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配网低电压原因及治理措施论文_汤熙福

探讨农村配网低电压原因及治理措施论文_汤熙福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句容市供电公司下蜀供电所 江苏句容 2124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多项扶持政策的出台,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各种用电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同时,电能替代、鼓励创业等方案的实施,使得农村用电需求逐渐增大。目前,农村配网运行设备的老化及电网改造升级落后的现象,无法满足农村电网用电需求,造成低电压现象突出。因此,分析低电压原因,准确找出低电压台区进行综合治理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针对农村配网低电压原因及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配网;低电压;原因;治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农村的发展力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深入,鉴于此,强化对农村配网的建设改造已然转变成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知道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是农村配网中较为突出的一大难题,要实现对农村配网的建设改造,首先就要着手解决农村配网低电压问题,因而要对农村配网低电压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仔细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彻底消除农村低电压现象。农村配网电压的稳定一方面能够强化我国整体电力水平,另一方面能够为我国农村居民正常生活提供有效保障。

1农村电网低电压的特点

夏季用电的高峰期,农村电网常会出现低电压现象,低电压现象普遍在午高峰与晚高峰时段出现,由于这两个时间段,用户在家中使用电器的频率较高,所以会导致用电负荷大幅度上升,进而产生低电压现象。由于乡镇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个体户数量较大,他们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力需求,用电负荷相对较大,因而也容易产生低电压现象。除此之外,由于农村地区电力用户相对分散,所以低压线路的路径较长,在电力传送过程中,会使电压的耗损量增大,很容易导致低电压问题。

2农村配网的低电压问题分析

2.1用电的负荷增加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渐发展,我国农村家庭的家用电器数量正在逐渐增加,为此这大大地提升了农村地用电量的需求。而农村的工业化发展也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下而进步,农村的养殖业等正在不断地进步,这些也使得农村的整体用电负荷提升,给农村的电网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居民的用电负荷增加使得台区过载甚至重载,影响了电压的稳定性,导致了低电压的问题。

2.2供电半径较大

一些区域地域面积广、山多,农村的地理位置都相对比较偏远,所以供电线路也较长,部分线路线径小,这些都是导致农村的电网低电压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农村在发展中不断地扩展和向外延伸,从而整个农村的面积也在扩大,但是电网改造的滞后性较大,长线路供电的情况使得电网能源损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其次受人口分布的影响,农村配变设置不合理,往往用电负荷的中心地带中不能有效地输入10kV的线路,这就导致供电线路的首末端电压差值较大,从而使得电器的正常运行受到严重的影响。

2.3无功功率的补偿不足

农村的生活水平整体提升,家用电器的数量也增多,这些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作为负荷电器设备,其正常的运行需要大量的无功功率。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的电器设备的无功功率的补偿十分不足,且电容器的运行和投入的功率也较低,这些都限制了我国农村电网的发展,也是使得农村电网的电压降低的重要原因。

3农村电网低电压的治理措施

3.1建立低电压档案,动态更新档案数据

一是根据用电采集系统每天监测数据和用户投诉情况,全面梳理统计低电压台区,逐一现场调查核实,建立详细的低电压档案库,实行低电压台区挂号销号制动态更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每月召开电压质量分析会,从电网结构、供电能力、用电性质、无功补偿能力、调压手段等方面,分析各区域发生低电压的原因,分析低电压投诉、处理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三是开展低电压改造效果跟踪检查机制,对低电压改造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开展效益评估,确保改造取得良好效果。

3.2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及时调整三相负荷

首先加强电压无功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及时处理电压无功补偿设备存在的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其次加强配电变压器的档位管理,结合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电压曲线和负荷曲线,合理设置配变分接开关档位,利用配变停电检修计划,及时在负荷高峰到来前调整配电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最后加强低压用户负荷分配管理,利用用电采集系统,实时掌握配变及低压用户用电负荷情况,及时调整三相负荷分配,控制台区三相不平衡度。

3.3科学编制改造方案

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科学制订农村电网改造治理方案,根据低电压台区档案,细致诊断和分析农村客户低电压问题产生的根源,分门别类,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一方面将低电压台区治理列为农网改造的重点任务,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进行台区改造,兼顾城乡电网统筹发展,充分利用农网改造有利契机,消除低电压台区。另一方面重点改造供电半径严重超标的配电台区,按照小容量、多布点的原则,合理增加台区布点,确保改造后的台区供电半径在500m以内,新建的台区供电半径在400m以内,城镇和城郊结合地区还要进一步减小供电半径;对单边供电的台区要调整配变安装点实现双向辐射,并且尽量保证配变在负荷中心。

3.4线路供电半径大

解决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大的问题,首先需要判断导致半径过大的原因。偏远农村区域,由于农村用户间距较大,容易导致低压线路偏长导致的低电压问题,可以通过分割负荷,使电源点深入负荷中心,对于动力用户可以安装小容量旧变压器单独供电。对于由于其他原因无法分割负荷的,可在较长线路分支的首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提高长线路的末端电压,也可在线路末端安装低压调压装置,提高电压。个别末端用户接入电压不满足要求,用户可自备稳压器,该种方法会增加用户的负担。

3.5管理手段加强用电引导,错峰用电

积极开展低电压以状况分析,加强农村用电负荷特性及需求侧分析,以需求为导向,加大农网建设及改造力度,改善配电网结构,优化电源点布局,提高农网的电压质量和供电能力,定期分析配网运行状态,掌握各个配电台区负荷结构及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低电压普查,掌握供区低电压用户分布情况,结合营销管理系统,优先对低电压配电台区开展配变综合参数实时监测系统改造,全面掌控配电台区用电负荷情况,积极引导和鼓励小型加工等较大负荷用户错峰用电。

3.6提升农村电网线路的维护和管理意识

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村的用电管理,需要提升农村的电网线路的维护和管理意识,并在日常的电网管理工作中,做好电网的维护和管理规划。同时,采用较为合理的技术改造措施,使得农村的电压管理水平得以提升,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电网的供电负荷预测。安排专门的人员做好电网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当农村配电网路的用电高峰期来临时,需要农村的电力部门做好相关的准备,根据系统中的配网电流以及电压的情况,对线路的负载进行有效预测,针对配网中的低电压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这样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而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配网的管理,使得农村的配网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配网低电压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每台配变的低电压成因进行透彻分析,找出低电压的原因,总结规律和经验,并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农网的电压,才能更好地确保其稳定运行,促进农村电网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路洪岐.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分析及综合治理[J].农村电工,2014(16):35-36.

[2]张泉,刘强,王在林.谈农村配网低电压产生的原因及技术治理措施[J].通讯世界,2015(11):185.

论文作者:汤熙福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  ;  ;  ;  ;  ;  ;  ;  

探讨农村配网低电压原因及治理措施论文_汤熙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