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教学的原则与灵活性--基于向量概念与表征的师生课堂对话的几点思考_弹性势能论文

《机械能》教学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向量的概念及表示”,谈课堂师生对话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械能论文,向量论文,原则性论文,灵活性论文,师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把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创造,避免照本宣科,是教师备课中努力追求的目标。在《机械能》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使深奥变为通俗,复杂变为简单,从而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用“五个简化”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势能属于谁的简化

原则上“势能属于系统”,但表述不简洁,也不能突出谁是“势能变化显著者”。习惯上叫做“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这种说法已被广泛认同。

重力势能属于地球和物体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公式,重力势能的变化体现在物体的“高度变化”上,而地球总是“不动”的,用“物体的重力势能”说法更有现实意义。

弹性势能属于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的两物体系统整体,如果两物体之间用弹簧连接,弹性势能,涉及的物理量明显都是弹簧的,所以简称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如果系统中的两物体运动状态变化都很显著,这时势能所属于的系统不能简化,需要明确指出。如“两球碰撞时系统的弹性势能”,“宇宙中双星系统的引力势能”,“两分子之间的分子势能”,“两带电小球之间的电势能”等。

二、对零势点选择的简化

原则上“可任意选择零势点位置”,但计算会有负值或书写不简洁。实用中选取运动过程“最低点”为重力势能零点,选弹簧“原长处”为弹性势能零点,这时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为正值,计算更方便。

物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与弹簧弹性势能的相对性有不同之处。重力势能是“相对零势点的高度”单向变化,即“一值一态”。而弹簧的弹性势能是“相对原长的形变量”双向变化,有拉伸和压缩两种弹性形变,即“一值两态”,相对原长处具有对称性(对于密绕的弹簧只有拉伸状态)。弹性势能大小与弹性形变大小有紧密关系,没有弹性形变就一定没有弹性势能,所以在原长处无弹性势能。

三、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简化

原则上“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是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但这种表述无法包含一切可能情况。有人做过统计,恢复高考以来,高中物理教材有七种不同的版本,每一种版本中的说法都不同,由于客观现实的复杂性,很难找到“一言以概之”的完美说法,这里就不再赘述。

新教材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作为“代表说法”,不求包罗万象的完美说法。另外,初中教材中还不用“做功条件”表述,而用“能量形式”表述,“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也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处理这一问题的灵活性。

因此,笔者认为把“做功条件”和“能量形式”结合起来分析是最好的选择。

四、对机械能守恒方程的简化

原则上“写成始末能量相等形式”,但要选取零势点的位置,可能出现重力势能的负值,且等式两边会含有相同不变的势能值。零势点的选取不同,同一位置的势能值也不同,但某两个位置的势能大小之差不变。实用中更多“写成能量改变量形式”,就可以不选取零势点,回避负号以及等式两边重复计算势能。

如下页图1所示,已知A、B两球的质量为,从静止开始释放后,求B球下降高度h时,两球的速度大小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A、B两球开始时离地面高度为,取地面为零势面(点),写成始末关系式为

显然这样写简洁得多,避免了重力势能的不变部分在等式两边重复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刚学完机械能守恒定律之后,再回头复习动能定理解题时,列出的方程常常是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混血儿”形式,方程式的左边写了重力做功,右边又重复写了重力势能。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后摄抑制”,需要强化理解“某种形式的能量变化只能对应某种力做功”。根据教材把合力做功与动能的关系叫做“动能定理”,笔者又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叫做“重力势能定理”,弹簧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叫做“弹性势能定理”,其他力做功与机械能的关系叫做“机械能定理”。这种类比记忆收效明显,同时把“其他力做功为零时,机械能的增量为零”,作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另一种表述,进一步加深了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联系。

五、对机械能守恒情景的简化

原则上“多见多识,题海无边”,但不能快速抓住物理本质,学习效率低。实用中“精选精练,模型有限”。如果给学生列举出几种典型的物理情景模型,能帮助理解记忆,言之有物,有利于举一反三。既丰富了形象思维,又具备了可操作性,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常见的机械能守恒系统有:①理想抛体系统(只受重力作用,图2);②光滑接触系统(图3);③弹簧振子系统(图4、5);④绳杆连物系统(图1、5、6)等等。

培养学生科学地思维方式,活学活用物理知识,教师的语言修养尤为重要。不失严谨的开放式思考和用自己的语言作特色式表述,是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表现。

标签:;  ;  ;  

机械能教学的原则与灵活性--基于向量概念与表征的师生课堂对话的几点思考_弹性势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