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坡度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论文_李本鹄,高健鹰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步成熟以及人们对于建筑物外观要求的不断提升,大坡度斜屋面以其灵活多变的造型以及良好的排水性能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然而其复杂的造型给现场施工带来了很多不便,施工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很容易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密实等质量缺陷。基于此,本文结合贵阳市某项目斜屋面实际情况,针对大坡度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施工的重难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技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大坡度;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前言

斜屋面具有造型美观、排水效果良好、保温隔热效果好等优点。然而,相对于平屋面,斜屋面的施工技术难度较高,尤其是大坡度斜屋面,无论是模板支设、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都存在较大困难。由于坡度过大,斜屋面容易出现混凝土浇筑不密实的现象,其通风孔和老虎窗等结构造型复杂,在实际防水效果方面不太理想,渗漏的情况经常出现。

2.工程概况

贵阳市某项目包含一栋小学、一栋幼儿园,建筑面积29031.48m2,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其屋面均为钢筋混凝土斜屋面,其中最大坡度达到50%以上。屋面结构形式复杂,最大支模高度达到17.6m,边梁最大尺寸达到300*1800。

3.施工重难点分析

3.1模板工程

根据建办质[2018]31号文可知,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的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属于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本工程模板搭设最大高度达17.6m,边梁尺寸达到300*1800,均满上述条件,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

模板工程是保障钢筋混凝土斜屋面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的主要环节,该项目在施工之前,编制了具有针对性的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了专家论证。

由于该项目斜屋面坡度最大为50%,为了确保混凝土成型效果,选择采用单边模;针对斜屋面标高不一致的问题,斜屋面支模体系采用轮扣式钢管架搭设,梁底、剪刀撑等位置采用扣件式钢管配合搭设。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的关键是整个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施工过程中产生振动荷载、水平荷载,在这些荷载的综合作用下,如果模板支撑体系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坍塌事故。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1)梁底增设两排立杆;(2)架体四周设置连墙件,连墙件与结构进行刚性拉结,连墙件按照两步三跨设置;(3)扫地杆及梁底位置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中间不超过5m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4)竖向剪刀撑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该工程高支模部位架体搭设如图1所示。

图1 斜屋面高支模示意图

3.2钢筋工程

在一定程度上钢筋工程主要保护层厚度与板筋的有效高度控制,强化钢筋网的整体稳定性与抗踩踏的能力。为了避免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板面钢筋下陷,保证板筋的有效高度,在双层钢筋网之间应增设有效的支撑马凳筋,支撑马凳筋不小于φ10,当板筋≥Φ12 时,间距不大于 1000mm×1000mm,当板筋<Φ12 时,间距不大于 600mm×600mm,同一方向上的支撑不少于 2 道,且距板筋末端不大于150mm。钢筋相互间应绑扎牢固,以防止浇捣混凝土时,因碰撞、振动使绑扣松散,钢筋移位,造成露筋。马凳筋与上、下层钢筋接触点采用点焊,同时在其周边 2~3 道范围内的上、下层钢筋网也采取点焊,以加强钢筋网整体稳定性。绑扎钢筋时,应按设计规定留足保护层。留设保护层,应以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将钢筋垫起,严禁以钢筋垫钢筋或将钢筋用铁钉、铁丝直接固定在模板上。在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采取架设跳板马凳来避免踩踏负筋,从而在控制板支座负筋的有效高度。

3.3混凝土工程

鉴于本工程坡屋面坡度较陡,在振捣过程中往往造成混凝土滑落、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只能在斜坡面上在无约束呈滑落状态下自然成型。混凝土浇捣密实性难以得到控制,施工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给混凝土结构施工留下渗漏隐患通病。为了确保混凝土浇捣成型后达到密实的效果,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00- 120mm为宜。混凝土浇注时应自下而上,每次布料宽度不超过1m,目的是为减小混凝土自重,防止混凝土流淌,布料厚度略薄于板厚,目的在于利用其混凝土的流动性,使混凝土在振捣后满足板厚要求。

为了有效控制屋面板的标高确保楼板厚度,需沿屋面板方向设置导轨框。导轨采用直径10mm二级钢筋,导轨钢筋上表面即为混凝土面,导轨下用钢筋头焊接支撑,钢筋头不得高出导轨面,支撑间距为500~800mm且每根导轨不得少于3个支撑点。导轨框设置如下图2所示:

图2 导轨框设置示意图

屋面梁板钢筋绑扎完毕后,测量出屋脊、屋面各阴阳角和水沟内边处的混凝土标高,并在焊工的配合下用钢筋头来标识混凝土面的标高,钢筋头固定在已经绑扎好的梁板钢筋上,钢筋头上必须做好混凝土面标高的标记,标识间距不大于5米,在屋脊端部和阴阳角处均需设置。然后按照标识好的混凝土面标高先焊接屋脊和阴阳角处的钢筋导轨。屋脊导轨和吊模按照标高安装好之后,以屋脊和吊模为控制线来增设大面的导轨,板面导轨间距设置不大于3m,导轨下仍用直径10mm的钢筋,按 800~1000mm间距采用钢筋头点焊固定,导轨设置完后用板厚来校核导轨是否设置准确,屋面板厚120mm,最大偏差不得超过4mm。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小时以内进行洒水养护。为避免人为因素养护不到位而影响混凝土质量,现场采用在屋脊线安装给水管,水管每隔3米安装旋转喷水装置,专人定期开关,以确保养护质量,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4.结语

总而言之,大坡度斜屋面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其造型美观,排水效果良好,然而相对于平屋面其结构复杂,在施工技术上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针对这些技术难点,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就能高质量的完成斜屋面工程的施工。

参考文献:

[1]王建.大坡度钢筋砼斜屋面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5(12).

[2]戴中斌.大坡度薄板斜屋面施工技术探讨[J].施工技术,2013(8):133-135.

[3]李启宏.浅谈大坡度斜屋面施工技术[J].防护工程,2018(7).

论文作者:李本鹄,高健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8

标签:;  ;  ;  ;  ;  ;  ;  ;  

大坡度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论文_李本鹄,高健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