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道路与桥梁防水技术论文_刘晓

浅析城市道路与桥梁防水技术论文_刘晓

身份证号码:45250219811006****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不断增多。因此为了保障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安全运行以及有效避免城市降水、积水和其他水分对道路与桥梁的影响和结构破坏,必须加强对城市道路与桥梁防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城市道路与桥梁防水技术。

关键词:城市道路;桥梁;防水技术

1、前沿

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与桥梁项目日益增多,对提高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等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防水处理对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提高道路桥梁使用质量等均能够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然而当前阶段很多城市道路与桥梁建设项目未能妥善的应用各种防水技术,进而导致城市道路与桥梁在后期使用中出现各种水损问题,一方面影响了道路桥梁的耐久性和持久性,另一方面也给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埋下了隐患

2、城市道路与桥梁防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分析

2.1城市道路防排水技术应用分析

(1)合理设置面层结构层。为了避免路表水分渗入路面结构内部造成水损坏问题,在路面结构的设置上,对城市道路的上面层应该尽可能选择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减少水分的下渗,同时在路面结构层中增加防水粘层,在基层结构上部增加排水层与防水封层。采用这种形式的路面结构,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路表水分的下渗,同时也可以利用排水层及时的将渗入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分排出。而且面层之间的粘层不仅可以防水,同时能够强化层间连接,面层与基层间的封层,除了防水之外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基层裂缝向面层的反射。

(2)做好路基处理。对于城市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挖方路段、半填半挖路段或者是路基土体水分含量较高的路段,为了避免由于路基含水量的变化造成路基强度的降低出现路面沉陷、松散问题,在路基顶面应该增加级配碎石垫层或者是设置碎石盲沟及时将路基水分排除路基范围内。

(3)合理设置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将路面水以及路面结构层间水及时的排除路面范围,应当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由于现阶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一般采用市政雨水管线排水,因此在排水设施上重点应该根据汇流量合理的选择排水管线的管径。同时对于中央绿化带设施,也应该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并对路面结构边缘喷洒沥青防水或者是设置土工防水布以免分隔带水进入路面结构内部。

2.2.桥梁防水技术的应用分析

(1)合理设置桥面防水层。桥面防水层主要是设置在桥梁行车道板的顶面之上,将透过桥面铺装的积水及时汇入排水设施的薄层材料。对于桥面铺装材料必须选择不透水、强度高、弹性域韧性好以及耐腐蚀与耐老化性能好的材料。当前在桥面防水层施工中主要选择使用沥青涂胶、高分子聚合物涂胶、铺装沥青以及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材料。其中在桥梁防水中应用相对较多的主要是聚氨酯弹性防水涂料、環氧胶乳防水涂料、阳离子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等防水材料。为了提高防水层的防水效果,桥面伸缩缝位置的防水层不应切断,同时沿桥梁纵面应该铺设超过桥梁的台背。

(2)完善桥梁防水结构设计。提高桥梁结构防水能力可以避免桥梁结构由于水分造成的破坏,关键是提高桥梁结构的自防水能力,因此在桥梁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提高混凝土的自防水功能。首先,在混凝土的配比设计以及施工作业过程中,应该注意提高混凝土的整体密实度,尽可能控制由于混凝土内部空隙形成渗水通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对于桥梁结构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应该注意控制裂缝问题的发生,以免由于裂缝造成水分深入混凝土内部造成桥梁混凝土主体结构的破坏。

(3)科学设置桥梁排水设施。桥梁排水设施主要是为了避免雨水积滞在桥面并渗入桥梁梁体,而在桥梁上设置的排水系统。根据相关技术规定要求,当桥梁长度超过50m,而且纵坡超过2%时,必须设置泄水管。对于泄水孔的设置如果属于跨河桥可以直排,如果属于跨线桥则应该设置落水管排至地面雨水口。设置间距一般设置在5m左右,如果桥梁跨径较大,则可以增加到10~20m左右的间距。

