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计采访的技巧_审计质量论文

论审计采访的技巧_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面询技巧浅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询,是审计人员通过向与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事项有关的人员进行当面的口头提问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搞好面询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订面询方案。面询前要了解面询对象的多方面情况,对其工作简历、社会交往、性格爱好、与面询事项的利害关系等等,都要摸清底细。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制订出具体详细、切实可行的面询方案。

二是选择面询环境。要考虑怎样才能掌握主动权、怎样对面询有利。一般来说,白天面询不如晚上;上班面询不如下班或节假日;在家庭中面询不如在机关单位;在被审计单位、面询对象单位面询不如在审计机关或第三地面询;在一般的办公室、会客室面询不如专门的审计室、审理室面询;当着与面询对象有关的许多人的面不如单独面询;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多个面询对象集中面询不如分头面询。

三是注重面询质量。向面询对象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针对性,方向明确,有的放矢。不能有漏洞可找、有空子可钻。必须随时注意察言观色,想方设法把面询对象知道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情况、信息尽可能全面地“掏”出来,经过慎重分析、判断、复核、比较、鉴别,将言词证据形成有充分证明力的书面证据。

四是确定面询方式。一种为单刀直入法。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于对领导干部的面询,他们对国家财经审计法规政策较了解,知道不配合审计工作的后果,一般能主动说明问题。 一种为敲山震虎法。这种方式适用于真正有违规违纪行为而又想蒙混过关的人。就是在面询时故意先不涉及想问的实质问题,东敲西打,泛泛而问,进而又步步紧逼,引而不发,使面询对象陷于茫然,弄不清审计人员掌握了他多少问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中没有“底”,一来二去,当面询对象露出破绽时,抓住时机亮出审计线索,讲明法规政策,说清利害后果,攻破其心理防线,让其主动交待问题。第三种为穷追猛打法。尤其适于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案件的专案审计。案发后,已初步认定了一些面询对象的违法乱纪线索,不能延误时机,要一杆子插到底,绝不给其喘息之机。要找准重点对象,抓住要害问题,逐层剥笋,顺藤摸瓜,连续作战,直至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一般在经济案件审计鉴定中,由纪检、监察或公、检、法机关配合,要充分利用各部门的职能,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协同“攻关”,达成工作目标。对同一案件中的多个面询对象,一开始就要让他们“背靠背”,各个“击破”,避免出现互通信息和串供的情况。然后将他们的言词证据互相比较印证,去伪存真,集中突破一个薄弱环节,迅速扩大“战果”,从而取得最后胜利。

五是尊重面询对象。在整个面询过程中,审计人员不能总是以监督者自居,自始至终都要严格按财经审计法规办事,遵守审计职业道德,讲文明,讲礼貌,对面询对象平等相待。要尊重面询对象的人格,保护其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面询中涉及其个人隐私的,应为其保密,不得随意扩散。必须坚决杜绝对面询对象讽刺、控苦、取笑、侮辱、谩骂、殴打、围攻,否则不但无助于审计工作,而且会影响审计权威,败坏审计形象,甚至会当“被告”。当面询对象消极应付、拒绝阻碍工作时,要明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措并举,争取他们主动支持、协助,说清面询事项。

标签:;  ;  ;  

论审计采访的技巧_审计质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