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浅析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刘阳

(深圳大学 国际交流学院,广东 深圳)

摘 要: 在“双一流”建设方案引领下,近年来来华留学研究生每年都以两位数的比例大幅增加。在来华留学研究生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某些高校出现了重视来华留学研究生数量,轻视来华留学研究生质量的错误倾向。在对比分析中外留学研究生招生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申请-审核”留学研究生录取方式,改进留学研究生面试工作,规范留学研究生教授推荐信等,提高对高质量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吸引力,落实“双一流”建设方案。

关键词: 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面试程序;教授推荐信

一 引言

2015年国家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一流”建设方案)要求,“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教学和科研环境,增强对外籍优秀教师和高水平留学生的吸引力。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国际教育教学评估认证,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1]“双一流”建设方案发布以来,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增幅均超过两位数。其中,来华留学高层次学历生中的来华留学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按年递增接近20%,增幅超过同期其它外国来华留学人员。截止2017年底,各类在留学人员总数已达到48 万9 千多人。

第二道是“弹簧门”——民营企业刚刚艰难地进入一个行业领域,一些非市场因素的硬性政策所铸成的强力弹簧又将其“弹”了出来。

来华留学研究生大幅增加,是我国高校建设“双一流”高校的积极成果,同时也与我国高校实行的“申请- 审核”式留学研究生招生模式有关。但我国高校目前所实行的“申请- 审核”式留学研究生招生模式不利于吸引高水平的来华留学研究生。笔者的一位毕业于韩国某著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入学两年后表示不愿意再读下去,问其原因,该学生回答说,最近两年入学的几位低年级的来华留学研究生素质较差,与素质差学生做同学,中国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让我的一些朋友看低我。素质较低的来华留学研究生是怎么招进来的?如何改进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如何增强对高水平来华留学研究生吸引力?笔者针对我的韩国研究生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表1 2015-2017年来华留学研究生增加幅度

二 我国大学“申请-考核”留学研究生录取方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美英日等国大学录取留学研究生的方式

美英日等国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招生具有“招考分离”、“学术主导”或“选拔”等特点:(1)“招考分离”是美国高校研究生招生特点。[2]美国高校研究生录取注重考核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学生按照学校要求需提供两类材料:①考评申请者认知能力的材料。包括本科成绩单及平均成绩点数(Grade Point Average,简称GPA),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 简 称GRE) 或GMAT、MCAT、LSAT考试成绩。其中,申请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博士学位者提交“研究生管理科学入学考试成绩”(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简称GMAT)申请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学位者需提交“北美临床医学院的学生标准化考试成绩”(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 简称MCAT),申请法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者需提交“法学院入学考试成绩”(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简称LSAT),GRE、GMAT、MCAT、LSAT 等考试由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等第三方机构负责。②考评申请者非认知能力的材料。包括教授推荐信、个人简历以及入学申请书等。[3]通常来说,美国高校对认知能力材料,尤其是名牌大学或名牌专业的GPA 成绩非常重视,甚至某些美国名校的本科毕业生凭GPA 成绩即获得美国高校研究生入学资格。如果说凭GPA 成绩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属于“优惠”,那该优惠通常仅限于美国知名学校的本科毕业生。美国高校录取来美国留学的国际生,需审查其它认知和非认知能力材料,面试虽然是可选择的资料,因美国高校研究生招生机构对本国高校本科毕业证明和GPA 成绩。(2)“学术主导”是英国高校研究生招生特点。英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化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院校根据专业需求、招生特色自主决定研究生录取标准,招生高校通常以审查申请者本科毕业证,GPA 成绩、教授推荐信、个人简历以及入学申请书等。如果申请牛津、剑桥等英国名校的研究生,通常要求申请者提供GRE 或GMAT等美国研究生学能与知识水平进行测试和评价的考试成绩。对于申请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英国招生院校对申请资格的要求具有较大灵活性:①灵活的学历要求。申请者如果没有被认可的学位,如果申请者有重点企业相关工作经验,或在重点企业有稳定的重要职位,也可能被录取。②灵活的学科或专业要求。例如工程博士研究生申请者申请学位与其已经获得的本科或硕士学位无需对应,只要相关即可。③灵活的工作实践经验要求。[5](3)“选拔”是日本高校研究生招生特点。日本大学招收研究生不存在统一的标准化考试,其入学考试由各高校根据学科特色由招生学校的学科组命题,考试内容包括外语水平测试、专业领域知识测试,通常笔试合格后进入面试程序。日本大学招收研究生面试程序在总成绩中比重较高,招生学校通常要求考生在报考时提交一份“研究计划书”,面试内容主要由本专业的教师对考生提交的“研究计划书”提出各种问题,了解考生的研究兴趣、研究动机,基础知识、逻辑能力。[4]日本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不仅注重学生考试成绩,而且注重学生的研究潜力,文学注重考察学生从事论文写作及研究能力,而理工科注重科学实验的能力。[6]