3、在城市道路与桥梁建设过程中应用防水技术的策略

3.1 城市道路中的防水技术应用

第一,合理设置面层结构,优化路面结构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路面水分渗入进路面结构内部。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施工时,应该在道路上面层增加防水粘层,在基层结构上部增加排水层和防水封层。第二,处理城市道路路基。由于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遭遇路基水体水分含量较高路段,为了避免路基含水量变化影响路基强度,诱发路面沉降、松散等问题,在施工时应该增加级配碎石垫层或是设置碎石盲沟及时排除相应水分,以降低路基含水量。第三,完善城市道路的排水系统。完善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能够将路面积水以及路面结构层间的水及时从路面范围排除,由于当前阶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一般选取市政雨水管线排水,为保证排水效果,应该重点关注雨水汇流量,并以之为依据合理安排排水管线管径。第四,重视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随着城市道路使用时间的增长,路面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问题,及时的养护能够很好的修复路面的裂缝、褶皱等,有利于防范水分进入路面结构内部,并很好的保护路基。

3.2 桥梁建设中的防水技术应用

第一,优化桥面防水层。桥面防水层是在桥梁行车道板顶面之上设置排水设施薄层材料,以确保透过桥面鋪装的积水能够被及时汇入排水薄层材料之中。排水薄层材料选择必须具备强度高、不透水、韧性好、耐腐蚀、耐老化的材料。第二,优化桥梁防水结构设计。首先,应当优化混凝土整体密实度,尽可能的减少混凝土内部出现空隙进而形成渗水通道。其次,混凝土施工应有意识的控制裂缝问题发生,要避免裂缝为水分渗入混凝土内部破坏桥梁主体结构。第三,优化桥梁排水设施。根据相关的技术要求,当桥梁长度超过50m且纵坡超过2%时,必须在桥梁上设置泄水管,如果桥梁属于跨河桥,泄水孔可设置为直排;如果桥梁属于跨线桥,泄水孔应设置为落水管排。间距设置一般保证在5m左右,若桥梁跨径相对较大,间距可增加至10m~20m。

4、水对城市道路以及桥梁的影响及破坏分析

4.1 水对城市道路的影响及破坏

降水、路面积水、洒水等都会导致路面上部行车荷载形成动水压力并将水分子压入城市道路路面,水分通过沥青混合料内部的空隙进入城市道路内部结构,在动水压力的反复泵吸作用下冲刷沥青混合料颗粒,在多次冲刷下,颗粒表面的沥青膜脱落,进而容易诱发城市道路沥青混合料松散、路面坑槽等问题发生,进而影响城市道路的使用质量。

4.2 水对桥梁的影响及破坏

首先,由于城市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空气污染问题相对严重,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物质融于水会导致酸雨问题出现,酸雨会对桥梁内部的钢筋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产生锈蚀,钢筋体积因此膨胀,混凝土的剥离与脱落速度因此加快,不利于桥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其次,水分进入混凝土微孔,在冬季寒冷环境下反复冻融,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压力,进而破坏其结构。与此同时,液体水中可能含有盐分,含盐的水进入混凝土内部,在周遭温度上升之后,水分子挥发,盐分会形成饱和结晶体并存留于混凝土结构内部,晶体压力会对桥梁混凝土的结构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最后,水分中除了盐还可能存在减,碱性物质与活性剂集料之间容易出现化学反应,如果混凝土中形成了硅钙胶凝体,那么混凝土可能会因此出现膨胀破坏问题。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化城市道路桥梁防水处理,提高城市道路桥梁防水能力,已经成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应该分别根据城市道路桥梁的水损坏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道路桥梁的防水系统设置,以提高城市道路桥梁防排水能力,延长道路与桥梁整体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钟金华.城市道路与桥梁的防水技术探究[J].四川水泥.2018(01).

[2]郭东.城市道路与桥梁防水技术的研究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5(13).

[3]钟金华.城市道路与桥梁的防水技术探究[J].四川水泥,2018(1):101

论文作者:刘晓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  ;  ;  ;  ;  ;  ;  ;  

浅析城市道路与桥梁防水技术论文_刘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