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测方法学评价论文_张楠

尿液分析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测方法学评价论文_张楠

双鸭山煤炭总医院检验科 155100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尿液干化学法(干化学法)与显微镜镜检法(镜检法)白细胞(WBC)及红细胞(RBC)检测结果,以强调其镜检法的重要性。方法:用干化学法与镜检法分别对4215例随机尿液标本中的WBC及RBC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干化学法与镜检法检测尿WBC和RBC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化学法检测WBC及RBC时,最好不要省去其显微镜检测。

关键词: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检验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干化学法)的广泛使用,因其检测标本用量少、检验速度快、检验项目多、重复性好等优点,使尿液化学检验既简单又快速,大大方便了临床诊治相关疾病。但在实际应用中,干化学法与显微镜镜检法(镜检法)对白细胞(WBC)及红细胞(RBC)检测结果时有出入,有的相差很大,我们对其进行了对比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尿干化学分析仪

1.1 主要优点 标本用量少(10-20ml);检测速度快,检测项目多,最快10余秒可完成1条多联试带11个项目的检测;检测准确性、重复性好,适用于大批量普查。

1.2 主要不足 不能替代病理性尿标本的显微镜检查,不能检测出管型、结晶、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有形成分;尿蛋白试带以检测清蛋白为主,对球蛋白不敏感,故不适用于肾病患者;易受多种药物或其它外源性物质或人为因素等干扰,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多联试带成本较昂贵、保存和使用要求高。

2 显微镜检查法

2.1 主要优点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有形成分方法简便、价廉、结果最可靠,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参考方法。

3 材料与方法

3.1 标本

取自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门诊患者随机尿液标本,共4215例。

3.2 仪器与试纸

吉林长春迪瑞电子仪器厂生产的“H--800尿液分析仪”及配套试纸条;日本产普通光学显微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方法

3.3.1 干化学法 严格按照仪器操作和试纸说明书进行检测分析,其WBC结果等级为“-”、“±”(约15cells/μl)、“+”(约70cells/μl)、“++”(约125cells/μl)、“+++”(约500cells/μl);RBC结果等级为“-”、“±”(约15cells/μl)、“﹢”(约25cells/μl)、“++”(约80cells/μl)、“+++”(约200cells/μl),正常参考值为“-”,“±”以上为阳性(+)。

3.3.2 镜检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进行检测分析,正常参考值[1]为WBC 0-5/HP,RBC 0-3/HP,超出其上限为阳性(+)。

3.4 统计处理

采用检验进行统计处理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干化学法与镜检法检测分析3528例尿液标本WBC和RBC结果:干化学法与镜检法测尿WBC和RBC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论

干化学法检测WBC原理为酯酶法,即吡咯酚酯在中性粒细胞中酯酶的水解作用下产生游离酚,游离酚与苯基重氮盐耦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其颜色深浅与粒细胞的多少呈正比,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不含酯酶,不能产生颜色变化,致WBC出现假阴性结果;此外,如阴道分泌物污染或尿中含甲醛、呋喃坦啶、高浓度BIL时可致假阳性,尿PRO(>500mg/dl)和GLU(>2000mg/dl)增高可致假阴性等。检测尿潜血原理为尿液中RBC内及其破坏释放的血红蛋白(Hb)含有亚铁血红素,具有氧化物酶活性,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邻甲苯胺呈蓝色,颜色深浅与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含量成正比,而肾病患者尿中RBC由于各种因素变性裂解或Hb溢出,尿久存或低渗,尿中RBC极易溶解,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均可引起干化学法与镜检法结果不符;此外,大量维生素C或高尿PRO可致干化学法ERY假阴性。尿液镜检法则可进一步检测患者尿液中是否含有细胞及细胞数量的多少,细胞形态是否正常,对泌尿系感染类型及血尿原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故至今仍是尿有形成分检测的金标准。从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干化学法与镜检法检测尿WBC和RBC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的主要原因是干化学法对RBC和WBC等属于间接检测,无法判断RBC形态特征及血尿来源,还受仪器及试剂的质量问题或其他干扰因素影响,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所致。

中华医学会经过多次专家研讨会,制定了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筛检标准,即:当干化学尿试带质量合格,尿分析仪运转正常情况下,试验结果中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及亚硝酸盐全部为阴性时,可以免去对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显微镜检查,但如果其中有一项阳性结果,必须镜检,这个筛选条件的基本原则是能筛出健康人标本,但不遗漏异常标本,避免出现假阴性,对出现假阳性标本,则可以通过镜检进一步排除,以达到不误诊的目的,但是这种筛检有局限性,肾脏科患者尿液不适合用干化学检查,而应作湿化学及显微镜检查.另外镜检有形物质(结晶、结石)结果作为主要诊断依据和观察疗效指标时,适用于上述原则。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对尿液标本进行干化学分析时,不能省去显微镜检验,尤其是对肾脏疾病、糖尿病患者、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及妊娠妇女、尿液干化学检测中有任何一项是阳性的标本,一定要进行人工显微镜复查,使检测结果更为全面、更为准确,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83-294.

[2]童一秋.医院体检化验检验技术标准规范与数据解读实用手册.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438-440.

[3]卓翠灵;;合肥师范学院新生静脉血血红蛋白调查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张健,葛淼,葛鑫,任中杰,陈潇潇,吴晓旭;我国中年女性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值与地理因素关系的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5]高云;599名健康体检者血清脂类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论文作者:张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  ;  ;  ;  ;  ;  ;  ;  

尿液分析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测方法学评价论文_张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