(二)“申请-审核”留学研究生录取方式存在的问题

与美英日等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大学研究生招生采用双轨制。中国学生一般通过笔试和面试两次考试取得入学资格。对来华留学研究生则通常采取“申请—考核”方式录取。考核的资料通常包括申请者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及成绩单,两封教授推荐信,国家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成绩以及面试成绩。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个别高校自主研发针对来华留学研究生内部考试外,我国还没有研发出类似GRE、GMAT、MCAT、LSAT 等对不同专业研究生学能与知识水平进行测试和评价的考试标准。研究生学能与知识水平进行测试和评价考试标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过程的严肃性和公平性,不仅不利于吸引高水平的来华留学研究生,而且给入学后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毕业标准带来了隐患。[7]有部门组织的“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的问卷调查也说明了这一问题。调查表明,来华留学研究生期待与收获之间差距比较大的是“高质量的教育”,32.2%的来华留学研究生期待在中国获得高质量教育,但是仅21.8% 的受访者认为在高质量的教育方面有所收获。[8]

(三)“申请-考核”留学研究生录取方式的改进建议

2015年,笔者的一名来自西亚某贫穷国家的留学生甲,在中国本科毕业后,报读中国国内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为申请读研,甲同学请笔者为其给A 和B 校的研究生招生部门写了推荐信。据了解,甲同学在读本科期间,不曾有科研论文发表,也没有在类似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等国内外知名赛事获奖的记录,学习成绩在班级处于中上水平。因甲同学在校期间亮点不多,因此笔者的推荐信内容比较简略,为方便进一步了解情况,笔者将个人名片与推荐信钉在一起。甲同学同时向国内两所高校寄交了推荐信等申请资料,一所是位于中国中西部的A 大学;另一所是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B 大学。甲同学的推荐信等申请资料寄出后,很快收到了A 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并承诺为甲同学免除研究生期间的学费,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定数额的奖学金。2016年初,甲同学到A 大学报到,A 大学为其安排了宿舍。同年5月,甲同学又收到B 大学的录取通知书,B 大学也承诺为其免学费,并提供奖学金。甲同学被A、B 两校录取过程中,笔者作为推荐人从未接到录取学校的资料核实电话。因此,笔者并不清楚A、B 两校的留学研究生招生部门是如何评阅笔者的推荐信,以及根据什么标准向甲同学方放奖学金。

三 留学研究生面试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优良的藻种是提高微藻生物质产量、降低原料成本的关键。微藻育种的主要途径有自然选育、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7]。

(一)规范面试内容

男人犹豫了一会儿,才把木排撑到表姐跟前。木排安稳多了,不用担心水浪或障碍物的冲击了。这个时候表姐才感觉到冷,一低头,发现自己身上几乎没有衣服。她赶紧蹲下身子,想借此拂掉贴在她身上的眼睛。其实也没有完全光着,上身还剩一个肚兜。肚兜因为湿透了,紧巴巴地粘在身上,身上高的高低的低,跟没穿衣服一个样。她一屁股坐到木排上,委屈地哭起来,哭自己的这副狼狈样,哭家人下落不明——娘一个不会凫水的旱鸭子,能顶得过这么大的水?还有爹和两个弟弟,这会儿都在哪儿呢?想到他们都生死不明,表姐越哭越痛,越痛越哭。与生死搏斗了整整一天,表姐哪顾得上哭?

