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论文_张守明,郭光云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论文_张守明,郭光云

安徽城建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88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其市场竞争也是非常激烈。工程建设单位要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是每一个建筑企业所追求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就是工程管理。工程管理是工程项目实施的根本,其具备五个特点,分别为特殊性、明确指标、投资金额、工期限定与目的性五种。它是在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性达成目标,并对工程施工的速度、质量与投资成本等产生多种影响。目前,采用创新的方式来解决工程管理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达成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1导言

面对建筑工程领域发展瓶颈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建筑工程想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必须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工程管理作为整个建筑项目实施核心环节,具有极强目标性与特殊性。需要在特定工期时间、投资份额基础上完成项目预期标准和管理,涉及到建筑项目施工进度、造价以及质量等方面内容。针对现有建筑工程管理问题进行模式创新和调整,是实现工程管理科学规范要求的主要手段。

2现阶段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如今,我国建筑业中大部分都存在工程管理体系不完整的现象。很多建筑单位为了节约成本,裁剪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从而导致管理人员的任务重,工作量大,使管理工作得不到落实,不深入,以至工作效率下降,错误率高,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近几年,我国相关部门单位也增强了监督管理力度,规定一系列的相关制度,但从整体上看,这些管理制度并没有很好的得到落实,只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其次,缺乏管理意识,其具体表现为管理高层对工程管理不重视,其不能对现阶段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与解决,没有及时提出解决策略。管理的理念依旧停留在以前,不能与时代共进退,跟不上时代进步发展的需求。最后,中层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欠缺,自身懈怠懒散,对工程施工管理与监督的力度不够,没有发挥其自身的运用,导致工程施工进度慢。工程施工人员对管理意识的认识不够,没有遵守工程施工管理的制度,素质不高,服从力差,态度不端正。创新意识更是缺乏,技术落后,总是按部就班的使用相关技术来进行管理。从这三个方面来讲,工程管理的所有环节,都缺少管理意识,缺少创新意识,这需要各个部门单位加强完善。

3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3.1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管理模式创新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公司发内部需求,更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想要在激烈的建筑工程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份额,离不开占据优势位置。建筑工程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模式与制度,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能力和质量,为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内部动力,进而确保在时代发展和改革潮流中继续稳定前行。随着科技改革不断完善,全球范围内一体化经济变革逐渐深入,这要求建筑工程管理需要以国际发展眼光来创新和完善管理模式。

3.2实现资源的优化配制

建筑工程施工会应用到很多的材料和资源,原来的管理办法相对落后,也没有章法,通过创新管理,则有助于弥补以往的不足,对职工的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此同时,在创新的过程中还能够避免出现浪费现象,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

3.3满足管理工作科学需求

随着建筑工程管理知识学习不断深入,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适用手段是实现管理工作科学化、系统化核心目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主动学习现代化管理理念,积累管理工作经验,并且将自身管理理论应用到具体工作中,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生产效率。管理模式的创新基于施工过程中将各种科学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应用,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方便具体管理操作,进一步提高实际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要点及发展分析

4.1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

其一,创新建筑工程市场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贯彻及落实,当前建筑工程市场日趋完善,为了提升建筑工程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企业必须建立符合时代标准的市场观念,以便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在实际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之中,应从市场经济视阈下进行管理,调查和分析当前建筑工程市场的发展情况与规律,从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相应的兼职工程管理工作。

其二,创新建筑工程管理原则。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摒弃以往的刚性管理模式,秉承人本化管理思想,同时可借鉴当前企业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并根据不同工程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各项管理方法,优化管理环节,从而实现高效、高质的管理效果。

其三,创新建筑工程环保管理。节能减排是我国各行各业的首要发展方向,当前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要坚持绿色发展观,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外界环境造成的破坏,从水体、空气及土壤三个角度入手,建立建筑工程绿色化、持续化、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其四,创新建筑工程资源管理。在传统建筑工程管理之中,一般多采用粗放化、分散化的管理模式,其资源配置上存在问题,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出现资源上的浪费。建筑工程企业需重视资源的配置工作,树立精益化管理理念,采取集中管理制度,充分发扬节能低碳的管理优势。

4.2管理技术创新

管理技术的创新概况来讲就是通过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手段,融入新型管理理念,抢占市场先机。技术创新对建筑工程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和培养管理人员。建筑工程单位要加大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含金量。此外,结合单位实际发展情况积极引用新型创新技术,开发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

4.3组织结构创新

根据建筑工程行业实际存在的各类问题调整和创新单位内部组织结构,具体内容包括:首先,贴合建筑市场需求。建筑工程单位落实权责分化管理方法,将各县管理权力和义务落实到各部门和人员,进而提高内部管理模式灵活性。由于建筑工程具有跨区域特征,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及时决策。为了控制和降低决策失误带来的不必要资源损耗,需要密切关注建筑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并且严格遵循建筑市场各类规章制度。其次,施工生产原则。将项目承包商与施工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能筛选分离,确保用工制度具有一定弹性,并且能够按照实际施工需求进行配合与协调,确保施工效益的最大化。最后,控制工程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与单位发展密切相关,想要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离不开对生产成本的控制。为了实现控制工程成本,要求单位全面掌握各个部门运作的费用,并且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建筑工程单位行政、人事等部门在满足实际需求后不增设储备资金,单位内部方案要及时调整,确定对各分公司现代化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4.4创新建筑企业文化

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具有凝聚力的思想,也是企业生命力能够被激活的关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更要重视企业的价值文化,树立新的文化机制,培养文化眼光,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并创新使用相关的资源,用激励的方法启迪管理人员,为行业的发展注入动力。

5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完善施工流程,协调好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严格施工现场技术标准,结合经常出现的施质量通病,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创新管理体制,保证施工质量,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魏品芝.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运用及实践意义[J].江西建材,2017(03):267-268.

[2]邓宇洪.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142.

[3]李立新.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4):101-102.

[4]李新祯.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建筑知识,2017,37(10):128-129.

论文作者:张守明,郭光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论文_张守明,郭光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