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激发兴趣的几点尝试论文_陆樱樱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激发兴趣的几点尝试论文_陆樱樱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中的重难点,在习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观察体味现实生活,增强感知,加强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享受作文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观察 感知 阅读 享受 情感。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察能力低、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创设情境就是让学生在生活再现的氛围中感到有话要说,有语言要表达,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1.利用学生的感受去创设情境。小学生爱听故事,尤其是爱听感人的故事。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在指导他们写作时,可以讲述一些故事来感染学生,以学生的自身感受来创设一种情境,诱发他们敞开心扉,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2.利用学生的感官来创设情境。作文课上教师可以准备与本次作文题目有关的物品,例如各种饮料,各种小石子,各种树叶……用摸一摸,看一看,尝一尝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养成爱观察的习惯。3.用丰富的活动来创设情境。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在作文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例如“掰手腕”“抢凳子”“记者招待会”……让学生在活动时注意人物的表情、心理、动作的变化,以及观众的表现,及时进行记录,把语言进行梳理,形成优美的文章。

二、走近生活,指导自由表达

走近生活指引学生放松“快乐”地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如果能够找准生活中“说话点”,那么生活绝对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如:结合生活实际,介绍生活中的趣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题目,如在教师节那天,请学生写出你最喜欢的老师;国庆节时,请学生写写国庆节过的怎样,做了些什么;母亲节时,写写自己的妈妈;学习《乡下孩子》这一课,你也是乡下孩子,你想做些什么呢?这些都是学生乐于写的事论文范文。这样,既能给学生一定的题材,使学生有话可写,不记流水账,又结合课堂教学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如: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生活中的乐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中去,开展多种放松健心的活动,这无疑给他们提供写话的素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带领学生们去秋游,学生尽情地玩、尽情地笑,来到课堂上,让学生们回忆秋游中,你玩得开心吗?玩什么使你最开心?此时,学生滔滔不绝地说着,仿佛还沉浸在秋游的快乐中了!结果可想而知,学生说得精彩,写得更为出色!

三、师生评改习作,培养欣赏力

要想改变作文是写给老师的这一观念,必须让学生学会评改作文,学生在评改自己和别人的作文时会引起有意注意,知道了这样写和那样表达的区别,明白了作文要围绕主题选材的原因,注意到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等一系列作文中应注意的问题。

师生评改作文的做法有:1.生生互评。把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由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评改,先是简单的错字修改,逐步提高到病句,主题修改,让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体会到作文的要领,在评改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2.师生互评。教师和学生同时作文,作文结束后互相评改,教师把自己的作文用大屏幕展示让学生进行修改,并说明修改的理由。接下来把学生的作文利用投影仪展示给大家,先让大家自己书写修改意见,然后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谁的文章写得好,谁的有不足,怎么进行修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表达能力、欣赏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师生共评。把学生的作文利用展示墙进行展示,教师和学生为每一个同学至少提出一条修改意见,学生根据意见修改作文,然后进行展示,看谁的作文进步得快。在作文评改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真正做到写中乐、乐中写,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四、外出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从一年级起,乃至从幼儿园起,就要对孩子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指导看图,看实物,带领学生参观、游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留心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训练:①细致地观察;②有序地观察;③抓住重点观察;④用多种感官观察;⑤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

要真正认识事物,不仅要靠观察,更重要的是靠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因此,作文训练必须充分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特别要加强想象和联想能力的训练。低年级注意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中年级注意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初步的抽象思维;高年级要有意识地抓好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转化,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达到言之有理的水平。

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学生的个别指导

作文指导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作前收集、积累、整理资料的指导,作中分析材料、处理材料、语言表达的指导,作后修改、评讲的指导。现有的作文教学往往仅重视作中指导,忽视作前、作后的指导,导致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因此,我在作文教改过程中,在注重作中指导的基础上,既注重作前的指导,又重视作后指导,努力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作文指导要做到课堂与课后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注重学生参与和学生的个别指导。对基础较差或富有创见的学生,应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经作后指导,再次修改或重写全文或重写一段,有明显进步的同学,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总结其中的习作经验,以巩固作文教学的成果。当然,作文指导应当避免程式化,不能僵化学生的思维,为此我们在作文指导时选取典型作文,还要注意多样性,即使选用同一内容,应从表达方法等不同的侧面进行比较指导。每次作文指导后,要尽可能留一些让学生当堂自己修改,修改后与原文比较,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得到鼓励,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总之,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习作产生兴趣,写作文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进步的向导。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

论文作者:陆樱樱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2/8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激发兴趣的几点尝试论文_陆樱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