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的效果观察论文_刘瑄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的效果观察论文_刘瑄

武警工程大学医院五官科 陕西西安 710086

【摘 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的各种类型鼻出血进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10例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诊治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患者。研究组患者进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对照组55例患者以微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55例中,一次治疗成功35例,两次治疗后治愈17例,未愈3例;对照组55例中,一次治疗成功30例,两次治疗后治愈13例,未愈12例。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安全,简便,疗效好,患者痛苦少,可作为常规鼻腔止血方法之一。

【关键词】鼻内镜;低温等离子;鼻出血

鼻出血常由鼻、鼻窦及其邻近部位局部病变、颅面外伤,以及某些影响鼻腔血管状态和凝血机制的全身性疾病引起,是鼻科常见症状和急症之一[1]。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10例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选择性应用低温等离子治疗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10例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诊治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患者。对照组55例,住院治疗11例;男28例,女27例;年龄8~82(平均51)岁,均为单侧鼻出血。研究组55例,住院治疗23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12~77(平均49)岁,均为单侧鼻出血。两组患者均无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全套及肝功能均正常,无鼻部外伤史。院前均行不同等次的前鼻孔填塞,其中8例行前后鼻孔填塞治疗。合并高血压26例。出血部位鼻中隔前下方61例,下鼻道穹窿顶出血21例、鼻中隔中后段出血10例、鼻中隔前上顶部出血9例、中鼻道内出血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低温等离子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2%丁卡因加0.1%肾上腺素棉片作鼻腔表面麻醉,共3次,期间间隔5min,在0℃或30℃鼻内镜下用吸引器清除鼻腔分泌物。由前向后、由上向下检查出血灶,仔细检查全部鼻腔黏膜,发现出血点或病灶处。将用一次性双极针状探头凝出血点,时间3s,至黏膜组织变黄为止,凝后局部涂金霉素眼膏保护创面。术前有填塞史的患者,鼻腔黏膜有一定程度的擦伤,用明胶海绵置于患处,均能止血。3~5d后鼻内镜下检查鼻腔,清出明胶海绵。有基础疾病者术后同时治疗。

1.3临床疗效标准[2]

痊愈:临床无出血,射频照射止血完全。有效:出血以减少,射频照射止血良好无效:出血汹涌,射频照射未能止血。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对比

经过为期1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对照组55例患者中,显效患者30例(显效率54.54%),有效患者13例(有效率23.63%),无效患者12例(无效率21.8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8%;研究组组55例患者中,显效患者35例(显效率63.63%),有效患者17例(有效率30.90%),无效患者3例(无效率5.4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4%。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55 35 17 3 94.54%

对照组 55 30 13 12 78.18%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2.2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中无1例复发,复发率为0。对照组5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复发,需要进行2次愈合治疗,复发率为9.09%。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

组别 例数 复发 复发率

研究组 55 0 0

对照组 55 5 9.09%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3讨论

以往鼻出血的治疗,最常见用凡士林纱条,膨胀棉行前鼻孔填塞,重者后鼻孔同时填塞。患者治疗时和治疗后痛苦明显,不易配合,可见多因疼痛刺激促使血压升高,加重出血[3]。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是一种积极的方法。鼻出血的关键在于能准确找到出血点。鼻内镜可深入鼻腔的任何位置,甚至是狭窄的腔隙,可以准确、迅速找到出血点及可以出血点,视野清晰,操作简单,诊断明确。配合低温等离子的特点:探头纤细,带角度,可深入到鼻出血好发的鼻腔狭窄的腔隙,有效接触出血点,进行定点止血。使出血部位组织内生热效应,并且治疗部位表面温度低,加热均匀,无碳化,因此不会在局部表面烧焦变糜烂,组织再生能力强,治疗病灶不会形成瘢痕。

值得一提的是下鼻道出血位置一般在下鼻道中后段外上壁,治疗时往往被下鼻甲游离缘遮挡难以暴露,建议操作者增加下鼻甲放置棉片的次数,以增加下鼻甲的收缩幅度,配30°、70°镜观察治疗[4]。对治疗后创面处理,鼻中隔前下方出血患者,可行口腔溃疡膜(复方氯已定地塞米松膜),贴覆创面,1次/d,3~5d。对鼻腔靠后方止血创面以高分子膨胀海棉对出血点进行小范围的针对性填塞,能有效地防治单纯射频治疗后创面渗血或结痂脱落后的出血再发,效果更加可靠。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治疗鼻出血主要适用于:①反复发作的鼻出血;②隐匿部位鼻出血;③顽固性鼻出血;④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等不耐受其他治疗的鼻出血;⑤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鼻出血。其中顽固性鼻出血除局部因素外,全身的处理也至关重要。ERS也存在如下局限:①鼻腔黏膜急性炎症期;②出血过于汹涌,射频热凝无效;③鼻腔黏膜广泛糜烂,无法确定出血部位;④鼻腔畸形,鼻道过于狭窄;⑤肿瘤组织不易刺激或射频热凝无效[5];⑥出血量少,简单的药物或局部压迫有效;⑦外伤需急诊进行其他治疗等。

总而言之,经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热凝治疗鼻出血,能准确定位出血位置,止血效果好,减少了并发症及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患者痛苦小,治疗方法简单,费用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鼻出血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怀安,徐学庆.应用鼻腔止血气囊治疗鼻出血的疗效观察.临床耳鼻喉科杂志,2012,16(7):373-374.

[2]张萍,褚勇,罗燕云.选择行血管栓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临床耳鼻喉科杂志,2013,17(11):657-658.

[3]杨大章,史冬梅,王忠植.内窥镜在顽固性鼻衄的应用.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12,31(1):54-55.

[4]黄兆选,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83-186.

[5]楼正才,陈家海,楼兴华,等.老年人隐蔽性鼻出血的鼻内镜诊治[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1,16(64):269-272.

论文作者:刘瑄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  ;  ;  ;  ;  ;  ;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的效果观察论文_刘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