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现状及策略分析论文_蒋士环

乡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现状及策略分析论文_蒋士环

山东省东平县东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山东 东平 271500

【摘要】完善的乡镇卫生体系是当代社会的关键要素,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疾病的种类、产生方式也呈现参差多变的面貌。在这种情况下,乡镇卫生体系也受到了新的挑战。因此,制定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相关的管理体制也逐渐提上了议程,以期高效解决卫生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乡镇;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现状;策略分析

1.引言

通过研究我国乡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现状及问题,试图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解决信息互动机制缺失、模拟训练不足等问题,并探讨如何充分发挥非政府机构的作用,从而防止卫生突发事件的再次发生。我国于2008 年1月1日颁发了《乡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法》,这表明我国已开始致力于建立一套综合调、统一 管理、分级负责的卫生事件管理体系。 但经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乡镇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应急体制却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我国仍需采取措施,以进一步提高乡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能力。乡镇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调查表,充分体现了乡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展变化。

2.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乡镇政府已成功处理了多起重大的突发卫生事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是突然发生的,对公众集体造成或有可能造成严重健康影响,会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疫情,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在公众中造成动荡因素的事件。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然性,以及事件影响的广泛性,因而,需要详细的探讨应对策略。而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的卫生机构在基层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结合乡镇卫生院的组成情况以及特殊的职能定位,让乡镇卫生院在基层的机构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模式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2.1缺乏信息互动机制

乡镇政府尚未建立与民众的信息互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个别乡镇政府在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问题时,趋向于屏蔽信息。而事实上,随着资讯工具的高度发 展,政府部门传播权威信息越早,越有助 于维护政府的威信和社会的稳定; ②面对信息的闭塞,制度的不健全,公众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加入到突发事件的管理和解决中。例如:2007 年年初,部分消费者已开始对三鹿奶粉的质量问题产生疑问,但由于缺乏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互动机制,未及时向政府反映相关问题,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后果,也给奶粉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2.2缺乏模拟演练

与乡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相关的模拟演练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①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管理思 想落后,乡镇卫生部门一直选用以被动防御为主的方针,缺乏对模拟训练必要性与 重要性的认识; ②演练规模小。主要表现 在:应对乡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相关演 练,很少采用大规模的跨部门、跨地区演习,一般只进行小范围的演习。

2.3缺乏基层卫生人才

近年来,人才 “假饱和”一词常出现在公共卫生部门的相关文件中,这种“假饱和”的问题主要 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在我国乡镇卫生部门 中,工作人员数量多,但接受正规专业性 培训的人员比例却很低; ②由于我国城乡 发展不平衡,二元的城乡机制导致了卫生人才主要集中于大中型城市。而相比之下,基层卫生机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学历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应对策略

3.1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的公共卫生体系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重视是根本保证, 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组织政府的各有关部门、动员 社会各种力量参与突发事件的处置,可以提供财力保证,运用各种力量保持社会稳定,政府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可回避性以及突发事 件应急管理的紧迫 ,要求政府在事件发生后, 在不同职能管理部门之间实现协同运作,明晰政府职能部门与机构的相关职能,优化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发挥整体功效 , 最大可能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设立专门的危机处理机构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趋势。我国应该设立不同规模、不同级别的危机管理委员会,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为核心,专业化、规范化和统一化运行,并与其他部门形成网络联系,专门负责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日常行政工作以及状况来临时各个机构的综合 协调,承担应急处理指挥决策和统筹安排,避免临时 组建模式出现的权责不清、管理脱节等障碍 。

3.2 加强应急管理的风险教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应当加强对政府 机关、社会大众等进行风险教育,坚持“预防为主,平 战结合”的方针, 着眼于防患于未然 ,力求工作具有主 动性和前瞻性,有效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需要全社会共同 参与,要加强卫生应急科普宣传工 ,扩大卫生应急 知识与法规科普宣教工作覆盖面 , 动员并争取社会团 体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 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和情景训练,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和健康教育机构的作用,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和手段,将应急管理、 防病减灾、危机教育知识普及到每家每户及学校,倡导 社会卫生公德,普及科学防病知识,增强广大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提高社会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强其参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对工作的主动性。

3.3 建立健全应急保障体系

充足的资金和物资是应急管理工作成败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在应急资金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的资金保障力度,将公共卫生事业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设立多级公共卫生应急专项基金制度,中央财政和各 级地方政府每年增拨一定的事业经费到公共卫生应急专项账户,形成长久的滚动式可持续发展机制。同时各级政府应按应急工作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并建立起完善科学 合理的应急物资储备,配送和调运机制。

3.4 加强高素质应急队伍建设

卫生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复合型人才, 既要精通疾病预防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 又要具有丰富的 现场工作经验和综合管理能力, 以及对边缘学科的有 效驾驭能力,同时要培养现场急救、流行病学、检验、 卫生监督执法、危机沟通和健康教育专业队伍。面对公共卫生人才不足的局面 ,首先要在现有的基础上 , 增加培训的频度 ,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演练 , 提高应急队伍的能力和反应速度;其次要制订人才引进计划 ,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进高层次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充实应急队伍,并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历教育,尽快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卫生应急梯队,以适应各种复杂情况下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

4.结束语

经研究得出,尽管乡镇应对公共卫生 突发事件具备其自身的特点,但只要政府 部门、卫生部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加强应急演习力度,并充分利用非政府机构的作用,及时总结处理危机的经验,就能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最终避 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姚振江. 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 理课程完善流行病学教学体系[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1):15-19.

[2]岳源. 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系统构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论的特征[J]. 新闻前哨,2015,(3):37-38.

[3]张甜,邵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法 律效力和体系完善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3,(31):4206-4207.

论文作者:蒋士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乡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现状及策略分析论文_蒋士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