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体会论文_张庆华 1, 李燕萍2

(1:张庆华,湖北省鄂州二医院B超室, 湖北鄂州 436000)

(2:李燕萍,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B超室湖北鄂州 436000 )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脏疾病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选择我院接收的肝脏疾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并对B超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B超诊断符合率为97.83%(45/46);乙型肝炎发生率显著高于甲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疾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鉴别肝脏疾病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肝脏疾病;B超;诊断

肝脏疾病的发生率较高,部分肝脏疾病具有传染性,且各个年龄段均有可能发生[1]。临床上一直非常重视肝脏疾病,关于诊断和治疗肝脏疾病的研究层出不穷,而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早期诊断肝脏疾病的效果也不断改善。本文对肝脏疾病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并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选择我院接收的肝脏疾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满意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选择我院接收的肝脏疾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患者26例,女患者20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3.77±15.69)岁。

1.2方法

采用B超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患者行B超检查前,应禁止饮食,保证空腹8h以上,如有需要,则对患者进行导泄、排气处理。患者接受检查时,可取站立位、仰卧位或左右侧卧位,先对患者进行常规B超检查,观察患者肝脏形态、体积、回声等情况,并对发生病理改变的血管、占位性病变部位的大小、形态以及回声等情况进行仔细观察,掌握病变部位的具体位置,并了解病变部位与其他组织结构的位置关系,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获得肝脏及其周围的血流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并采用软件SPSS18.0对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确诊4例脂肪肝、42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最终结果是4例脂肪肝、1例肝囊肿、41例病毒性肝炎。B超诊断符合率为97.83%(45/46)。乙型肝炎发生率显著高于甲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疾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 讨论

肝脏是人机体内重要的器官,其位置在人体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肋攻覆盖着大部分肝实质,小部分肝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与腹前臂直接接触[2]。肝脏的其主要作用是去氧化、储存肝糖以及合成分泌性蛋白等,其功能以代谢为主,如果肝脏发生疾病,其功能无法发挥,会影响机体代谢情况。肝脏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疾病,尽早、有效地诊断肝脏疾病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目前,随着医学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已经普遍采用B超来对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诊断,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B超对肝脏疾病进行诊断时,不同肝脏疾病所表现出来的征象有所差异,而医师能根据B超检查所获得的一系列征象来对患者肝脏疾病进行判断。相关研究指出,肝脏疾病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3]。本次研究中,B超检查诊断4例脂肪肝、42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最终确诊41例病毒性肝炎,可见,病毒性肝炎发生率明显较高。病毒性肝炎的种类较多,通常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该类肝炎具有传染性,许多肝炎患者均是传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通常通过血液、共用生活用具等引发疾病。目前,乙型肝炎的发生率最高,本次研究中,乙型肝炎发生率显著高于甲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疾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临床上应加强对乙型肝炎的重视,积极做好预防乙型肝炎的工作。本次研究中,B超诊断符合率为97.83%(45/46),可见,B超能准确地将病毒性肝炎检测出来,可见,在防治病毒性肝炎中,B超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病毒性肝炎B超检查中,急性病毒性肝炎表现为肝脏普遍肿大、形态饱满、各径线侧值增加,而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其表现也存在较大差异。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并不严重时,B超检查可能并无异常情况,而病情比较严重时,肝实质回声增强,管道结构稍模糊,病情非常严重时的检查结果可能与肝硬化相似[4]。相关研究指出,B超诊断中度、重度慢性肝炎符合率为82%,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有学者提出,B超诊断肝硬化、肝癌的符合率超过90%。在肝硬化B超检查中,患者肝脏病变程度越高,B超诊断准确性也越高。B超检查准确率较高,安全可靠,且不会给患者带来创伤和痛苦,能多次反复地进行检查,是临床上肝脏疾病诊断中重要的检查手段。不仅如此,临床上采用B超对肝脏疾病患者进行检查时,能检测患者静脉血流动力学,查看患者是否存在门静脉高压情况,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逐渐引入介入性超声技术来更为精确的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5]。但是在进行B超肝脏疾病检查时,应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如空腹8h以上,检查前3天禁止食用豆制品、牛奶、糖类等容易发酵的食物,注意指导患者配合检查,如根据医师的指令吸气等,从而保证B超检查结果准确。综上所述,B超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鉴别肝脏疾病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江红,王娜,黄乃磊.浅析肝脏疾病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J].影像技术,2012,19(02):3-4.

[2]乔成梅.B超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5(07):55.

[3]朱金秀.B超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3,21(24):116.

[4]陈瀚勋,舒琦,方洁莹,邱懿德.35例B超引导经皮肝脏穿刺术的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4,19(35):7994.

[5]朱洪芳.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对疑难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D].滨州医学院,2014.

论文作者:张庆华 1, 李燕萍2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肝脏疾病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体会论文_张庆华 1, 李燕萍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