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论文_钱学森

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论文_钱学森

钱学森

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6

摘要:地铁在我国快速发展,地铁运营安全问题得到了较高的重视,地铁运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强化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探讨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进策略,以期更好的优化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模式。

关键词:地铁;安全运营;影响因素;

1我国地铁安全运营管理现状

近年来,地铁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已成为城市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地铁运营安全问题也得到了较高的重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地铁安全运营管理较为完善。为确保地铁能正常、安全、高效的运行,在2008年《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正式实施。各地方地铁安全运营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了相应的安全防范制度,并且在地铁站中安装视频监控、门禁、安检排爆和报警等安全装置,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但是,各地地铁在运行的过程中,地铁安全事故依然时有发生。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地铁安全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关的管理措施需要不断地改进。另外,地铁工作人员还应当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做到安全事故零发生。

2影响我国地铁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

2.1人为因素

地铁运营是否安全,人为因素发挥着主导作用。地铁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地铁的控制、监督与管理由工作人员完成,因此,地铁的日常运营活动与人有密切的关系,人为因素成为地铁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地铁的安全运营中,主要涉及两类人员:(1)地铁运营系统的工作人员包括地铁运营管理企业的相关领导、管理人员及专职工作人员,他们负责地铁的运营和日常管理,是其安全运营的直接影响因素;(2)地铁运营系统以外的人员,如乘客、地铁沿线居民等,据相关地铁安全事故数据统计表明,由于乘客不遵守乘车制度导致的安全事故占据较大比例。可见,人为因素是引发地铁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2.2基础设施因素

在地铁站当中,除了地铁列车、钢轨等主要设施以外,还存在其他设施,例如自动化扶梯、楼梯、换乘通道及进出口等,这些部位是地铁乘客“必经之路”,而随着地铁车站人流量的不断增长,这些部位时常出现乘客拥堵现象,尤其在高峰期这种现象会更加严重,当乘客拥堵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流中的个体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究其原因,现代大多数地铁站的基础设施设计并没有考虑到人力的增长与变动,体现出运能与运量不匹配的问题。

2.3监控设备因素

为了维持地铁安全运营,在现代技术背景下,许多地铁单位都采用了信息化的监控设备,以此来实时监控地铁运行路段的状态,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可以及时提醒列车相关人员,但如果监控设备出现了故障,就代表监控人员无法发现异常,使得列车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与异常现象接触,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地铁事故。

2.4环境影响因素

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小环境和外部小环境。内部小环境主要指的是作业环境和内部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人为形成的作业运营环境以及地铁企业内部环境。作业环境主要包括地铁周边的空间以及所有设备运转构成的人工环境。内部社会环境则包括会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以及乘客心理以及情绪变化的各种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外部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有可能发生的地震因素、气候因素、季节因素都会成为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而社会环境则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技术以及社会道德观念等,都会有可能影响到城市地铁的安全运营。

3提高城市地铁安全运营的对策建议

3.1加强地铁设备的控制和完善

完善的地铁运营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性。为了完善地铁运营环境,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地铁列车系统、设备设施的控制,例如,为地铁配备自动报警系统、灭火装置和排烟系统,一旦遇到火灾隐患,能够实现及时报警并对火势进行控制,同时排烟系统还可以将烟雾进行及时排出,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地铁站要设置屏蔽门、设置科学检测系统,从而有效排除安全隐患、保障地铁列车及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3.2强化安全教育工作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强化相关工作人员以及乘客的安全教育工作,有助于维护好乘车秩序,从而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营。首先,从地铁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讲,加强安全教育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能力,从而对地铁安全事故发挥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地铁安全、高效地运行,一定要重视对地铁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技术教育、安全教育。要让地铁工作人员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运营准则,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其次,从乘客的角度来讲,强化乘客的安全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维护乘车秩序,还能提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自救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踩踏等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换而言之,乘客的素质对地铁安全运营具有重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地铁安全运营水平,还应当强化居民的安全乘车教育。地铁公司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组织地铁安全知识巡讲,让乘客懂得如何乘坐地铁安全出行。

3.3保证地铁站完善的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

地铁站是一个人口密集、人口流动量极大的地方,为了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地铁公司要安装包括乘客、设备、隧道等监测指标在内的风险监控体系。这样地铁安全管理者就能及时的观测整个地铁运营情况,并能及时的发现不安全因素并进行排除,避免留下安全监控的“死角”。另外,地铁站还需要安装安全事故风险预警系统,这样就能及时的发现可能潜在的危险,一旦系统监测到某一类事件,系统就会自动进行安全预警,从而帮助地铁公司及时的排除风险,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4使用先进的设备和检测措施

设备是否安全可靠直接关系到列车能否实现安全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首先,列车上必须配置合格的阻燃材料、安全装置,在车厢内必须同时安装先进的报警设备以及消防和通风设备。其次,在地铁站必须安装屏蔽门系统以便防止乘客意外跌落事件的发生。最后,必须建立完整的设备检测制度,加强地铁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安全检舄,从而确保各种设备可以安全运行,应以安全预防为主,尽可能将各种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

总结:地铁在当今成为一种比较高效和快速的交通工具。应该加强对地铁的管理重视。地铁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只有不断完善地铁安全运营,减少地铁事故发生率,才能使地铁真正成为方便快捷安全的交通方式。进而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促进城市的交通运输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羽.地铁营运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

[2]朱明浩.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科技展望,2014(9).

[3]邹磊,江毅.地铁运营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J].企业研究,2012(2).

论文作者:钱学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  ;  ;  ;  ;  ;  ;  ;  

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论文_钱学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