建议借鉴日本大学录取研究生的经验,要求参加面试的留学研究生提交一份“研究计划”书,参加面试的教师围绕“研究计划书”以提问方式,了解申请者研究兴趣、研究动机,基础知识、逻辑能力。面试环节要通过设定某些特定面试题目测试被面试者性格或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情商通常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通常具有合作研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特点,例如师生共同进行科学实验,留学研究生利用其语言优势协助导师查找文献资料等等。如果留学研究生没有合作精神,自我情绪控制力、意志力低下者难以与同学和导师进行合作。[9]某高校文学院的一名留学研究生,写开题报告时不接受导师的选题建议,而自己选择的题目又内容庞大无法驾驭,一个硕士毕业论文竟然拖了几年无法完成。在校期间经常违反学校纪律,老师批评他,他不但不反省自己的行为,反而给领事馆写信投诉。

(二)强化面试教师的培训

建议设定面试成绩及格线。我国个别高校,因在面试等环节没有对申请者进行严格审查,给个别有劣迹的外国学生混入我国高校,甚至是混入我国名校提供可乘之机。个别在校的留学研究生,打着我国名校在读研究生的招牌骗财骗色,虽然这种案例是极个别的,但负面影响不能低估。[10]建议我国高校在面试通过设定题目了解申请者的品行。例如可以问申请者,在你的家人、朋友、老师眼里,你是怎样的人?或请申请者采用列举的方式展示一下自己若干优秀品质及缺点。研究表明,我国国内研究生招生面试的预测效度就很不理想,原因是面试缺乏前期研究,评价指标不科学,面试问题比较随意,评分标准含糊等。[11]因此,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面试走过场也就不足为奇了。建议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将强对高校负责留学研究生面试教师的培训,提高面试科学性和有效性,把好来华留学研究生入门关。

我国个别高校,只要有外藉学生报读研究生,只要符合中国教育要求的具有相应学历,汉语水平考试达到规定要求等“入门”条件,均予录取。而面试和具有两名教授的推荐信等录取留学研究生的规定没有得到认真贯彻执行。例如国内某高校的一所学院规定,只要拟担任留学研究生的中国导师同意接收,就不再组织面试。鉴于我国大多数高校均采取“申请- 考核”方式录取留学研究生,在留学研究生招生环节,被称为考试的只有面试这一环节,可见其重要性。

四 留学研究生教授推荐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鉴于“申请- 审核”式录取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汉办着手组建针对不同专业留学研究生学能与知识水平测试和评价的考试标准的研发团队。而在国家汉办相关全国标准出台前,鉴于我国各地大学留学研究生招生数量和学生水平的差异,希望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面向本地大学的外国留学研究生入学笔试测试,并据此划定最低入取分数线,以确保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一)规范推荐信内容

推荐信能够提供其它方式难以获得的有关申请人的独特信息。但个别国内高校老师因为工作忙等原因,在给留学研究生写推荐信时,没有认真审查申请者的材料。2018年春季,国内某来华留学生奖助金评审机构收到一位来华留学生的申请材料,其中教授推荐信写到,该同学平时认真听讲,成绩较好等等。但经审查,发现该申请者所附成绩单载明,上学期被推荐同学几门课程考试不及格。为此,该国内奖助金评审机构要求,推荐信上一定要载明被推荐者近两的平均成绩以及最低考试科目的成绩。可见,规范推荐信内容是保证所提供信息准确性的客观要求。

