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福建总队 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岩土勘察和地基处理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成为施工人员及施工企业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现阶段激烈的建筑企业竞争形势下,建筑单位只有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才是最终保障建筑总体质量。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建筑的质量。
一、建筑工程岩土勘察阶段的若干问题
(一)建筑工地的地质问题
建筑工地的地质形态相对复杂,岩土体空洞分布、不明物体以及掩埋位置难以确定,特别是风化岩,其土质相对松软,很难确定其岩土设计参数,无形中增加了岩土勘察工作的难度。
(二)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对岩土勘察工作不够重视,往往只是敷衍了事,导致勘察数据不准确,影响后续岩土设计参数的确定,大大增加了后期地基处理工作的难度,使地基施工风险加大。
(三)监管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岩土勘察工作的承接普遍存在越级承接问题,这多半是由于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机制,导致后期地基处理工作得不到保障,增加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
(四)岩土勘察技术层面问题
很多勘察技术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在勘察工作中没有与设计单位进行必要的技术交流。致使岩土勘察工作不能与地基处理进行有机结合,无法得到准确充分的地基数据,导致设计单位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
二、岩土勘察的主要内容
岩土勘察需要考虑到施工条件、地基处理以及工程设计的要求,对建筑工程的地质条件以及岩土形态进行仔细考察,并做好相关数据记录以及技术评价工作,进而为建筑工程施工打下良好基础,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依据。具体来说,岩土勘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建筑工程的地质条件,并计算出地基的承载范围和稳定性。
(2)划分建筑工程场地类型以及地震设防区的土体类型,调查地下水的具体情况以及建筑物周围的水资源情况。
(3)根据勘察得到的岩土参数对桩基的稳定性进行计算,以所得结果为依据对深基坑进行处理。
三、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
(一)换填垫层法
挖去地基土中的软土层部分,换成高强度、低压缩性的材料填入其中。该方法适用于土质较为松软或分布不均匀的地基,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使地基更为稳固,降低地基沉降的可能性,能够有效防治膨胀土胀缩和冻胀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砂石桩法
在有砂土、粉土和杂填土的地基上,通常使用砂石桩法。运用砂石桩法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也可以很好地降低建筑工程地基的压缩性。此外,砂石桩法还能够有效处理可液化的地基。对于那些具有很好饱和度的黏土地基,在控制变形方面,建筑工程可以采用砂石桩法进行置换处理。
(三)强夯法
强夯法就是充分利用重物的自重来对地基进行反复的夯打,以此来提高地基的土质密度,改善地基的稳固性。强夯法适用于饱和度较低的地基结构,这些地基往往由砂土、粉土、碎石土、粘土、湿陷性黄土等成分构成,这些土质经过强夯法处理后大多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另外,对于一些流塑或软弱性的粘性土质地基,在进行夯打处理前要做好对地基土质的勘察和试验,以此来确定强夯法的具体处理过程。强夯法的应用能有效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的能力,进而显著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强夯法还能显著的降低土地的压缩性和湿陷性,在地基处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高压喷射注浆法
该方法是利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原理,通过注浆管将各种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到地基土中,浆液以充填、渗透、挤密的方式,将土颗粒中的水分和空气排除后占据其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对着土体颗粒的不断剥落,一部分土体结构中的细小土粒就会被浆液所置换代替,等浆液充盈至土面上时,浆液与土体颗粒便形成了新的排列顺序,待浆液凝固之后便在原有的土体结构中形成了新的固结体,进而实现对地基的加固处理。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含有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砂土、粉土、碎石土以及人工填土等组分的混合土质中,但对于地下水流速过大的情况这种方法就不再适用。
(五)预压法
一般来说,地基处理施工中用到的预压法可大致分为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两大类,其中,堆载预压法又可根据处理对象的不同分为砂井地基堆载预压法以及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两种。就砂井地基堆载预压法来说,其多在软土层厚度>4m 的情况下适用,而就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这种预压方法则更适用于软土层厚度<4m 的情况。总体来说,预压法多用于对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为主要构成的地基,在改善地基稳定性、解决地基沉降等问题上作用显著。
(六)水泥土搅拌法
在具体的地基处理过程中,水泥土搅拌法又可分为浆液搅拌法和粉体喷搅法两种主要方法。水泥土搅拌法处理的地基土质,其组成多为粘性土、粉土、正常固结的淤泥、淤泥质土、饱和黄土、素填土、饱和松散砂土等土体,对于这些土体结构的处理往往具有显著的效果,但也有特殊情况,如粘性土和粉土地基的承载力>140kPa 时,水泥土搅拌法就不再适用。
(七)振冲法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振冲法又可分为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情况。加填料的振冲法又称为振冲碎石桩法,该施工方法所适用的地基结构多为砂土、粉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土体,振冲碎石桩法能有效的改善地基结构的承载力以及抗剪性能,进而有效的减少地基的沉降量;相比之下,不加填料的振冲法则多适用于对粘粒含量<10%的中、粗砂地基进行处理。
(八)挤密桩法
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挤密桩法根据所达到最终效果的不同又可分为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两种。其中,灰土挤密桩法多用于提高地基结构的承载力,增加地基结构的水稳定性,而土挤密桩法则多用用于对地基土湿陷性的改善和解决。综合来看,挤密桩法在对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土结构的处理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个质量,因此,必须要做好对岩石的勘察工作,因为岩土勘察是保障地基处理工作科学有效进行的前提,通过岩土勘察能为地基处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继而有利于处理方案的系统化制定。建筑单位要严格把控岩土勘察和地基处理工作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继而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辉.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1):39-41.
[2]郝秋爽.刍议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9):169-170.
[3]方亮.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与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4):14-15.
[4]曾克强. 旋喷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湖南大学,20 06.
论文作者:林友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地基论文; 岩土论文; 预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土质论文; 浆液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科技》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