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孙有臣

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孙有臣

鹤岗市大陆人民医院 154100

【摘 要】目的:为了探究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更好的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的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针对120例急性心血管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主要是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病症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不同病症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效果,但是其病症都有所改善,能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结论:针对各类急性心血管疾病而言,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要结合实际的病症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免耽误病情,以提高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相应的需求也在不断的上升,就医需求就是其中之一,这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就要求有关医疗人员能够做到认真负责,不断的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减轻人们的痛苦,构建和谐社会。而急性心血管疾病就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对于身体的部分功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多表现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甚至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针对这种病症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是极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为临床治疗增添一定的理论基础,进而提高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的成功率,保证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院诊治的120例急性心血管疾病病患作为该研究对象,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48.4±8.5)岁。120例患者中,首次发病者58例,占48.3%,有心脏病病史者62例,占51.7%。120例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病症表现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急性心肌梗死24例,急性左心衰竭29例,急性心绞痛3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24例,急性肺栓塞11例。

1.2 方法

1.2.1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一种病症类型,主要表现为前心区剧痛、心理不安、极度恐惧,有一种濒死的感觉。针对这类病症,有关医护人员就应该加以重视,能够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如下。首先,工作人员应该治疗先兆症状,由于这是急性症状,随意患者还要卧床1-3小时,然后在进行吸氧以及监护等,并且随时注意观察其心率变化等。另外,饮食习惯也要多加注意,患者应该遵循医嘱进行进食,尽量要少食多餐。然后,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以快速调整血容量。采用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治疗来缩小梗死面积。持续胸痛患者若无低血压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所有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口服阿司匹林,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上可使用美托洛尔、维拉帕米、胺碘酮等药物治疗,对心室率快、药物治疗无效而影响血液动力学者,应直流电同步电转复。

1.2.2 急性左心衰竭

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为①吸氧:采用面罩间断正压呼吸给氧。对于肺水肿病人, 可将氧气先通过加入40%~70%浓度酒精湿化瓶后吸入,利于减轻水泡内的表面张力,达到改善呼吸困难的目的。②降低前后负荷:血管扩张剂通过扩张周围血管,减轻前负荷(容量负荷)及后负荷(压力负荷),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的目的。③心理护理:当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时,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极度困难,患者表现焦虑、紧张,对衰竭的心脏十分不利,因此应首先必须采取办法让患者安静下来,可采用镇静剂治疗,老年人或神志模糊者应慎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④加强心肌收缩力:对于冠心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一类心血管疾病的心力衰竭,采用洋地黄制剂,如毒毛旋花子甙K效果明显,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的心衰病人则采用西地兰或地高辛效果显著。

1.2.3 急性心绞痛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的胸骨体中上段的压榨、窒息性疼痛,甚至出现濒死感,疼痛时间为1~5 min,一般不超过15 min;患者劳累过度或情绪激动以及在受寒,饱食及吸烟时可导致贫血的发生,临床上针对心绞痛主要的治疗方法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效果显著。

1.2.4 急性肺栓塞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急促、胸痛、晕厥、咯血、咳嗽、心悸及烦躁不安,惊恐,甚至出现濒死感。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有①一般治疗:肺栓塞发病后的1~3 d内最危险,应将病患送于监护病室,同时应24 h连续监测心率、呼吸、血压以及心电图等变化并及时记录。②对症治疗:吸氧;患者疼痛严重时可给予吗啡、杜冷丁等药物镇静止痛;同时让病患保持安静;采用补液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但补液时应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2 结果

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明显的改善,然而不同病症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2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中,其中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在29例急性左心衰竭病患中,其中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8%;在32例急性心绞痛,其中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在11例急性肺栓塞中,其中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在24例急性主动脉夹层中,其中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8%。

3 讨论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于健康问题愈加的重视,保健意识也是愈加的深入人心,只有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才能尽早的发现疾病的产生,进而能够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避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增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众多疾病类型中,急性心血管疾病就是比较常见的类型,属于多发病症之一,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对于心脏功能等造成不良影响,多发于老年人群中。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都随年龄开始退化,同时免疫力也会低下,这就使得各类病症爆发的几率增加,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注意和护理,就会对人们的身心造成影响,甚至会危机生命。因此,这就要求有关人员能够重视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能够对其加以深入的分析,进而找出适合各类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手段,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另外,有关的医护人员还应该了解有关的急性心血管病症类型,能够针对这些病症加以掌握,从而及时的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以免耽误病情,及时救治病患,这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以上研究表明,各类急性心血管疾病都表现比较复杂,而且都是有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的,通过采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能够使得总有效率得到提升,治疗效果显著。虽然目前而言,在临床治疗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难问题,但是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也日趋成熟,为更好的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加大对于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力度尤为关键,这就需要有关人员能够进一步的进行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周伟, 傅玉琼, 范秀云,等. 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探讨[J]. 心理医生, 2017, 23(29).

[2]杜秋爽. 急性心血管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3):297-298.

[3]万全. 心血管疾病急诊分析及临床治疗方法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10):35-35.

论文作者:孙有臣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孙有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