与编组站、区段站布置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时,必须精打细算每列车的编组质量,对无调中转的满轴、满编列车尽量安排直通;对大组无调中转的列车安排在编组站补轴直通;对货运站的配空,通过编组站编组对应车种的卸车组织卸后再装,提高车辆使用率。

4.2盯紧中间站出车。中间站的存车对停时、中时影响较大。作为计划调度员,除了尽量缩短“最后一公里”的运输时间外,还要及时组织到达货运站的货物车辆的对位,减少停时中的入线前停留时间;及时与中间站的站调进行沟通联系,掌握好中间站出车情况,并利用好调车机车及时安排货运对位,减少出线后停留时间;合理安排好摘挂列车、单机及在途的区段列车将出线后的车辆及时往编组站、区段站挂运输送。

4.3抓好重、空车编组质量。首先是要提高平牵,提高平牵最好的方法就是满吨编组列车、满轴编组空车和满吨满长编组重空车。这要求编组站、区段站在编组列车时必须按满轴满长编组,减少欠轴列车的开行。提高平牵还可以在摘挂列车、小运转列车和单机挂车上实现,这就要合理利用摘挂列车开行到下一区段站调编来减少欠轴列车开行,小运转输送上尽量满轴满长,利用在图单机组织单机挂车。

4.4合理组织车流上线。车流上线跟旅速息息相关。旅速定义是按运行线条,一趟车在甲站至丙站总运行时间,除以甲站至丙站公里数,如果甲站至丙站间有编组,区段站,那么在编组,区段站停留时间,统计在编组,区段站中时里,所以计划员车流组织时要想方设法向前方编组区段站靠拢。合理组织上线需要改善以下方法:一是盲目施工点前开车,施工点前的列车没有组织到编组区段站,在中间站等待时间长;二是对中间站股道不掌握,人为造成在前方站长时间等股道;三是编组站接车出现问题,不及时通报相邻计划员调整后续开车时间;四是对摘挂列车编组、中间站挂车没有合理安排造成运行时间长。

5.结语

调度所作为铁路运输指挥的中枢,其自身提质增效对整个局的运输成本控制至关重要。首先,计划调度员必须认真落实调度所工作部署要求,紧密围绕全年目标,细化落实“拉通、增吨、提速”等挖潜提效措施。其次,计划调度员在日常运输组织上要加强与管内各货运中心、港口、主要货运站的联系,随时了解各站有效货源情况和装车需求,提前制订空车使用调整计划,加大各站配空装车组织力度,对当日临时补请装车需求的有效货源做到“有请必装、颗粒归仓”。最后,计划调度员要秉承“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体要求,努力提高自身责任担当意识,在运输提质增效中勇于当先锋、当尖兵,为新时代铁路运输成绩再创新高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曾其朗, 构建数字化调度所的探索和实践[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8):34-41.

[2]段卿培, 浅析调度指挥在铁路货运改革中的管理创新[J],企业管理,2014(07).

论文作者:赵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关于计划调度员运输提质增效的思考论文_赵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