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李媛媛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 301500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案例,并且将护理对策提出,让产妇的生命受到更大的保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二零一六年五月至二零一七年五月的五十例出现了产后失血性休克现象的产妇当做研究的主要对象,依据护理的不同方式将产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二十五例。对照组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产妇选择护理干预方法,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通过观察组对产妇进行的护理干预可以发现,该对策可以让失血性休克产妇住院的时间有效地减少,还能将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降低,为母婴的健康与安全提供保障,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

关键词:产后失血性休克;临床分析;护理对策

引言:

产妇在生产后出现失血性休克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危害到产妇的生命安全,还对一个家庭的幸福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于这种突发性的现象,一定要做足功课,不断突破抢救技术,认真分析临床案例。本文针对产妇产后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进行分析,为产妇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一、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二零一六年五月至二零一七年五月的五十例出现了产后失血性休克现象的产妇当做研究的主要对象,依据护理的不同方式将产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二十五例。对照组产妇的年龄处于21-33岁,平均年龄为(26.53±2.44)岁,出血量为780-3600ml,平均出血量(1866.33±229.98)ml,有18例初产妇、7例经产妇、12例顺产,13例剖腹产;观察组产妇的年龄处于22-34岁,平均年龄为(26.65±2.35)岁,出血量为760-3600ml,平均出血量(1753.66±225.33)ml,有16例初产妇,9例经产妇、11例顺产、14例剖宫产。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产妇的生产年纪、产后出血量等数据不具备统计学差异意义(P大于0.05)。

二、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产妇,干预护理观察组产妇。

1.妇产科的科主任与护士长成立指导小组,责任护士、责任护理组长、经治医师等建立为实施小组,将整个环节中,各个部门与人员所处的角色与所负责的工作进行明确规定,并且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变异记录、流程、运行方式与基础知识培训,应当安排已经完成培训并且合格的急诊护士到急诊抢救室中,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

2.将入院患者术前准备做充足,严格依据护理路径表规定的步骤将静脉通道建立起来,提供氧气、进行输血、补液。对于患者的资料也要认真核对,将患者的病情与病史了解清楚,为接下来的抢救提供保障。

3.在进行手术时,应当时刻检测患者的尿量、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在抢救时,患者的头部保持在十度至二十度之间,下肢要抬高二十度至三十度,并且要提供充足的氧气,为了让患者呼吸顺畅,三至四升每分钟是氧流量的控制范围,要及时用舌钳将后坠的舌头夹出。如果患者的尿量比25ml/h还要低,就要确定患者是否出现了肾血容量不足或肾血管痉挛等症状,用抢救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增加患者的求生欲望。

4.为了保障分娩后产妇的能量,应当将充足的营养物质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到产妇体内,产妇恢复意识后,可以鼓励其多吃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作为搭配,让身体早日康复。

三、观察指标

产妇情况: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并发症发生、子宫切除。

围产儿情况:死产、死胎、窒息。

四、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法进行比较,用(%)表示率,X2检验比较组间,有统计意义的P小于0.05。

五、结果

1.产妇情况

对照组的产妇子宫切除率明显比观察组高,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观察组高,止血时间明显比观察组多,住院的时间也比观察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如下表所示。

六、讨论

产后失血性休克会导致产妇休克、身体器官功能快速衰竭、血液大量流失。具体的表现为心动过速、外周阻力增加、中心静脉压降低,产妇会出现酸中毒、缺氧、意识障碍等问题,若不尽快补血,促进血循环,产妇很容易死亡。所以一定要补血,平稳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将输液通道快速建立起来,并且依情况调整输液速度与种类,护士要对产妇进行心理安抚,与医生默契配合,抢救产妇的生命。

七、结束语

若产妇在生产后出现了失血性休克,一定将血液供应充足,快速止血,再进行干预护理,帮助产妇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薛龙凤.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要点分析[J].现代养生,2014,(14)

[2]罗培欣,黄欢佳,汤杰英,朱宇宁.658例产后出血病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07)

论文作者:李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产后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李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