利用公式计算出标准化的特征向量,如表2所示。再将X1~ X45这些原始数据变量进行Z标准化,得到相应的标准化变量ZX1~ZX45。

(二)经验借鉴

1.外国著名高校对推荐信的要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西方著名高校对教授推荐信的要求值得借鉴。哈佛等西方高校要求教授推荐信要就有:(1)真实性。要求推荐者确认对提供的资料及推荐信内容准确无误。(2)系统性。推荐者应从心智能力、学习能力、学术能力、学习动机、合作能力等多方面对被推荐者进行分析和评价。(3)专业性。推荐者应从被推荐者的学术表现和发展潜力作出合理的预期,从而客观评价被推荐人的拟申请研究生学位的适度性。[12]我国某些著名高校在录取来华留学研究生时不仅免除学费同时还提供奖学金,如果对获得奖学金的学生的推荐信不作严格要求,某些来华留学研究生会认为,中国名校不仅门好进而且奖学金的钱好拿,对我国著名高校的国际声誉以及“双一流”建设均将产生负面的国际影响。

2. 个人潜力指数。鉴于推荐信易于有宽容偏差,传统推荐信的在研究生录取以及奖学金评选方面的预测的科学性受到质疑。[13]为弥补传统推荐信的不足之处,2009年,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ETS)向社会推出又一与研究生升学有关的产品,即“个人潜力指数”系统(personal potential index,简称PPI)。PPI 是一个网络评估系统,评估意图进入研究生院继续深造的学生的个人专业素质,例如学生的知识和创造性。申请人可邀请其本科或者前期学习期间认识的老师,实习或者工作期间认识的领导或同事对申请人进行打分。ETS 综合若干评估人员的打分结果,由计算机系统生成一份《ETS个人能力指数报告》,供研究生招生部门在录取时参考。在PPI 网络评估测试中,ETS 特别聘请著名人格心理学家命题,这些题目对测试申请者的情感、性格、沟通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意志力等发挥了积极作用。[14]为使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来华留学生的学费减免和奖学金发放规则更加公平和透明。希望我国高校在录取来华留学研究生时能够对教授推荐信进行规范,并设计出适合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的PPI 系统。

参考文献

[1] 程伟华等.“双一流”战略引领下的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6):70.

[2] 孙健.美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8(4):70.

[3][5] 朱原,王旭燕.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制度比较研究[J].研究生教育,2016(6):87-88.

[4] 肖凤翔,张宇,赵美容.英国工程博士研究生招生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J].2014(8):67-68.

[6] 周广.美国、日本、中国三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比较[J].视野,2015(1):78-80.

[7] 柴省三.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考试体系的构建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9):63.

[8] 刘水云.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8):28.

[9] 李建成.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新时期教师教育信仰的塑造[J].江苏教育,2016(22).

[10] 王巍.骗女友600 余万,外国留学生获刑14年[N].新京报,2018-7-3.

[11] 孙晓敏,薛刚.国外研究生选拔方式对我国研究生复试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178.

[12] 江永华,章心仪.我国学生国际流动中不利因素的反思[J].管理观察,2018(35):121.

[13] 孙晓敏,薛刚.如何有效选拔研究生—国外研究生选拔实践的证据[J].教育科学,2011(4):74.

[14] 韩宁.非认知性评价的革命性进展—评美国ETS 的新产品PPI[J].考试研究,2010(10):121-123.

The Brief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cruitment of Overseas Graduate Students in China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LIU Ya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double first-class” strategy,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foreign graduate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has increased by double digits every year.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some universities, there is a mistaken tendenc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and to despis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Ways of Enrollment of Overseas graduate Students, Propose to Improve the Admission Method of “Application-Examination” for Overseas graduate Students.

Key words: Foreign graduate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Foreign graduate students enrollment; Interview;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from Professor

本文引用格式: 刘阳.浅析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79):308-31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9.114

基金项目: 本文系深圳大学2019年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质量的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ZUGS2019JG06)以及2018年度深圳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外国留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8026)的一项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刘阳,男,福建省人,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授。

标签:;  ;  ;  ;  ;  

浅析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