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论文_宛鸿珊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论文_宛鸿珊

(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6)

【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0例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对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症对症治疗,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注意再性障碍性贫血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注意规范护理,提高缓解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再性障碍性贫血;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214-02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造血系统“重症”之一,是由多种原因,如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等引起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类贫血。因骨髓受到严重抑制,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可直接影响疗效和死亡率[1]。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0例并发症临床预防及护理进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收治的再性性障碍性贫血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42±3.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SAA-I型13例,SAA-II型17例。其中急性再障碍7例,重型再障碍13例,慢性再障碍10例。经临床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血液指标逐步回升,感染、出血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好转出院20例;无效5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4例。

2.预防及护理

2.1 防止出血的护理

由于重症再障患者血小板下降,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及感染发热,容易引起出血,可出现各种出血症状,尤其颅内出血,是本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给患者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做好各种相应的护理。

(1)保持室内相对湿度为50%~70%,静脉注射慎用止血带,拔针后压迫针眼处5~10分钟,怀疑有内脏及脑出血时,应勤测血压和脉搏,注意神志和瞳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置。

(2)牙龈出血及口腔血疱

患者可发生牙龈出血、口腔血疱与颅内出血。常见渗血或出血多由血小板质的改变和量的减少、牙龈炎性病灶和牙垢积存所致。牙龈出血及口腔黏膜血疱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对牙龈出血者可用1%麻黄素或1:1000肾上腺素棉片贴敷出血处,以达止血目的。少渣饮食,不要用牙签剔牙。如果是牙垢积存引起出血,即清除牙垢;牙龈增生导致的出血,宜采取牙龈切除术,止血效果较好。对于口腔血疱者,注意观察血疱出现频率,反复检查血小板,发现异常应立即给止血药物及输入新鲜血,或直接输血小板悬液。

(3)加强鼻腔护理

不用手指抠鼻痂,每日石蜡油涂口唇和薄荷油点鼻,防鼻黏膜干裂。少量出血用1%麻黄素棉球塞鼻及局部冷敷等,出血严重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或请耳鼻喉科医生会诊。

(4)皮肤黏膜出血

保护皮肤黏膜,应尽量避免搔抓;每日温开水轻轻擦拭皮肤,防皮肤发痒而抓伤出血;嘱患者行动小心,勿使身体受挤压或碰伤,以防发生皮下出血及血肿;尽可能避免注射用药,静脉穿刺或肌内注射后须用消毒棉棒压迫针眼3~5分钟,以免出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眼底及颅内出血

眼底出血可突然视物模糊,一旦发生应嘱患者安静休息,不能用力揉压眼球,对患者生活加强照顾。发现患者躁动、呕吐且血压突然升高、心率变慢则提示有颅内出血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抢救,迅速建立静脉网络并给氧。患者平卧位,头部抬高置冰枕,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降颅压止血,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小板的动态变化[2]。

2.2 预防感染的护理

由于SAA造血功能衰竭,易致粒细胞缺乏及机体免疫力降低,极易引起各种感染。呼吸道、消化道、口腔、肛门、外阴及皮肤是最易感染部位,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并危及生命,主要预防感染措施有:

(1)病室管理

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并限制探视。病房每日行紫外线消毒2次,有效氯消毒水清洁地面2次,定期做空气培养;用消毒湿布擦床单,以减少病菌飞扬吸入感染的机会。患者不得外出,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当血白细胞数<1.0×109/L或合并感染出血时,应进入层流无菌室行保护性隔离;凡进入层流无菌室人员均需穿隔离衣、戴口罩,严禁探视,食物经过消毒后才能食用。

(2)皮肤护理:患者因卧床、发热及出汗使皮脂腺丰富处易并发疖肿,应经常温水擦澡、理发、剃胡须,保持皮肤清洁,以免毛囊皮脂腺管发生阻塞引起脓肿;皮肤有脓性丘疹或脓肿形成时可用紫外线照射,必要时切开引流,并定时换药。长期卧床患者受压部位应给予热敷按摩等,预防压疮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护理人员在执行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时,动作要轻柔,局部应严格消毒[3]。每日用新洁尔灭液擦拭全身皮肤,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因皮肤瘙痒抓伤而致出血及感染。

(3)口腔护理:嘱患者注意口腔卫生,吃饭前后要漱口,不吃过硬或油炸食物,以免损伤黏膜,鼓励多吃生大蒜及食醋,以消毒口腔,减少口腔内细菌积存和感染的机会。每日早晚用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棉球擦拭口腔和齿龈,既防止感染又有止血作用,如口腔溃疡已形成,每日用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棉球擦拭口腔4次,并应用紫外线治疗仪进行口腔溃疡面照射加速溃疡面的愈合,因口腔溃疡疼痛影响进食时,用2%利多卡因含漱或地卡因少量局部喷雾。轻型患者用软质牙刷刷牙,重型患者定期做口腔细菌培养,有溃疡者可用冰硼散或龙胆紫外涂。

2.2 心理护理

通过关心、热情服务、亲切交谈、耐心倾听、恰当鼓励、解释治疗等,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信任感。与患者的交谈中了解其心理因素及其对患者的影响,明确心理护理的方向,扭转患者的恶劣心境,摆脱心理紧张状态。给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医疗、生活环境,协调患者家庭、单位及社会等关系,防止语言、行为的不良刺激,特别要避免患者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心理护理可以纠正患者的不良心理特征,消除致病心理因素的影响,改善患者的情绪和主观不适,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连锁反应,从而透过神经递质、酶、内分泌等机制对机体进行调整,实现功能重建,增进恢复健康的信心,更好地达到治疗目的。护士不仅需要娴熟的操作技术,更应将乐观、和善、友爱的情绪带给患者,以自身的言行去感染患者。护士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

3.讨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常见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往往病情重,进展快,积极预防并发症,控制感染和出血,是患者顺利度过难关的关键。在临床护理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使患者症状得到缓解及控制,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及护理,也是预防并发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高红鹰,李玉璞.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症预防的护理[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1,23(4):231-232.

[2]丁佐凤.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护理[J].交通医学,2007,21(5):611-611.

[3]崔梅清,苏海丹,黄春燕.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603-604.

论文作者:宛鸿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  ;  ;  ;  ;  ;  ;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论文_宛鸿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