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治疗及人性化护理效果研究论文_刘慧

刘慧

(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 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使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122例,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的有效性,并规范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保证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213-02

相关的研究认为,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关联,是一种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或者相对不足引发的临床综合征[1]。患者一旦发病,将需要接受终生治疗,因为其体内持续性的高血糖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2]。因此,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就目前而言,糖尿病患者必须通过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改善自身的临床症状[3]。在本次研究中,对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采用了人性化护理,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122例,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23例;年龄在43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2±10.5)岁;患者的病程为3年~17年,平均病程为(8.4±1.7)年。观察组男37例,女24例;年龄在45岁~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9±10.8)岁;患者的病程为3年~19年,平均病程为(8.2±1.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表示愿意配合。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

1.2.1示范性护理。由于大部分患者没有完全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方式,因此护理人员应通过一对一的方式为患者进行示范,并指导患者掌握识别胰岛素的方法、正确的注射步骤、注射用具的选择方式以及胰岛素笔的安装方式,然后让患者自行操作,保证示范性护理的实效性。制作注射流程表,结合文字、图画等方式对胰岛素的注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同时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嘱咐患者在注射后应停留大约15秒钟,避免药液的渗出。

1.2.2低血糖护理。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提醒患者一旦出现烦躁、饥饿感、视物模糊、头痛、心悸、心慌发抖出虚汗等症状,可能出现了低血糖,因此要对患者的血糖进行实时监测。嘱咐患者定时定量进食,每日进行适量的运动,并将急救卡、糖果或者饼干随身携带,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此外,在胰岛素注射时应注意剂型、剂量,避免用药错误或注射错误的发生。若患者的低血糖较为严重,应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并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对患者的药量进行针对性调整。

1.2.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充分交流,及时掌握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心理,并表示充分的理解。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可控性以及积极配合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定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指导。

1.3 评价指标

统计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治疗依从性,并与观察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显效标准:患者的尿糖、血糖均恢复正常;有效标准:患者的尿糖、血糖相较于护理前显著改善;无效标准:患者的尿糖、血糖均未得到有效控制。

治疗依从性由我院自制的评价表进行评估,其中包括遵医服药、按时复查、合理休息、合理膳食、坚持锻炼等5个维度,每个维度的满分为3分,总分为15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越高[4]。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将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以及卡方进行数据检验,之后使用P值进行组间差异判定,判定标准为:当P值低于0.05时,提示研究所得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而P值高于0.05时,提示研究所得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表2。

3.讨论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患者的脑、心、眼、肾等器官都会出现相关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5]。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了人性化护理,经对比分析研究我们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胰岛素注射治疗会给糖尿病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的不便,而且还可能出现皮下硬结、脂肪萎缩、皮肤红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因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低。再加上大部分患者无法有效识别胰岛素的类型和剂量,反而会增加治疗的风险[6]。而通过人性化护理,患者在治疗中能够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维护患者的健康。人性化护理属于新型的护理模式,要求根据患者不同的身心需求、文化程度、社会经验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保证患者心理、精神、情感的满足,在护理的细节处均能够体现出对患者的关爱。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人性化护理更加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因此护理服务的质量更高,患者也会更加满意。

综上所述,在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的有效性,并规范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保证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丹,谌剑飞.人性化护理对胰岛素治疗后低血糖病人夜间睡眠障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30):3382-3383.

[2]王明娟.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治疗与人性化护理要点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1):209-210.

[3]陆晚云.60例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治疗与人性化护理的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20):1,3.

[4]迟星云,宋桂芳,张爱凤等.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16-17.

[5]蒋雪梅,游云祥,解清颖,等.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04):1857-1858.

[6]任爱霞,刘洪玥,张峰等.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4,20(14):272-273.

论文作者:刘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治疗及人性化护理效果研究论文_刘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