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探讨论文_马永明

双鸭山双矿医院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 155100

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来该院神经内科治疗的癫痫病患者103例,并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行丙戍酸钠缓释片治疗,实验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拉莫三嗪片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8.43%。实验组治疗显效2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占21.57%,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占5.77%。经过比较发现,复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一治疗患者,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病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在对患者临床诊断时应对患者病史及症状详细询问,综合判断后对患者予以丙戍酸钠缓释片联系拉莫三嗪片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并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治疗效果

引言

癫痫在神经内科是比较常见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脑损伤程度,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抗癫痫药物种类繁多,这也大大提高了癫痫治疗的有效性,超过60%的癫痫患者使用有效合理的抗癫痫药物可获得理想的效果。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癫痫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诊断方法,评价不同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来该院神经内科治疗癫痫病的患者103例,对照组51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2.8±3.6)岁,病程4个月~22年,平均病程(11.19±1.89)年。实验组52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42.17±1.98)岁,病程3个月~21年,平均年龄(11.2±1.0)年。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

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主治医生应对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详细询问,并对患者开展脑电图检查、MRI检查等。

1.2.2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使用丙戊酸钠和拉莫三嗪作为治疗药物,联合用药。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95)5-10mg/kg,1次/d,口服用药,持续用药7d后,逐渐增加药用剂量,但需要控制在30mg/kg以下,如每日服用剂量过高,可分为2-3次服用。联合应用拉莫三嗪片(三金集团湖南三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0596)25mg,口服用药,每治疗7d增加25mg的药用剂量,持续治疗12周。对照组则单独使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用药方法和药用剂量与实验组一致,持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

1.3疗效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产生癫痫的频率(次/月),按照治疗前后癫痫出现的频率和具体的改善程度,去对临床的疗效给予评估。临床上并未将发作当前是临床控制;发作频率降幅在超出75%的时候则属于显效;发作的频率降幅处于50%到75%之间的则属于有效;发作的频率降幅不到50%或者并未降低降反而提升的则显示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数据主要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去对其给予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知,对照组51患者中,治疗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8.43%。实验组52例患者中,治疗显效2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6.15%。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癫痫是由于脑血管疾病或脑外伤所引起的神经内科疾病,其病变位置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癫痫症状持续、频繁的发作,对患者的脑组织造成损伤,导致其生存质量的下降。癫痫病患者需要尽早接受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治疗风险。癫痫病患者病情发作时,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这就需要借助高效、准确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体征表现,通过脑电图监测,分析癫痫波形的特征,判断癫痫病灶位置,鉴别癫痫类型。借助MRI检查方法,从中发现癫痫病灶结构异常,进而准确的对疾病进行诊断。癫痫病患者经确诊后,需要使用有效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丙戊酸钠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在癫痫病的治疗中得到普遍性的应用,并取得了颇为显著的疗效。但是在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病时,不宜单独用药,一般需要联合拉莫三嗪进行治疗,拉莫三嗪对于谷氨酸具有抑制作用,有效调节大脑神经元放电,进而改善脑功能失调,从而达到治疗癫痫的效果。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协同,提高药效,并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复发,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

针对癫痫病患者的实际情况,临床接诊时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仔细询问患者及家属,进而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详细了解。临床上对癫痫病患者进行诊断时,可利用脑电图及MRI检查对患者疾病形态进行表现,在结合了解患者病史及体征情况基础上开展治疗。临床上治疗癫痫疾病多采用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缓释片是对癫痫患者治疗的常用药物,治疗效果较好,但患者治疗后容易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可使得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对患者治疗效果会产生有利影响。拉莫三嗪可直接在电压敏感性钠通道中作用,抑制病灶内部的神经元放电,与神经元突触前膜直接接触,并抑制神经地质的病理性释放,抗癫痫效果显著。抗癫痫药物是临床上治疗癫痫患者的主要方法,而丙戍酸钠缓释片是治疗癫痫患者的常用药物,治疗效果较好。虽然其治疗癫痫病的机理还未完全明确,但一些学者认为其与大脑中丫一氨基丁酸有一定关系。拉莫三嗪对抑制神经递质内病理性释放,抗癫痫效果较好。将癫痫病类型主要为:①强直-阵挛发作。患者主要表现为出现全身抽搐且没有意识。这种类型癫痫病多在青年中发生,且发作次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发作时间为1~3min。②单纯性部分发作。发作时患者失去意识,发作时间持续长,若发作时间>30min,判定患者癫痫病类型为局限性。③复杂部分性发作。患者症状表现为精神混乱及肢体乱动。④儿童期弥漫性慢棘-慢波癫痫性脑病。患者症状表现为精神发育较迟缓,患儿多从婴幼儿期开始出现症状,在整个阶段发作次数十分多。有研究发现,药物治疗是控制癫痫病的主要方式,且患者症状可得到显著控制。该文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癫痫病患者103例,对其中51例患者行丙戍酸钠缓释片治疗,另52例患者在丙戍酸钠缓释片治疗基础上行拉莫三嗪片治疗,患者治疗3个月,发现单独行丙戍酸钠缓释片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43%,行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拉莫三嗪片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分析研究》中提出丙戍酸钠缓释片联合拉莫三嗪片治疗患者有效率可达到95%以上,这与该文研究结果一致。另外,单独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1.57%)显著高于联合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77%)(P<0.05)。

4结论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癫痫等多种类型的临床表现,临床医师在诊断时应结合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临床体征等辅助检查综合判断,以免误诊,漏诊。内同联合应用德班黄金治疗癫痫具有显着疗效,但必须严格控制用药量和临床适应症。

参考文献:

[1]曹利,戴艳萍,李军,等.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5,34(8):114-115.

[2]张艳.神经内科癫痫病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6):36.

[3]郝彦超,唐石磊,高园林.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5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96-97.

[4]聂方方,刘凤云.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临床整体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1):391-392.

[5]夏敏.癫痫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探讨[J].医疗装备,2016,29(6):94.

论文作者:马永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探讨论文_马永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