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之探究论文

教学反思之探究论文

教学反思之探究*

刘 清,宋培源

(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摘 要: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欧美等国家的教育界提及到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中国后来也把教育教学的反思活动作为教师专业化能力与水平的一个体现,教学反思在中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在高校教育中同样也很重要,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既可以按传统的、常规的方法进行,更要在新形势下利用新媒体有所创新。

关键词: 教学反思;价值;实施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它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纲要对教育、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对教师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其中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的生活”。反思也可为反省、反映,即反过来思考,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上个世纪末国内外对教学反思相当重视,不仅仅体现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上,而且同样也体现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之中。现在对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是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更要重视掌握“诊断性”的研究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课堂教学和自身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和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人。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和教学反思的特点

从反思到教学反思说开去。反思一般认为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它是一种思维形式。教学反思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把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等用文字等形式的记录过程。也即为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可以说教师的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催化剂,是教育理念与课堂实践之间的对话,教学反思从类型来看具有多样性。

教学反思总体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一是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主要是针对某一课或某一阶段的教学进行诊断回顾,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节和校正。教师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之后,对自己所上过的课程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仔细分析自己上课的得与失,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以达到最佳效果。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往往是教师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或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对自己教学理念及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找出差距,拿出对策,再把自己的思考与分析写出来,以利今后的教学。还有就是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或听专家的建议,虚心向别人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己所用。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提到把反思引进教学过程,中国学者熊训武也认为反思性的教学能够把学会教和学会学结合起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的特点十分鲜明。反思是一种思维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着的沉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形式。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也即教师在教学中获得经验是很有必要的,但仅仅获得经验还不够,更要学会思考,用反思的手段,总结自己的经验,吸取别人的经验,并关注学生,提高自己。所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的一种批判性的思维,因而教学反思的特点也十分突出,在诸多的特点中较为深刻的是:其一,教学反思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首先教学反思的表现为自觉性。教学反思要求教师确立自主的反思意识,积极主动的投入对教学活动的思考与探究中去,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他人课程知识与教育理念的被动消费者,机械地按照固定程序复制和照搬有效教学的行为标准,而应当在分析和发展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自主设计教学、评价教学、改进教学,提升教学业务能力。其次教学反思具有相当强的实践性,教学反思中有对教学设计、教案撰写等方面的考虑,但从更深层次的方面来讲,这样的反思不等于冥思苦索,不是那种哲学意义上的苦想,而是与行动实践密不可分。杜威认为这种反思可以改变教师的课堂行为。反思的价值在于教师对它的实际运用,而且教学反思也是师生互动、共同促进过程。再次教学反思具有实际性。教学反思或说反思性教学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它是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或不足,围绕问题作回顾,有人讲“教学反思以问题为基本的,问题激发反思,反思促成问题解决”。其二,教学反思还有着超越性和个性化。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对自己敢于怀疑和突破,解决问题,发现新途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反思立足教师本人的主观意识和教学实际,解决问题,而这种解决,往往又具有创造性。教学反思可以是个人的反思,也可以是群体性的反思。在解决问题时,通过思考、探究,将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变得越来越具有合理性。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可导致靶器官损伤,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心脏是糖尿病常见的受累器官之一,心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冠心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心脏并发症的三种表现形式,前两者临床比较常见,但糖尿病心肌病却未引起足够重视[2]。

二、教学反思的目的及价值

教学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还在于改进整个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教学经验的掌握,但也容易机械地按决策行事,针对课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往往缺乏敏锐与及时的应变能力。教学反思目的体现即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要把这两个“学会”统一起来,学会教学是教学反思的直接目的,学会学习是其终极目的,要求教师从传统教学经验中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两个学会”中加速师生共同发展,教师不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看,教学反思往往也是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手段,它能够帮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学优化,教学反思反映了教师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理论工作研究能力。另外对学生来讲,不管其学习能力如何,都有必要通过这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反思,通过反思,学生能够建立科学的现代的学习理论,并将自己的理念转化为学习行动,学生的反思在于提高其自我学习意识,在学习中成长,学生的反思活动需要教师的引导。

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在教育者的理念上,教师首先需要的是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反思的直接价值就在于它着眼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拥有和改善,而这类知识的获得需要教师的反思、训练,才能获得和确认。实践证明,凡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教学反思可以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我学习,同时也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有位学者讲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斗努力。教学反思还可以将别人的经验吸取,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故教学反思是教学研究成败得失和积累教学经验的良好载体。有人认为教学反思的兴起在本质上意味着有关教学的知识观和方法论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们在理论上进一步的探讨。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内容由三大块组成即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学法与教育技术知识,在教学反思中教师的专业特性不仅拥有理解并运用所教专业学科的知识的能力,掌握并操作教育理论与技术工具的能力,还必须拥有批判性地系统思考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在拓展教师的综合素质上有所帮助,培养更加良好的贯彻与分析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做到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信息、情感等,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容易落实先进教学理念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之中,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助于师生们的共同双边活动。所以教学反思是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是改进教学质量的新思路。

教学反思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规律的体现。因此教学反思必须经常性的进行,教学反思的种类及途径相当多,有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还有个人反思、集体反思、横向反思、纵向反思等等,笔者以为有效的教学反思应该这样进行:其一,要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这也是教学反思特点之一自觉性的表现,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反思、重构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基本看法的过程,教师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要形成自觉反思的习惯,经常性的进行教学反思,把原来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将经验提炼、升华,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当然教学反思不等于自我检讨,而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不能简单的回顾和浅层次的检讨,要不断革新自己的观念。

教学反思的价值或说意义十分重要。弄清教学反思的目的,更有必要了解教学反思的价值。教学反思总体价值在于通过发生教学上的得与失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教育教学改革也有促进。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帮助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把好的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形势和要求,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的反思的重要性也因此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教师如果只是满足于经验的获得和积累,而不对教育进行反思,那么其旧的理念就难以改变,教学水平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有的水平上而停滞不前。

三、如何有效的进行教学反思

生理学源自于人体解剖生理学,它是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等科学进行有机融合、重组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前沿发展很快,如何在新的条件下,在创建跨学科、多层次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和实验课的研究与实践中进行教学改革, 就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了.另外,在生理学的教学中,既要结合结构来学习功能(与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的关系),还要进行正常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之间的多层次联系(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临床医学等之间的关联),这也是生理学课程学习中的重要问题.基于上述原因,本课程存在教与学之间各自所具有不同程度的难点.

