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与DNA检测结果的比较研究论文_刘忻欣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检验科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NBV M)与其病毒(HBV-DNA)检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就诊的22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FQ-PCR检测其HBV-DNA水平,使用ELISA测定其HBV M,而后根据其HBV M检测结果将其分为A、B、C、D、E五组,其中A组为HBsAg+、HBeAg+(46例),B组为HBsAg+、HBeAg+、HBcAb+(34例),C组为HBsAg+、HBcAb+(49例),D组为HBsAg+、HBeAb+、HBcAb+(46例),E组为全阴性或HBsAb+(45例);结果:(1)HBV-DNA检测阳性率为A组>B组>C组>D组>E组,除A、B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HBV-DNA检测阳性率为0;(2)HBV-DNA检测阳性患者为123例,其中HBsAg阳性率高于HBV-DNA检测阴性(97例)患者中HBsAg阳性率,且HBV-DNA与HBeAg存在正相关联系(P<0.05);结论:HBV-DNA检测与HBV M存在一定关联,两种方式在检测乙肝方面均有优劣,可通过联合检测的方式来增加检出率。

【关键词】HBV-DNA;HBV M;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160-01

乙型肝炎是现阶段全球面临的严重健康问题,该病是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数据显示,全球约有68.6万人每年会死于慢性肝炎诱发的肝硬化和肝癌,而我国约有8亿人感染过HBV,该数字占全国人口的58.2%,因该病引起的死亡人数每年达30万人[1]。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慢性乙肝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现阶段乙型肝炎的检测方式包括HBV-DNA及血清学检测等,本文作者通过研究发现,HBV-DNA检测与HBV M存在一定关联,两种方式在检测乙肝方面均有优劣,可通过联合检测的方式来增加检出率,现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就诊的22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5例,女性85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1.06±3.16)岁,病程2~12a,平均病程(5.26±1.06)a。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集空腹静脉血5ml,而后分别使用FQ-PCR法检测其HBV-DNA水平,使用ELISA检测其HBV M水平,同时根据其HBV M结果将患者分为5组,对5组患者的HBV-DNA检测阳性率进行对比,对HBV-DNA阳性患者HBsAg阳性率与HBV-DNA阴性患者进行对比,最后对HBV-DNA与HBeAg相关性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及评测标准

观察指标分别为5组患者的HBV-DNA阳性率、HBV-DNA阳性患者HBsAg阳性率,其中HBV-DNA检测阳性标准为数量≥1×103拷贝/ml[2]。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对采集的数据实施分析,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用Pearson分析变量的相关性,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HBV-DNA检测阳性率对比

HBV-DNA检出阳性率为A组>B组>C组>D组>E组,除A、B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组间对比差阿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HBV-DNA检测阳性率为0,具体数据如表所示。

2.2 HBV-DNA与HBsAg+相关性分析

HBV-DNA检测阳性患者为123例,其中HBsAg阳性率为100%(123/123),而HBV-DNA阴性患者HBsAg检出率为69.07%(67/9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关性分析发现,HBV-DNA与HBeAg存在正相关联系(r=0.612,P<0.05)。

3.讨论

传统对乙型肝炎检测的方式主要为血清学标志物,该方法能够对人体免疫状态进行直观反映,提供HBV存在的间接证据,但血清学指标的检测不能够对HBV感染进行定量反映,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对判断患者的传染性、治疗效果等效果有限;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HBV-DNA的检测逐渐被重视起来,目前认为HBV-DNA的检测是判断HBV是否出现复制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学者郭黎英[2]通过对123例乙肝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及HBV-DNA检测的方式发现,有78例患者HBeAg检测阳性,其HBV-DNA检测阳性率为100%,显著高于HBeAg阴性患者阳性率,且HBeAg与患者HBV-DNA含量成正相关,与本文作者的研究结果一致,本文作者分析认为,该结果是因为乙肝患者机体内HBV的活跃程度会反映在其血清学指标的高低上,血清学指标越高,代表HBV越活越;学者武晓敏[3]的研究也指出,HBV-DNA检测能够对患者机体内HBV活跃度进行反映,但对其病情严重程度无法判断,本文作者认为,血清学指标能够间接的表达出HB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情况,对判断患者现病情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无法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性,而HBV-DNA能够反映出患者HBV的活跃程度,因而联合检测的方式能够及判断出患者的病情,又指出患者的传染性,对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指导。

表 组间HBV-DNA检测阳性率对比

 

【参考文献】

[1]陈雅萍,张勤俭,田楠楠,等.替诺福韦治疗核苷(酸)类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研究[J].肝脏,2016,21(6):456-459.

[2]郭黎英.乙型肝炎病毒DNA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6,1(4):10-11.

[3]武晓敏.乙型肝炎病毒DNA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4):42-43.

论文作者:刘忻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5

标签:;  ;  ;  ;  ;  ;  ;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与DNA检测结果的比较研究论文_刘忻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