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王琳

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王琳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06

摘要:“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构建高品质的快速交通网,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强化高效率的普通干线网,即目前公路建设任务繁重,所需资金量巨大,但目前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为解决公路建设中资金问题,PPP项目管理模式应运而生。结合PPP模式特点,对工程准备阶段、建设阶段、竣工阶段的造价进行合理化管控。

关键词:PPP模式;公路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公私合营模式,它的意思是政府或者公共部门与社会资本合作,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友好合作的原则签订合同,明确各自拥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让社会资本所掌握的资源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中以及后期运营服务工作中,从而实现合作双方均能够获得比双方任何一方单独行动的预期结果更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发展迅猛,工程行业的竞争却越来越激烈。由于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技术非常成熟,施工成本已经一目了然,能从中获取的利润大家有目共睹,施工企业想要从夹缝中求生存,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因此,在日趋激烈竞争的当下,为企业快速长久的发展,一种新的管理模式PPP模式应运而生。PPP模式下,企业参与工程的投资,不仅能赚取施工利润,还能获取一部分投资收益,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收入。那么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又该如何管控?

1PPP模式概述

1.1PPP模式的概念

PPP意思是“公共私营合作制”。PPP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运作模式,基于提供产品和服务为出发点,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之间,达成特许经营权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合作关系。

1.2PPP模式的优势

(1)很大程度上帮助政府减轻财政支出的压力。以往的公共工程建设,基本上都是靠政府财政单方面支出,占用大量的财政资金来修建公共工程。然而,公共工程建设的任务仍然在,政府想要完成这些任务,迫于压力急于开工,但后期可能因为资金短缺,而施工单位不能及时拿到结算款,导致项目停工,既损失社会公共利益,又给政府形象抹黑。利用PPP模式,政府出售特许经营权,财政出资很少一部分资金,甚至不出资金,靠吸收社会资本投入,资金充足,可以大大减小政府财政压力,也能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2)能够更加均衡的分配社会资源和提高服务水平。政府所要管辖的面极为广泛,服务注重平衡性,而社会资本是以营利为目的,以最少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通过PPP模式吸引优秀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工程建设当中,可以极大程度规避这类情况,以最少的资源,优质的服务,高效地完成项目。

(3)能够降低项目运作风险。政府部门不是专业的服务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针对这类项目,没有成熟的风控系统,控制风险的能力有限,没办法应对项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而导致项目无法完工从而搁置项目。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让专业的队伍做专业的事情,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类风险。同时,社会资本也是乐于与政府合作,亦能降低社会资本自身投资风险,这对于社会资本自身的利益,也是极有利的选择。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合作,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实现共赢。

2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2.1不重视PPP项目示范工作的实施

为保证能够在公路工程中顺利运用PPP管理模式,PPP项目的示范工作是关键,公路工程项目与其它工程项目最为关键的区别是,公路工程项目为线性工程,跨行政区域广,牵扯广,施工任务显得更加复杂,工程造价的确定更是牵扯甚广,但在实际的情况中,却缺乏工程造价方面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骨干人员,导致PPP模式下造价不可控。传统的项目造价管理主要靠政府部分的审批来控制前期造价,由政府部门主导控制工程的造价风险,施工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图、施工图等每一步都要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批通过才能实施,施工单位失去前期参与造价控制的机会。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是PPP模式比较注重施工成本和运营成本,不仅要在施工阶段控制成本,还要考虑后期运营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PPP模式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比较晚,中国国情又不同于别国,不能生搬硬套外国经验,国内没有现行的经验可以参照,建立PPP模式示范项目,能够帮助指导新PPP项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我国对于PPP项目的示范工作并不是非常重视,导致PPP模式在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中起不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2.2对PPP示范项目的实施信息不及时上报

政府对PPP模式下的项目仍然具有监督职能,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仍然要求将公路工程中一些项目资料上报到省交通厅,包括施工中的技术方案、施工进度情况、产值完成情况等各类施工信息,省级管理部门收集来自各个项目的信息,用以补充完善PPP综合信息库里面的资料。但是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并非及时上报这些资料,导致信息收集不到位,使得信息库资料未得到补充和完善,起不到PPP示范项目的作用,给后续施工项目提供的参考价值有限。

2.3公路工程运营和结算阶段存在问题

公路建设战线长,涉及地域广,任务复杂,施工过程中按需导致的设计变更众多,影响工程成本核算。运营过程中,车流量只是一个预估,未来是否能达到预期,尚不能确定,可能影响投资收益。项目可变因素众多,可能因为政策调整、周边竞争方案出现等风险,从而造成企业投资失败。政府和施工单位既然是合作关系,那么在利益分配方面,可能会出现分歧,影响收益。

3提高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3.1做好工程设计

对于已经立项的PPP公路项目,应做好设计方案优化工作,好的设计方案能够大大的降低工程造价,保障工程以更少的投入换得同样的效益。项目施工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设计工作。在设计的初期,设计人员应全身心全过程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深入到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对项目的可行性及要求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深入考察公路项目路线设计涉及的地质环境、地下资源和公路沿线周边情况,充分了解沿线村民需求、通航要求、地材供给情况等,且满足国家水土保持要求、防洪防汛要求、环境保护要求以及社会稳定性要求等,根据整体情况提供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完成后,还要不断的进行设计优化,提供最优的设计方案供实施,做到从设计源头控制项目的工程造价。

3.2做好项目施工阶段管理

在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既要充分考虑从项目中赚取合理的施工利润,也要考虑资金的占用成本。PPP模式下的公路建设,大部分建设资金都是通过社会资本融资得到的资金,要充分考虑这部分资金的时间价值,工期越长,经营期就越短,收回资金成本的时间就增加,所获得的收益将会降低。因而,在施工阶段,企业考虑现有技术和费用情况,合理安排设备人员,做好时间和资金安排,保证工程在合理的工期内取得最优的施工效果,并且避免资金占用情况发生。

3.3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项目施工干得好不好,全靠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控制水平。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现场施工和技术人员的质量及数量,挑选精干的施工和技术人员,利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来确保工程施工效率。同时,专业过硬的人才也能保障工程项目质量合格,减少返工率即降低工程造价,好的质量也是减少后期运营期维护成本的前提条件。PPP项目是一个长期合作的项目,既要从施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也要考虑运营期维护成本,从项目运行的全过程来看,能有效的降低投资该项目的总体成本。

结束语

十三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正处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期,这为我国公路建设提供广阔舞台和巨大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PPP模式,激发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同时凝聚各方面智慧,加强对PPP模式下公路造价的控制与管理的研究,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节约施工成本,并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公路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祁箫文.浅论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6(26):97.

[2]何柏科.试论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大科技,2016(27):180-181.

[3]孙莉萍.PPP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研究[J].卷宗,2016,6(8):430-432.

论文作者:王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王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