其中,摄像头数量多、监控区域范围大、系统架构复杂、业务面宽等是软件平台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其二,课后反思是关键。有人说课前反思具有前瞻性,课中反思具有监控性,它们能够分别帮助教师增强教学设计和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但笔者认为课后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再回过头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对教师的帮助更大。在教学之后的反思,针对教学中的某一闪光点或某一失误进行总结和体会,这样的反思说明性较强,反思可记成功之处,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优点、特色。比如教学中的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先进的教学理论在课堂上的渗透与应用,教法与学法上的创新、学生的积极配合等等,详尽地记录这些优点,使之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成为借鉴,不断改进和完善。反思也可记败笔之处。对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失败,也可以记录下来,教师在教学中总有某些地方的疏漏失误,如果能够认真冷静的剖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今后的教学也会有极大的帮助。还可以涉及教学机智和学生见解,在教学中,教与学往往是双向的,师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交融,会产生瞬间的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的,若不及时捕捉反思就会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及时记录和反思十分有必要,而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往往会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对这些见解的肯定、完善、补充,既有利于教师教学思路的拓宽,又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反思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完成状况,教师反思自己是否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是否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否摆脱了唯知主义的框框,而步入了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轨道。对于课后反思的重要性有人说,课后反思可以以记促思,以思促教。课后反思有课后立即反思、周反思、单元反思、月反思、学期反思等。

其三,反思离不开学生。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即要反思学生的见解,在课堂上,学生会有一些独特见解,他们的精彩回答,犹如智慧的火花,不仅能启发同伴,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这是一份可贵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学生的见解甚至提出的问题,有不少是很独特或新颖的,教师如果能及时掌握,也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如笔者有一次在课堂上讲到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要学生谈谈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有个来自山东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了沂蒙精神,他的讲述感染了大家。这段小插曲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同时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后来我把这段作为一个反思内容受益匪浅。

其四,利用新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一般多为教师进行认真思考得与失,或书写教学日志(教学笔记)或写教学随笔或写课堂纪律等传统方法。目前由于网络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不少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校园网络,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大部分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综合各个学科内在知识体系,文图声光并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理论的节点。同时网络的出现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教学反思来讲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同样也可以用它进行教学反思。如在教学设计上,可以查阅相关网页对知识等加以扩充,并采用学习目标导航的方法引导学习者,所谓导航就是对学习的引导,根据教学要求,网络平台提供适当的学校资源、认知工具,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前反思也可以在这个环节中进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特点。特别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上教学、网上讨论、网上答疑、网上提交作业和批改作业等形式与学生双向交流,教师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的答疑辅导,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针对教学活动及时捕捉信息,进行处置调整。另外可以进行网上问卷调查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教师教学进程的状况,还可以进行课堂讲课过程的录像,这即为教学反思和课例分析中的课堂实录,它包括教师的语言、表情、教态等等,课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录像对自己讲课及学生听课的状态进行观看、分析,全程录像能从整节课着手,对整个教学环节全面了解,也能通过一些细节来收集比较隐秘的信息,这对以后的课堂教学有极大的帮助和提高。网络平台所涵盖的资源突破了时间、空间、人物、事物的界限,能够做到资源丰富,信息共享,对教学工作帮助很大,同样教学反思也可以借助其在全方位多角度上精益求精。

对种子进行精选,剔出霉变、损伤粒,将选好的种子连晒2-3天,以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播种量应控制在2.5-3公斤/亩,根据品种特性进行酌情增减。播种深度3-5厘米,等行距种植的行距为60厘米左右,大垄行种植的大行距为90-110厘米,小行距为40厘米。典型高产经验表明,耐密型品种密度可在5000株/亩以上,大穗型品种密度可在4000-4500株/亩左右。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并及早间苗定苗。缺苗时可在同行或相邻行就近留双株,若缺苗太多则应及早补苗。一般3叶期间苗,5-6片可见叶时定苗。为提高群体整齐度,应去除弱苗、病苗、虫苗,留壮苗、匀苗、齐苗。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是教师成长的智慧引领,教师理应以此来总结经验教学,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在现在的形势下,教学反思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促使其向学习型研究型方向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利用借鉴传统的常规的方法进行反思,同时更要利用新媒体即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反思,形成更新更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走出封闭局限,超越自我。它是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促成教学智慧的增长的重要方略。教学反思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贵在及时贵在坚持,并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靳玉乐.反思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高天明,金南山.质效教学研究:教学反思与反思性教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

[4]赵明仁.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中的案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Abstract: Improving the teachers' reflection ability was focused on by The European countri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90s,and it's also mentioned in the reflection of the teaching activity in China,therefore,teaching reflec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nd colleges as well.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reflection can not only abide by the traditional,conventional methods,but also take advantage of new media innov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words: teaching reflection;value;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00X(2019)21-0110-03

*基金项目: 校级教研项目“教师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反思”(编号:0211201860)

作者简介: 刘清(1961-),女,汉族,福建福州人,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史。

标签:;  ;  ;  ;  

教学反思之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