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消防官兵如何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增强自我防护能力论文_肖树广

浅议消防官兵如何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增强自我防护能力论文_肖树广

海口市消防支队 570203

摘要:消防官兵灭火救援行动安全是一门科学的、系统的工程,在灭火救援行动中,我们要特别强调安全和科学的救援理念,在圆满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同时要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关键词:消防官兵;灭火救援;自我防护

在灭火救援过程中,面对瞬息万变的灾害事故现场,消防官兵如果指挥不当,措施不力,处置不当,势必会造成消防官兵的伤亡。因此,消防官兵在圆满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同时如何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1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行动中伤亡的原因

1.1 外部因素

1.1.1有毒气体的伤害

火灾现场有毒气体是致使消防官兵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现场遗留的有毒气体。首先是有毒烟气。建筑物及附属设施、设备发生火灾后,一般都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它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因。现代化的建筑中在燃烧过程中都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烟气,其次是事故现场本身存在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1.1.2高温高热的伤害

人类生存的“黄金温度”为27℃,就一般的建筑火灾而言,其火焰温度都在10000℃以上。而消防官兵在平常的灭火救援行动中通常采用的是“强攻近战”的战术,这意味着消防官兵随时要经受高温高热的威胁。当前,消防官兵防护装备仅能阻挡单位时间内的温度变化,故在大多数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官兵均经受着高温高热伤害,只是伤害程度不一而已。

1.1.3爆炸爆燃的伤害

灾害事故现场通常存在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工业生产中潜伏的不安全因素增多,仅2005至2013年间发生的液化气槽车泄漏事故就超过20起。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后极易首先发生物理爆炸,遇明火或高温后又发生化学爆炸或爆燃从而引发火灾事故,此类爆炸破坏力大,杀伤力强,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如:2012年10月6日湖南沉陵常吉高速官庄镇1117段地穆庵隧道口发生液化石油气槽罐车侧翻泄漏事故,运输槽车槽体先爆裂泄漏后引发爆炸燃烧,从而造成消防官兵3名殉职2名受伤。

1.1.4建构筑物坍塌或坠落的伤害

在灭火救援战斗中,建构筑物倒塌或坠落也是造成消防官兵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今,绝大多数建构筑物的主要构件耐火极限均在60分钟以内,若火灾持续一段时间,则会失去其支撑能力造成建筑物坍塌或构件坠落。如:2015年1月2日,哈尔滨道外区北方南勋陶瓷市场火灾在10小时后倒塌,共造成5名消防官兵死亡13人受伤。

1.1.5器材故障的伤害

近年来,随着“科技强警”战略的实施,一大批“高、精、尖”装备被配发到消防部队,有效助推了战斗力的提升。但由于有的器材科技含量高,消防官兵掌握得似是而非,造成在灭火行动中出现“操作性故障”,对消防官兵造成伤害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如在火场中氧气呼吸器虽然延长了使用时间,但有的消防官兵却因使用氧气呼吸器“醉氧”。另外,如登高平台消防车侧翻致使人员伤亡、供水器材爆裂致消防官兵受伤的案例也有发生。

1.2 内在因素

1.2.1车辆安全事故发生

据统计,2005至2013年间,消防官兵在处警或训练过程中因车辆事故造成伤亡的超过10%。部分单位忽视处警途中车辆安全管理,有的驾驶员则是忽视安全工作或是技术不佳。由于车速过快、精力不集中或者开特权车、霸王车等原因引发车辆交通事故,从而造成人员伤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2006年8月27日16时,四川德阳消防支队在训练中由于驾驶员技术不佳,处置不当造成2人死亡5人重伤。

2 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增强自我防护能力的对策

2.1消防官兵个人防护装备佩戴要“全”

灾害事故现场有毒气体是致使消防官兵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体量大,布局复杂的高层、地下建筑时,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消防官兵的个人防护装备是有效保护和减少伤亡的最佳手段,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过程中一定要佩戴科技含量高、针对性强、质量可靠的个人防护装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战斗员在完成“急、难、险、重”的灭火救援抢险任务中免受伤害。良好的个人装备不仅包括战斗服、靴、安全头盔,同时还要配备好导向绳、强光照明灯、通讯工具、佩戴好呼吸器并保证其有足够的气量,并且严格按照作战安全行动规程编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进退行动方案,确保安全行动。

2.2 灭火救援车辆器材操作要“稳”

在日常的处警行驶途中车队要保持编队行进,驾驶员的思想必须高度集中,不允许随意超越和频繁变更车道,须在保证车辆行驶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才力求快。在举高云梯消防车、高喷车和高层供水车等特种车辆和器材的操作过程中也要遵循科学,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接警出动时要等人员上齐关好车门后车辆才能驶离车库、路过险要路段要有专人指挥、车辆在供水、供电等工作情况下驾驶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或移动车辆、行驶途中随车指挥员应当注意观察情况,适时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2.3 消防安全员观察要“细”

在日常的灭火救援现场必须设立安全员,安全员须由具有灭火救援经历、且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胆大心细的消防官兵担任,其主要职责是事故现场认真仔细的观察现场环境情况,一旦有可能发生不安全的预兆,马上发出撤离信号,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火灾现场要在主出入口设立安全员,对进入灾害现场的消防官兵要对其空气呼吸器的气压、人员进出情况进行登记,并随时观察建构筑物异常情况变化、对爆炸的征兆进行评估;在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灾害现场也必须设立安全员,一旦有危险征兆,安全员要立刻发出撤离信号,确保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和抢险救灾现场的绝对安全。

2.4 消防官兵灭火救援理论功底要“实”

随着各种高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产生并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消防部队在处置此类灾害事故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消防人员一要自觉学习社会科学文化知识,以增强自己的组织指挥水平;二要组织学习灭火救援理论知识,运用不同的案例,分析导致灭火救援人员伤亡的原因,增强临场经验。

2.5消防官兵对辖区情况掌握要“熟”

要做到“百战百胜”就必须“知己知彼”,这就要求消防官兵在日常要熟悉掌握辖区内单位和公共消防设施,尤其要掌握了解社会单位重点部位内部结构、消防设施以及周边的消防交通道路和供水供电设施等情况,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和灭火预案进行演练。在预案制定时要群策群力,并不断完善,切实为实战提供参考。消防内部要把“六熟悉”检查考核工作作为提升战斗力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百战百胜”。

3 结语

总之,消防官兵灭火救援行动安全是一门科学的、系统的工程,在灭火救援行动中,我们要特别强调安全和科学的救援理念。各级消防官兵要具备较高的灭火救援理论知识,良好身体素质,丰富的实战经验,顽强的战斗素养,并且要高度重视行动安全,运用严谨科学技术手段和程序,严格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和避免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行动中伤亡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长勇.浅议消防官兵如何提高灭火救援中的自我防护能力[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2:255.

[2]王亿.谈消防员灭火救援伤亡的原因及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14,10:36-39.

论文作者:肖树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1

标签:;  ;  ;  ;  ;  ;  ;  ;  

浅议消防官兵如何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增强自我防护能力论文_肖树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