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鞠汤治疗老年抑郁症42例论文_杨智英 林丽香

越鞠汤治疗老年抑郁症42例论文_杨智英 林丽香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中医理论对抑郁症的认识,提出古方越鞠丸(汤)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收治的42例60岁以上的门诊老年抑郁症患者。方药:川芎10g、苍术10g、香附10g、神曲10g、栀子10g。结论:古方越鞠丸(汤)治疗老年抑郁症,效果显著。此方最大的优势是疗效稳定,愈后不易复发。

【关键词】古方越鞠丸(汤);老年抑郁症;中药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040-02

Yueju decoction in treating 42 cases of senile depression Yang Zhiying,Lin Lixiang.

Zhangzho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36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depression awareness, Cuba proposed Yueju pills (soup)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 treatment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December 2015 in my section of the 42 patients over the age of 60 outpatient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Results 10G, atractylodes Rhizome of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10G, Cyperus 10G, divine 10G, gardenia 10G. Conclusion The practitioners of Yueju pill (soup)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The party's greatest strength is the effect of stable, more difficult after a relapse.

【Key words】Practitioners of Yueju pill (soup); Depression;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老年抑郁症当属中医的“郁症”范畴,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是指首次发病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关系,肝肾渐亏,机体由健康均衡逐步向衰退的老年过渡,随着精血日趋不足,阴阳易于失调,进而出现多方面生理机能衰退,“精气夺则虚”,精血不足、脑神失养,加上心理上的失落感,更易致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饮食情志的阻塞结滞等一系列变化而形成抑郁症[1]。临床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性趣减低,思维迟缓,悲观无望,缺乏主动,自责自罪,不思饮食,失眠多梦,多疑多虑,烦躁易怒,胸闷胁通、善太息等。常伴有全身多系统的与客观检查不相符的多种多样的躯体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抑郁症发病病机是气机郁滞,而气机郁滞中又以肝气郁结为核心[2],固有“治郁先治气,调气要先治肝”之说。中医学五行中,肝属木,因此《黄帝内经》中有“木郁达之”的著名治法,对临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后世医家论治抑郁症多尊用此法。故而笔者采用中医之理气解郁之古方越鞠汤(丸)为主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2例均为门诊病人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年龄最小的60岁,最大的74岁得老年抑郁症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32例,病程为2个月至2年。

1.2 临床表现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闷胁痛、善太息,不思饮食,甚则多疑不寐,寐则多梦,烦躁易怒易哭等。严重者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失望乃至绝望,有的还伴有体重下降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治疗方法

用《丹溪心法·卷三·六郁五十二》之越鞠丸(汤):“越鞠丸解诸郁,又名芎术丸。”所谓“越鞠”:“鞠”即郁也,因药能发越郁结之气,故名“越鞠”,可使郁结之气慢慢的发越解散之。其组成为川芎10克、苍术10克、制香附10克、炒山栀10克、神曲10克。方中以川芎、栀子为君药。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肝藏血,以气为用,血瘀、气郁都可影响肝经气血的调畅,故而川芎可开郁调肝,通达气血。栀子苦寒清降,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栀子虽能通泻三焦之火,但尤以清泻心、肝、胃经热邪见长,故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香附主入肝经气分,芳香辛行,善散肝气之郁结,味苦疏泄以平肝气之横逆,故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既能行气又能活血,所以前人称之为“血中之气药”。苍术燥湿健脾,气味芳香,善行而不守,可行气解郁。《丹溪心法》谓“苍术总解诸郁”,“苍术系足阳明经药,气味辛烈,强胃健脾,发谷之气,能入诸经,疏泄阳明之湿,通行敛涩。配以香附,乃阴中快气之药,下气最速,一升一降,郁散而平。”故越鞠丸是治郁之首选。[4]神曲味甘、温,能够行散消食,具有很好的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作用,能增进食欲,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如若气郁偏重者,加厚朴、木香、枳壳以加强行气解郁之效;湿郁偏重者,加茯苓、泽泻、藿香以加强利湿化湿之功;食郁偏重者,加麦芽、山楂以加强消食导滞之功;痰郁偏重者,加半夏、胆南星以加强除痰之力;血郁偏重者,加红花、郁金以加强活血祛痰之功;火郁偏重者,加黄连、黄芩以加强清热燥湿之力;如肝郁犯胃、脘腹胀满、消化不良者,加入砂仁、陈皮、内金以化气行滞。在治疗上应注重平调肾中阴阳,清热不宜过于苦寒,祛寒不宜过于辛热,更不可妄用克伐,以免犯虚虚之戒[3]。

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4.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2月,临床症状消失者24例(显效57.1%),临床症状减轻者16例(有效率38%),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者仅2例(无效率4.9%)。

5.病例介绍

李X,女性,68岁,患者近来自觉紧张不安,情绪低落,夜寐不安、多梦,伴有身体疲乏,胸闷心悸,胃脘胀闷不适,不思饮食,恶心欲呕,咽干口苦。视其患者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无华,舌苔簿黄,脉弦细。诊为抑郁症,治宜行气解郁,兼以和胃消食,予越鞠汤(丸):川芎10克、苍术10克、制香附10克、炒山栀10克、神曲10克、并加入麦芽10克、山楂8克,每日一剂,分2次服,连服4剂,药后症状明显好转,继服上药6剂,症状基本消失。嘱继续隔日服越鞠汤1剂,连服1月,2月后随访症状未复发。

6.小结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是指一种持久的抑郁状态,伴情绪低落,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症状。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从中医角度讲,抑郁是由于七情太过,脏腑功能失调,脾肾两虚,肝火郁结,湿痰内停,血气凝滞,火痰相搏而致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症。正如《医经溯洄集·五郁论》中说:“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意。”以及《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可见情志波动,失其常度,则气机郁滞,气郁日久不愈,由气及血,变生多端,可以引起多种症状。既所谓“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所以在治疗上本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木郁达之”以及《论治汇补·郁证》中所说:“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故舒畅气机为抑郁症总的治则。中药治疗抑郁症最大的优势是疗效稳定,以后不易复发,且此方没有副作用,不会产生依耐性和成瘾性。如若服药治疗的同时,辅以中医心理治疗,中医学十分重视心理治疗与调适,认为形神合一,即只有“形与神俱”才能身心健康。《医心方》有云:“喜怒忧思,伤神为病者,须以理清。明惰性,去喜怒忧思,然后以针药裨(神)而助之。但用针药者,不可愈之。”清代名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郁》中谓:“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医者构思灵巧,不重在攻补”“惟怡悦开爽,内起郁热可平”“务以宽怀解释”。否则,“郁结不解,徒恃药石,其效不著。”清·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清·程杏轩之《医学溯源》也记载:“心之不养,而多郁多思,多疑多虑,即日饵良药,亦何益之有?”[5]中医学重视心理疏导,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解除思想顾虑;再配合体育锻炼,如太极拳、跑步等,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性格开朗,减少负性情感,结果不仅能有效调节患者的情绪,对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6]

【参考文献】

[1]成都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中医妇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82-188.

[2]上海中医学院主编.内科学[M].中医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6.

[3]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妇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24.

[4]刘俊主编.实用中药临床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3.406.87.319.234

[5]焦虑症诊治心悟[M].包祖晓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54.

[6]冯驰今,韩雪梅,麻春杰等.抑郁症中医治疗综述[J].内蒙古中医药,2016,1.155.

论文作者:杨智英 林丽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1

标签:;  ;  ;  ;  ;  ;  ;  ;  

越鞠汤治疗老年抑郁症42例论文_杨智英 林丽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