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间歇气压治疗配合下肢环形按摩对预防髋部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论文_朱云梅

(江苏省溧阳市中医院骨科 江苏溧阳 213300)

【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气压治疗配合下肢环形按摩对静脉血栓的预防有效性。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间歇气压治疗配合下肢环形按摩,比较疼痛程度和预防静脉血栓的疗效。结果:观察组预防静脉血栓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间歇气压治疗配合下肢环形按摩对静脉血栓的预防有效性明显优于单纯的基本预防措施。

【关键词】气压治疗;环形按摩;髋部骨折;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1-0059-02

下肢静脉分为深静脉和浅静脉,下肢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造成下肢静脉不同程度的阻塞,其中深静脉血栓是住院患者的重要死因之一,一旦栓子脱落会危及患者生命。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髋臼骨折,髋关节置换等容易诱发下肢静脉血栓[1]。以我院2015年5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为对象,探讨间歇气压治疗配合下肢环形按摩加基础预防措施对髋部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3月所收住的100例髋部骨折患者,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66~9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小腿及膕窝下垫一软枕,不可单独垫于小腿或膕窝,指导患肢作踝泵运动,即踝关节背伸,跖屈,每小时5分钟,小腿腓肠肌,大腿股四头肌作肌肉收缩,每小时5分钟,每日鼓励患者饮温开水2000毫升以上,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间歇期家属协助按摩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观察组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伤后立即开始每日两次空气压力波治疗,压力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度,每次20分钟,上午、下午各一次,骨折后两天内和手术后两天内气压治疗的范围到膝关节,两天以后可以扩大到膝关节上大腿中段,以免增加患肢的疼痛和伤口渗血。气压治疗后每天上午三次下午三次为患肢作环形按摩,间隔时间一小时,按摩方法为,一手托住患者足跟,一手从脚踝经胫骨前棘按摩到大腿中段,再从脚后踝经腓肠肌按摩到大腿中段,前后组合为一组,每次五组,术后第三天配合开始被动曲伸膝关节,曲伸范围从5度开始,每日增加5到10度,以患者不感觉疼痛为限,避免关节僵硬。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疼痛程度:‘采用面部表情评估,0分为无疼痛,2分为轻微疼痛,4分为轻度疼痛,6分为中度疼痛,需要用止痛药,8分为重度疼痛,10为剧烈疼痛。

疗效判断:显效:术后7~10天,无下肢疼痛原髋部肿胀、瘀紫在治疗中逐渐消退。有效:一侧或双侧下肢酸胀,隐痛,腓肠肌试验阳性,彩超检查无异常。无效: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肿胀伴有不同程度发热,腓肠肌试验阳性,彩超示静脉血管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和频谱信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第1、2天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4天观察组较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见表1。观察组在预防静脉血栓方面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3.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机制,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即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绝大多数静脉血栓形成的首要原因是血液高凝,即所谓“血栓前状态”,而血流缓慢和血管壁损伤是重要的诱发因素,髋部骨折患者由于血管损伤,伤后疼痛,患肢制动,长期卧床,血流缓慢,凝血时间缩短,容易诱发下肢静脉血栓。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通过对空气的压缩和排出,对肌肉血管组织间歇性施加挤压力,从而促进血液循环,促使静脉血及淋巴液的回流,加速新陈代谢降低组织水肿,防止凝血因子的聚集,减少血小板在血管的内膜上粘附,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从而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其他电子仪器和手法按摩相比,气压式按摩力度均匀,且按摩速率与人体血流速率相近,患者感觉也更为舒适。而下肢环形按摩设置在压力波治疗和患者主动运动的间歇期,模拟气压治疗从远到近挤压肌肉和血管,促进血液向心回流,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缓解患者疲劳,增加舒适度。

由于静脉血栓常发生在术后1~15天,高峰期为术后1~7天,骨科大手术后凝血过程持续激活可达四周,术后静脉血栓危险期可持续3个月,因此我们提倡早期进行物理治疗,入院后即开始,持续到患者出院,基础措施持续到术后三个月。

在使用气压治疗时,对已发生深静脉血栓、坏疽,近期接受过植皮手术,动脉严重硬化或缺血性血管病,下肢严重畸形等,均不可使用。

据报道[2-3],卧床0~7天的病人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5%,卧床2~12个月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9%~94%,小腿肌肉的泵作用对下肢静脉的回流起着重要的作用,制动后的静脉血回流明显减慢,从而增加了静脉血栓发病的风险,使用气压治疗仪能够始终按一定顺序作用于静脉,使血液向心脏回流,防止血液淤积在静脉,而环形手法按摩同样是促进血液向心回流,还可以缓解患者疲劳,使患者在锻炼时劳逸结合,能够更积极的进行主动锻炼,经过临床实践,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田会,王晶莹,赵振英.气压治疗仪对预防骨科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 08(8):35-36.

[2]张琳娜,韩桂俊,汤素芹,等.循环驱动治疗仪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护理研究旬刊,2005, 19(8):1476-1477.

[3]安志军,丁同生,史立强,等.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防治[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4):342-343.

论文作者:朱云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  ;  ;  ;  ;  ;  ;  ;  

观察间歇气压治疗配合下肢环形按摩对预防髋部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论文_朱云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