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识别在妇科门诊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玉华, 沈丽莎

身份识别在妇科门诊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玉华, 沈丽莎

(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2.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 四川 绵阳621000)

摘 要:目的 探讨身份识别在妇科门诊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一2014年10月,来我院妇科门诊手术室接受诊疗的患者进行身份识别管理,采用手腕识别带及手术安全核查表进行有效的身份识别。结果:妇科门诊手术室采用手腕识别带及手术安全核查表对患者的身份进行识别管理10个月期间,未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发生手术、检查、治疗错误。结论:对妇科门诊手术患者进行身份识别的安全管理,能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是妇科门诊手术患者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身份识别;安全管理;手腕识别带;手术安全核查表

Application of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on outpatient service for gynaecology surgery

CHEN Yu hua1 SHEN Li sha2

(1.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SiChuan MianYang 621000;2.MianYang central Hospital, MianYang 621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iveness of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on outpatient service for gynaecology surgery. Method 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4, we adopted wrist identity belt and vertification check list of operation safety on outpatient service for gynaecology surgery, so as to identify per patient. Result During ten months time when we adopted wrist identity belt and vertification check list of operation safety on outpatient service for gynaecology surgery, there was no mistake of surgery, check and treatment with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Conclusion Safety management of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on outpatient service of gynaecology surgery could improve veracity of doctor and nurse,. it is a valid measure of safety management for outpatient of gynaecology surgery.

Key Word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afety management; wrist identity belt; vertification check list of operation

2011年卫生部颁发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将患者身份识别问题放在首位,因此,提高治疗护理各环节中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是确保各项操作正确执行,减少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利益的重要举措。患者身份识别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正确的治疗、检查用于正确的患者[1]。准确辨认患者的身份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有效的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妇科门诊手术室是妇科疾病诊治的特殊场所,诊疗项目包括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放置术、人工流产、诊刮术、宫颈活组织检查、宫颈息肉切除术、输卵管通液检查等。为了保证患者身份的准确性和手术的安全性,妇科制定了妇科门诊手术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通过手腕识别带、手术安全核查表对患者实施有效的身份识别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1日一2014年10月31日,来我院妇科门诊手术室接受诊疗患者1839例,年龄17~66岁,平均36.64岁。其中,诊刮术59例,宫颈活组织检查67例,宫颈息肉切除术60例,宫内节育器取出术85例,宫内节育器放置术67例,无痛人工流产987例,普通人工流产342例,输卵管通液检查17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相应的辅助检查,无精神行为及语言障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2.1术前预约 需进行有创性检查、治疗、手术的患者,持打印的门诊电子病历、缴费单票据到妇科门诊医患沟通室预约,护士接到患者后,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就诊卡号,了解患者的病史、疾病诊断、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孕产史;同时核对手术类别、麻醉方式、是否禁食、有无过敏史、合并症及麻醉禁忌证等,根据手术类别和治疗方案分别在《××市人工流产登记册》、《××市安取环及皮下埋植登记册》、《××医院其它侵入性检查、治疗登记册》进行完整登记,患者在《手术告知同意书》、《人工流产手术同意书》、《妇产科门诊手术后注意事项》上签字;无痛人流的患者还需签署《麻醉与/或术后镇痛告知同意书》,护士打印腕带,与患者共同核对腕带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就诊卡号、诊断、手术类别,佩戴在患者左手,松紧适度,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护士整理患者资料后送到妇科门诊手术室,将一式两份的手术排号卡一份贴在门诊病历,另一份发给患者,请患者在候诊区等候。

1.2.2 术前准备 巡回护士根据手术的进展,按照排号卡和预约阶段装订好的资料,呼叫患者,共同核对腕带信息,询问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如是否排空小便、准备好术后用物,放环、取环患者须提供本人身份证等,安排患者到手术缓冲室等候。

1.2.3 术前确认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三人共同再次阅读门诊病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后,采用倒查的方式询问患者姓名、查看手腕标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身份确认,按照《手术安全核查表》的要求,于麻醉实施前、手术实施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逐项完成核查工作,在已确认的相应的眉栏项目上打勾签全名,无麻醉医师医师参与的普通手术,则由手术医师和巡回护士共同完成患者的身份核对。手术安全的核查内容,据卫生部印发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通知中所规定的手术安全核查表进行。

1.2.4 术后核对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患者的身份,护送患者到休息室观察,在患者无不适的情况下,向患者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取下腕带,粉碎处理后放入医用垃圾内。

2 结果

自实施患者身份识别管理以来,妇科门诊手术室未发生因患者身份错误而导致手术失误及护理差错,保证了妇科门诊手术患者的手术、治疗、检查安全,使患者和家属对医院极大信耐,妇科门诊手术患者的满意度由实施前同期的90.31%提高到96.57%。

3 讨论

3.1 修订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杜绝安全隐患 妇科门诊手术室开展的手术均为小手术,手术风险本身不大,造成差错事故的原因不是技术上的失败,而是操作流畅的缺陷[2]。原有的工作模式主要通过工作人员呼叫患者的姓名来确认患者的身份,由于我院妇产、儿科集中候诊区患者及家属多,工作环境嘈杂,如果患者出现同姓名、同音字、口音不同、方言等情况随便应答,容易出现叫错患者的现象;又因妇科手术简单,患者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短暂,如果医务人员对患者及手术重视不够,患者对手术风险的认识不足,对手术流程的配合及依从性均较低,患者进入手术室以后,因麻醉或恐惧,不能正确或清楚地回答医务人员的提问,如遇多台手术同时进行,就会增加医务人员出错的风险,因此,通过患者腕带标识上的信息,医务人员可以正确地判断患者的身份,为正确的患者执行正确的手术,保证了手术的安全。而规范的核对流程,完善的核对内容,手术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形成了完整的监督机制,有效地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3.2 增加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由于妇科门诊工作量大,患者通过预约手术,“即做即走”的方式一次性接触医护人员,医患之间缺乏全面系统的有效沟通,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三者各施其职,医护之间疏于交流,存在手术方式、手术患者发生错误的潜在风险。手术患者的核对是一项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涉及人员包括手术室护理人员、麻醉医生、临床医生三个团队医护人员,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可能会引起错误手术发生[3]。因此,每个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不同时期的核对。安全核查表的使用,不仅使手术医师、手术室护士、麻醉医师对患者身份识别管理更加重视,而且能从各自领域的着重点进行分析评估,对预计风险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提出应对方案,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4]。

3.3 增强患者安全意识,增进医患友谊 在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及核对时,核对的内容具体到姓名的同音字、孕产史、既往病史等,尤其对同名同姓的患者更要反复核对患者的其他相关信息,做到准确无误,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对手术的重视程度,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意识;同时也及时了解了患者的需求,适时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缓解其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也提高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对手术工作的满意度,有效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增进了医患之间的友谊。

参考文献

[1] 魏艳芳,邓喜红,黎艳.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7):40—41.

[2] 袁金燕.妇科门诊手术室开展手术安全核查的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2,7(9):73—74.

[3] 秦宝聚,李再康,杨丽芹.多部门合作手术安全核查实施依从性的研究[J].可北医药,2012,34(9)1392

[4]王晓兰,龙建辉,王霞,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在妇科门诊手术室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0)30—31.

论文作者:陈玉华, 沈丽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4

标签:;  ;  ;  ;  ;  ;  ;  ;  

身份识别在妇科门诊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玉华, 沈丽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