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观察论文_谢凤英

云南省文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省文山市 663099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6月于本科进行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负性情绪及服药依从性间存在的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分别为:观察组(51.74±10.63)分、(59.41±10.28)分;对照组(51.58±10.67)分、(60.12±10.37)分,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45.33±10.5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9.24±10.22)分;观察组患者SDS评分(54.87±10.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8.21±10.63)分,两组患者在SAS、SDS评分情况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服药依从性良好占97%,明显高于对照组86%(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关键词:心理护理;艾滋病;负性情绪;服药依从性

全世界的研究人员在艾滋病的治疗方面付出了许多努力,但目前依旧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1]。人们出于对该疾病的恐惧,对艾滋病人存在普遍的歧视。患病的痛苦加上社会歧视导致艾滋病患者长期处于焦虑、抑郁之中,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低,治疗效果较差[2]。本文结合实际出发,探讨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本科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其中男性占比95%,女性5%,平均年龄(32.4±4.8)岁。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系统性疾病患者[3],将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经核对,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1)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前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教育程度等;(2)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患者通常会感觉内心孤独,需要向人倾述内心的真实感受,护理人员需要认真倾听,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安抚患者的情绪,尽可能的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3)科室定期安排讲座,主要讲述艾滋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及服药出现各种反应的解决对策。向患者讲述艾滋病攻克的最新前沿信息[4],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与希望;(4)服药指导: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告诉患者随着医疗技术分发展,艾滋病已经由令人闻之色变的“不治之症”慢慢转变为可控的慢性病[5],只要积极接受治疗,按时服药,患者完全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要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SDS、SAS的评分变化情况及服药依从性良好率间的差异性。

1.3.2评定标准

患者服药次数达到理论值95%以上记为服药依从性良好,统计两组患者的服药次数,计算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的形式,并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的形式,并用χ2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用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数据具有明显差别。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得分情况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得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结论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由HIV病毒感染引起,HIV病毒主要攻击机体免疫系统,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丧失,从而增加患者感染各种疾病的风险。同时可引发恶性肿瘤,最终造成患者的死亡。该病的患病人群多数是进入性活跃期的男女性,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与母婴传播。由于HIV病毒的结构相对复杂,且变化多样,至今尚未能够攻克该种疾病。随着防艾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艾滋病的知晓率不断上升,人们都惧怕这种无法根治的疾病,忽视了该疾病严苛的传播途径,对疾病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患者会产生歧视心理,对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在患病后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痛苦,同时难以获得社会支持。当前艾滋病药物只要是抑制病毒活动,但不能根治疾病,患者必须终身服药。服药初期患者可能出现强烈的药副作用,且长期服药容易使患者出现厌烦心理,患者可能表现出较差的服药依从性。但患者一旦停药,对疾病的治疗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故在艾滋病的治疗中,贵在坚持。心理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改善负性情绪,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具有十分重要与积极的影响。

本次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艾滋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在实践应用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徐莎莎.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7):5423-5423.

[2]李玉华,孙盈红,张宏伟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7):1195-1196.

[3]徐六妹,吴宝红,陈素青等.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8):587-590.

[4]梁群英,谢惠娟,陈海涛等.护理认知干预对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6):42-43.

[5]雷玉萍,付金翠,杨艳霞等.认知心理干预对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22(8):130-131.

论文作者:谢凤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观察论文_谢凤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