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分析论文_赵天奇,单治磊,王昌武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泗洪县供电分公司 江苏宿迁 223900

摘要:自从19世纪中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全世界开始逐步进入“电气时代”,电力系统的配电也在电气发展推广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由于技术的革新,配电自动化也成了当今配电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本文针对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常见的故障进行说明,在分析故障原因、预防故障的同时也将阐述排除故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故障

引言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是为了做好供电基础建设,提升国家建设的速度,因此供电配电采取了相关高新技术自动化管理。为了能保障配电自动化的顺利实施,就要针对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故障制定具体的预防、排查和维修措施,从而提升配电系统的利用率,促进电力工程的稳定发展。

一、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的结构

(一)信息采集的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中信息采集部分的结构相对复杂(如下图),电力系统中主要包括有配电主站层、子站层以及终端设备层,其中各层包含的功能也各不相同。

1.配电主站层

主要功用是手机不通子站反馈的信息和数据,同时对整个区域配电网进行监控,从而保证非故障区、故障隔离区以及故障诊断区的供电,除此之外配电主站层还要实时分析整个电网运行状态,分配电量管理,提升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2.配电子站层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也意味着其电网会建设得更加先进和复杂,因此配电运行过程中不能将信息直接录入主站层,为了分流信息,保证主站层不会因为信息过多而超负荷运转,就需要经过子站层进行分流规划,集中处理之后发给主站层,之后由主站层进一步分析故障内容,安排相关的管理和调度。

3.终端设备层

终端设备层主要有FTU、DTU和FTU等等组成,负责的主要内容是配电系统内信息的控制与采集,同时为子站层提供数据信息以及相关指令。

(二)馈线的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中馈线自动化主要的工作方向是监控和采集数据。日常电力系统的工作中如果产生故障,馈线自动化能使开关自动开合闸,如果电网中出现负荷不均的情况,可以利用馈线的操作进行配电系统中的电力配置,除此之外,如果发生区域性故障,馈线自动化还能够切除故障相关电路对故障区实施隔离,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1]。

二、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故障形成主要原因

(一)相关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制约工作的有效手段,在我国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相配套的制度,但是目前我国的配电自动化在管理制度上明显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制约工人行为和规范电网管理上,存在较大的纰漏,容易引发工作人员麻痹大意,从而埋下安全隐患,这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发展与革新。

(二)配电电网建设不符合技术要求

我国由于国家开放和经济原因,对于电网的建设还比较缓慢,其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这就导致我国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的程度相对较低,我国人口众多、疆域广阔加之城市化进程较快,一般我国的电网工作将主要力量集中在了变电和输电这两个方面,但是设备和线路却还落后于发展水平,因此导致配电主干线过长,加之电气工程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政府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对电网建设的关注也比较多,导致配电网络建设反而容易急功近利。

(三)技术水平较低

造成使用率不高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

1.我国对于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日常维护不够重视,往往忽略了日常中的维护和巡查,导致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相关设备使用寿命不长。

2.在实际操作中,向观众做人员会按照主观臆断对网架结构进行一些不当操作,人工调整对于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推进反而成了阻碍[2]。

三、排除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故障的具体措施

(一)对现存电网进行合理化改造

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程度较低已经是一个必须承认的实施,加快配电自动化的利用率,建设最优化的供电系统是摆在我国电力企业面前的难题,而进行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基础就是对现存电网进行有效改造,在保证安全供电的前提下,电力企业也要重视电网供电的质量,优化点位结构,例如城市用电量大,城市配电工程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也大,细节部分的要求也较多,这就需要将城市的配电网从直线或者分叉循环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网罗,使之成为环网结构,由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技术进行优化,根据时段和人口分布调整供电量的大小。

在关键性线路上要安装故障显示仪,以便于确保电网的安全性,并且在故障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故障反馈,在一般情况下需要安装故障检测仪和电缆故障寻址器这两种检测装置,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发现故障的原因以及故障的来源,有助于维修工作人员快速发现故障源并进行有效检修,从而降低损失率。对于故障地点的排查,需要定时对相关的检修人员进行培训,按照实际状况和擅长内容进行作业,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从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配电网的管理和故障维修管理向各方面进行改造,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促进我国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发展[3]。

(二)加强日常维护中的安全管理

在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也要注意电力系统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维护中的安全管理,对于安全管理的有效加强能够将电网故障导致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在实际的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操作中要建立拓展制度,及时对故障量级进行甄别,隔绝故障区域,以便于进行新的配电系统的有效建立,提升电力恢复的速度,要准确实施馈电线路的断电,判断故障的位置和范围。

如果是在电网线路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故障,一般情况下都是馈电线断路器进行自动开合闸作业,完成再次重合后故障确保故障处理完毕,这就能有效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性,也能保证电力系统其他部分顺利工作[4]。

(三)重视信息筛选和管理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基本工作就是信息的筛选和管理,电网的运行主要依靠的就是信息的不断交互,因此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中信息系统会一直处于更新信息的状态,信息系统在工作时要建立必要的存储和检索,并且信息手机中还要具有实时性和精确性,保证在短时间内电力分配的顺利工作。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网也在不断扩张和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化进程和乡村山区的用电需求,配电网也随之不断发展,传统的供电技术分配已经很难适应冗杂烦琐的配电规模,其中存在不少可能发生的故障,只有与时俱进做好设备和人员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升我国的配电自动化的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电力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莫滨玮.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处理措施[J].山西青年,2017(16).

[2]刘志杰.浅析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故障处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7(8):182-182.

[3]彭莲,朱遂庭.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X):173-173.

[4]吕海龙,张帆,孔祥岭.城市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51-152.

论文作者:赵天奇,单治磊,王昌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分析论文_赵天奇,单治磊,王昌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