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的施工合同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张志红

建筑施工的施工合同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张志红

摘要:合同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建筑工程顺利开展意义重大。本文从介绍合同管理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了如何优化合同管理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字:建筑施工;合同管理;措施

1、施工合同在建筑管理中重要意义

1.1 合同管理对建设工程的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纠纷的现象,比如工程款的拖欠、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材料的不合格现象等等诸多的问题都反映着现代化的纠纷方向。根据以往的资料进行分析,我国业主拖欠工程款的现象非常严重,其中的原因也有非常多的形式,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具体分析,合同在其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建筑行业材料市场的不稳定,市场改革不完善,很多材料供应商没有良好的信誉和口碑,造成施工过程中才材料价格引起的纠纷问题,在发生纠纷的时候合同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施工合同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合同是对于建设工程的全过程的体现,施工企业在取得项目建设权和进场施工等等都需要有合同作为基础资料,施工企业根据施工合同来进行施工任务。合同的良好利用可以直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行业的模式都是通过建筑招投标以后来进行后续的进场施工工作,如果没有工程项目的中标和自身的企业实力那么也就会造成企业的衰败,施工企业经过中标以后和建设投资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来确定正式的合作关系,可以看出合同的签订对于企业效益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通过对于合同的管理可以分析出企业当前状态下的工程项目,项目的总收益情况和盈亏情况。这个直接影响到了企业在市场竞争力中的良好表现。施工企业通过对于项目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完成作业,就能从中收货资金来壮大企业效益,如果在过程中出现问题未能及时的完成工作就可能造成资金断裂,甚至要求赔偿。所以企业必须按照施工合同的内容和工期来进行详细的分析计划,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1.3 决定着施工企业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

合同的内容包括对于权利义务的划分,明显的做出了对于任务的说明,施工企业按照合同的内容来进行分析和人员机械设备的分配,确保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使自身的资源得到充分展示,结合项目的实际需要做到合理的分配。项目的实际需求通常是指根据施工合同规定的施工标准规范、合同工期、技术要求和施工的具体内容基础上,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需要的人力、财力、机械设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需求,合理的安排进行详细的责任划分有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在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充分的对合同展开分析,合理的安排资源的分工,来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2、施工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

2.1施工合同范本的修订完善

首先,施工合同的范本是在施工合同规模大小及其未来发展空间的基础上制订的,主要是以工程建设项目为主要内容,其项目的规模有大有小,不同规模的项目复杂性、技术标准也不一样,对合同内容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需要工程规模来制定不同的施工合同范本。但现在普遍使用的合同范本内容都比较统一化和简单化,难以满足所有规模工程的需求,因此,可以在这些合同范本的基础上根据需求重新修订。其次,修订施工合同范本通用条款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使用的施工合同范本存在着条款规定不完善、条款前后存在矛盾问题,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来对合同条款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其体系;而与施工合同相关的各个利益方,需要依据施工项目来确定和控制目标,同时还需要制订符合各个项目特色的合同专用条款来对合同文件进行完善。再者,一种合同范本中的计价方式仅有一种,在对合同范本及其条款、体系的修正中,对于此种计价方式的需求还是很迫切的,特别是需要用与计价方式相适应的合同条款和体系来确定风险的大小和范围。同时对规定不明确或者不详细的专用性条款进行补充完善,例如对相关的内容作具体的解释或规定。

2.2用专用条款完善施工合同文件

现行施工专用合同条款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规定都比较单一

化,缺乏严谨性,不完整,起不到对通用条款补充的作用;二是专用条款上只重视对承包人义务的规定,而对业主或发包方的义务规定则显得比较含糊不清。因此,在专用条款的完善方面,要公平、明确规定承发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将计价方式、计价风险范围和调价方法明确规定在专用合同条款中。目前施工合同中采用比较多的计价方式是单价合同,工程量清单计价,要遵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相关计量规定在专用条款中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此类计价方式的运用,是业主与承包方之间风险的切割与承担,其中业主需要承担的风险表现为工程量的发动或变动,承包商所承担风险则是单价不变。而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很多,例如物价因素对于分部分项的工程项目单价有着重要的影响;材料、人工等物体的价格变化将会引起分部分项的工程单价、造价的变化。为此,对于施工合同的修订、完善,不仅需要制定专用的合同条款(如对单价不变的物价变动幅度的规定,一般表现为将其物价变动的幅度控制在10%之内,而超出此幅度的价格风险则须由业主来承担)。同时运用好价格调整的方法,来协调承包方与业主之间的关系,如调价指数法、政府指导价法、实际价格法(市场控制法)等方法的运用。

其次,需要在合同文本中对合同义务的履行时间、履行方式、履行地点进行协商后明确规定。同时在对合同范本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履行方式、时间等内容用专用条款来约束。而在工程的实践中,施工合同等文本是由业主方拟定后提供的,这就给业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让其在掌握主动权的有利情况下为了最大限度免除合同义务和责任,一般都不规定自己的履约时间;而承包方处于被动地位,更多情况下谈判权利和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在订立合同时只能被动迁就接受业主的约定,不重视专用条款的约定,在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业主的履约时间,如果履约方不按时履约,那么承包方对其则没有任何约束的法律依据。

最后,在我国施工合同的具体实践中,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有相互制约的成文性约定,如约定承包人向发包人缴纳一定的资金数额来作为其履约金,用来担保承包人在实际履行过程中的履行义务。虽然有履行担保资金的约定,但是对于担保的具体内容没有详细而明确的约定;而在实际合同义务履行中,承包人违约的情况大多出现在施工的局部,并不是全部不履行。所以,在专用的合同条款制定过程中,将履约担保金进行阶段性及其相应数额的分割。例如,将项目经理到位这个阶段的保证金设置为资金总额的10%,主要技术负责人各为5%,一旦相关人员未能履行的,可以采用没收全部履约保证金的制裁方法。

2.3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

我国的法律和法规在不断的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对合同的管理逐渐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必选加强对合同的网络化管理和建设。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依据实际的数据,建立科学系统的合同管理制度,同时对合同段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规范,避免在合同中出现模糊的条款。同时,不断加强对合同监管制度的建设。保证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如果合同中出现问题的话,一定要吸收经验和教训,促进合同和合同管理更加完善。

3、结语

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合同的管理,特别是对合同管理法律和法规的建设,提升合同履行意识的建设,不断促进合同管理的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鹏.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2,(05):37-40.

[2]王晓梅.项目管理中施工合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05):82-84.

论文作者:张志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的施工合同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张志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