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白倩,黄珊,李瑞华,文银亭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的价值。方法共计210例外科住院患者,均选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期间,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10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正向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19%(101/105),对照组为80.00%(84/105),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81%(4/105),对照组为14.29%(14/105),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将层级护理管理应用于外科住院患者,高层级护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强,具有预判能力和规避风险能力,患者安全系数提高,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发生率降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关键词:外科;护理管理;层级护理

外科病症种类繁多,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是指依照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根据护士能力大小、应急能力强弱等分床位管理病人,制定管理计划,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便捷护理,保持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为了探讨外科护理管理中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价值,特进行研究,具体分析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共计210例外科住院患者,均选自我科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期间,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105例。观察组:男女比为66:39,年龄区间为25~65岁,平均(48.39±2.31)岁。对照组:男女比为64:41,年龄区间为24~66岁,平均(48.35±2.36)岁。两组患者所用护理人员相同,各10名,文化程度:本科15人,大专5人,平均工作年限为(6.39±0.17)年。两组的性别、年龄区间、配备的护理人员等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入院、健康宣教、强化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观察组采取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分析如下。

1.2.1进行分层

护士长对各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并依据护士德、能、勤、绩考评和医院职称聘用分为N0-N4级护士,根据能级对应要求N4、N3级护士。

1.2.2明确职责

将N0-N4级护士所需要承担的职责进行划分,护士长主要负责病房安全工作和护理工作的分配和协调;N4、N3级护士负责管理高危、高风险、护理难度系数大患者;N2级护士负责管理大手术、病情较重、护理风险系数较大患者,N1、N0级护士负责管理病情稳定、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及普通患者的基础护理,要求给层级护士在护理各类病人时总结经验交流分享,逐步提升各层级护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1.2.3 明确考核

对N0-N4级定期考核护理工作,考核结果纳入护理人员的进修、晋升、晋级等政策中,促进护理人员不断完善自我,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1.3观察指标[1]

护理满意度依据为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的17 项指标,满分为100分。8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0~59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差异性。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19%(101/105),对照组为80.00%(84/105),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81%(4/105),对照组为14.29%(14/105),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力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科属于医院的重要科室,收治的病种繁多,且患者的病情轻重不一,风险系数大,外科护理水平的高低,是对医院实际护理水平的直接反映,且其对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故强化优质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做好基础护理,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模式是现代护理的需要。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是将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和培训,明确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并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实际情况,根据岗位能力的大小分床管理不同级别的病人,体现了能级对应并合理分工,这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护理模式的弊端[3]。经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使护理人员的分工更加科学、高效、具有灵活性,有助于充分发挥各个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优势,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避免人力资源浪费;且可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形成互相的监督和制约,一定程度上可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快速提升。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19%(101/105),对照组为80.00(84/105),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81%(4/105),对照组为14.29%(14/105),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综上所述,层级护理管理应用于外科住院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头英.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21):132.

[2]张志萍.探讨层级管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252-253.

[3]朱长英.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0):152-152.

论文作者:白倩,黄珊,李瑞华,文银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白倩,黄珊,李瑞华,文银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