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刍议论文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刍议论文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刍议

侯蕴哲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摘 要: 应用文写作能力是很多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基本考核,也是用人单位比较重视的能力内容之一,与之相对的是院校本身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匮乏和缺失。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展开论述,着重对教学现状和创新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为院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升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应用文 写作能力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

引言

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不同,相对普通院校而言,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专业素养,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以实用化为主,应用文写作能力是当下很多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的能力之一,如何在学生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完成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成为当下高职院校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应用文写作能力教学现状

应用文写作能力与常规写作并不是一回事,甚至可以将其区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应用文写作具备固定的流程框架,必须在固有格式限制下完成创作,无论是实用性还是基于当下社会用人单位对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重视,应用文写作能力都是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这是一个对学生而言非常高实用价值的能力[1]

如今高职院校在应用文写作能力教学层面上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为例,在开展关于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教学课程时,首先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形式过于传统,以“填鸭式”教学方式完成基本课程内容,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兴趣缺失、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

令我没想到的是,在新一轮的人事任命中,我竟然被任命为县林业局的局长。蔡大姐和局里的那帮兄弟姐妹们来恭喜我的时候,我却苦着一张脸要哭了。我对大家说,同志们啊,你们知道吗?林业局是什么?那是一个火坑啊!前三任局长都已前赴后继进了班房,我孙东西就是第四个啊!蔡大姐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孙,不要那么悲观嘛,只要你不贪不腐不烂,别人又岂奈你何?

在作业布置上并没有合理安排,且对课程内容不贴切,导致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存在无从下手的情况,部分学生选择“复制粘贴”网络中的范文应付作业,影响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当然,这也与高职院校对其重要性宣导得不到位有关。

疏血通脉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 陈 朝等(16):2184

对于教学评价的创新在于评价方式本身,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现有的评价体系是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评价,以教务管理系统中的考核数据为标准,实现评价,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是对学生个性化的评价和学生能力的评价,仅把成绩作为单一评价的考核标准是不合理的。尤其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能力上的学习与表现十分重要,与学生日后实践、步入社会息息相关,应当将平时的表现、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等方面作为考核评价标准之一,并且建立互评机制,即学生评价自己、学生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等,借助互评机制全面立体地了解学生的实际表现,以教学评价探讨创新模式,并起到督促学生学习进步的作用[2]

2.基于现状探究模式的创新

基于上文对于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主要问题还是围绕教学本身,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

2.1 内在动机

国外有研究认为大肠埃希菌菌株起源与系统发育群有关,同一个系统发育群的菌株可能存在共同的祖先,不同系统发育群致病力亦不相同[12,27]。Wang等[5]研究发现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主要是B2群,其次是D群、B1群和A群。本研究结果显示,引起血流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主要为B2群,而F群菌株数量仅次于B2群,与Wang等[5]报道并不一致,原因可能是本研究采用最新的分群方法[16],更加细分出F群,目前采用这种新方法进行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分群的文献报道罕见,关于F群菌株的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

学习任何课程时,在存在兴趣的情况下,学习效率会翻倍提升,对于应用文写作教学而言,也是如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如何激发学生内在的写作动机,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掌握这一能力的重要性,进而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言语引导让学生了解到应用文写作能力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并举例说明,让学生对其产生重视,然后通过范文学习和鼓励学生写作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兴趣,继而实现有效教学。

2.2 整合教材

2.4.2 各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采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分别以乳化剂质量分数(A)、助乳化剂质量分数(B)、油相质量分数(C)为响应因子,以OD为响应值,绘制响应面和等高线图,详见图2。

项目质量主要包括项目功能构成以及质量品质。所以在项目管理当中建设项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质量不仅会影响工程项目本身,还会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应站在全局角度分析和评价工程项目轮廓和预期目标,并且可以将价值作为根本因素,对项目实行总体分析和论证。在操作期间可以采用德尔菲法,对比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全面研究和分析项目质量问题,利用分析论证方式可以判断质量目标的基础性,有利于形成不同的质量方案,并且可以按照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质量方案。

2.3 教学情境

教学方式的创新同样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入实践内容,其次是对于范文的另类学习,再次是建立竞赛制度,最后是运用并加入“互联网+”思维。

2.4 教学评价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对应用文写作与学生兴趣结合工作不到位,很少有教师会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仅仅是以写作形式单一地开展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忽视在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中对于兴趣的激发,缺乏兴趣的学习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法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

3.基于现状探究方式的创新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对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通过主观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规定情境下完成相关应用文写作,达到从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效果,使学生带着任务学习,以完成任务为最终目标,实现设置的教学目标。如对于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学生而言,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情境创设上,可以假设学生需要进行事务性文书写作时,写作内容包括护理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简报三种形式,并运用护理类规范文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写作,以学生专业技能为切入点,增强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代入感,更好地完成学习。

现阶段使用的教材与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的具体内容是存在一定“延迟”的,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尤其基于当下社会环境,每一天进步与变化都是不可想象的,教师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围绕当下社会发展现状,对教材内容与补充内容进行整体,提升教材的专业化程度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程度,尽量多地培养学生对应用文种的认识和掌握,并根据学生学习专业有侧重地强调某一种或某几种应用文类型深入学习,实现专业与能力结合的综合性教学。

3.1 实践参观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并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让学生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为社会所用的人才。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成分,即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参观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接触到未来可能从事的岗位,实现与岗位的“面对面”,感受到社会工作对日常学习理论知识的要求和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对个人的要求,明确学习目标,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另类学习

对于范文的另类学习,实际上指通过对经典例文的反面教材的学习,实现另一种方式教学[3]。教师可以摘选一些比较经典的反面教材让学生改错分析,在改错过程中加深对规范内容的记忆,从而在写作过程中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出现,达到反面“举一反三”的效果。这种改错教学更能直接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习积极性。

3.3 竞赛机制

在课堂中加入竞赛机制,是为了更好地烘托课堂氛围,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角度出发,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能力。可以举办小组打擂的模式,由教师挑选一个小组,并进行某一内容的应用文写作,其他小组发起挑战,寻找其中的错误或进一步改进,有效发现错误三次以上则打擂成功,也可以设计单人打擂或男女生PK等形式,诸如此类等,一方面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并在团队合作中品尝胜利的果实。此外,合理的竞赛制度与激励能够刺激学生主动探索,并调动他们的学习与合作动力。

3.4 “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教育也是如此。教师要注重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性与丰富多样的资源种类,为学生丰富应用文写作能力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可学习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社交软件,与学生形成实时互动,在线解答,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堂中的遗留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线上监督,将学生的课余时间有效利用起来[4]。或者在网课平台发布相对应的课程,通过点击量或打卡的形式分析学生是否进行了有效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的同时,学生之间也能通过互联网平台相互沟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减轻学习压力。

结语

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并不是某一专业的必备技能,而是所有学生都应当学会,并且长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到的技能。传统教学模式与技能的实效性显然存在冲突,院校要积极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创新方式提升应用文写作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教学质量。望广大相关教育工作者继续探究,围绕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升提出更多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马婷,李存兴.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改对策刍议[J].文学教育:中,2014(01):139.

[2]罗时髦.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汉字文化,2018(05):54-55.

[3]朱郁婷.提高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水平策略初探[J].知识经济,2018(04):190-191,32.

[4]黄玉平.优化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对策——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为例[J].中国高新区,2018(11):72.

标签:;  ;  ;  ;  ;  ;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刍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