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国经济增长不足的原因_德国经济论文

浅析德国经济增长不足的原因_德国经济论文

浅析德国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经济增长论文,乏力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论对外贸易,德国排在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按国内生产总值,德国紧随美、日之后,世界排行第三。在欧洲,德国一向是无可争议的“巨富”,国内生产总值几乎等于法国和英国之和。自从1948年艾哈德推行货币改革以来,德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居民生活日益提高。结果是,一提到德国,人们立刻联想到“经济奇迹”、“理财能手”,把德国的经济和财政管理方法上升到“德国模式”。但是,近年来德国经济的竞技状态欠佳,尤其是近几个月,失业严重,财政拮据,失业问题、企业倒闭和劳资争论一直是政界、经济界和舆论界关注的中心话题。这与外界对德国的印象很不吻合。

德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前景究竟如何?这里谨对这一问题作点分析。

一、经济增长乏力

1996年,德国经济起步不利,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局长约翰·哈伦今年1月12日公布的数字,去年德国经济实际增长1.9%。与1994年相比,增幅下降了一个百分点。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最新资料显示,1995年与1994年同期相比,各季度的经济增长幅度均呈下降趋势:在西部地区(前西德各州),第一季度增长2.6%,第二季度增长1.9%,第三季度增长1.3%,第四季度增长只有0.7%。东部地区(前东德地区)虽是德国经济高速增长区,但增速也在明显放慢,去年与前年同期相比,第一季度增长6.7%,第二季度增长6.1%,第三季度增长5.6%,第四季度增幅为4%,第四季度的增幅比第一季度下跌了2.7个百分点。德国经济走势如何,关键看西部,因为西部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德国总产值的90%。从上述情况看,如果说德国经济缺乏活力的话,那么西部地区更欠活力。

经济不振必然反映到劳动市场上,长期以来,德国失业率一直在上升,去年第四季度全德失业人数新增17.2万,失业率上升了0.7%。截至去年12月底,全德失业大军增至379.1万人,失业率升到9.9%。今年1月份,失业人数攀升到415.8万,创下二战后的最高纪录,失业率也随之升到10.8%。今年2月份,失业人数猛增至427万,失业率高至11.1%。

经济景气与否,建筑业反应最快。今年德国的建筑业将比去年下降1.3%,将由5034.6亿马克降到4970亿马克。今年3月5日,德国建筑业总会主席弗里茨·艾希鲍尔对报界说,他只有消极的数字和苦涩的事实告诉记者:今后三年内,80000家德国建筑公司中的四分之一将要倒闭。当前,整个建筑行业处于30年来最深刻的危机之中,去年有3435家建筑公司破产。根据建筑业总会的统计和预测,在住房建筑业中,西部地区1995年仅增长0.5%,1996年将下降5.5%,在东部,1995年增长16.3%,1996年大约增10%—11%。在工业建筑中,西部地区去年下降0.3%,今年最多增加0.5%,东部1995年增3.2%,96年增幅可能降为零。在公共建筑业中,西部1995年下降5%,1996年将再下降4.5%,东部去年增长4.2%,今年将下降2%。东西部的建筑订单均比去年同期减少。在西部,去年2月的订单可供3个月正常开工,今年2月的订单只够2.6个月。在东部,去年2月的订单可供2.2个月正常开工,今年同期只够两个月。

艾希鲍尔会长认为,建筑业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有三条,首先,在建筑市场上,德国建筑公司竞争不过低工资国家的建筑公司。按欧洲联盟的规定,欧洲联盟其它成员国的建筑公司有权在德国承包各类建筑工程,德国在国内工程招标中不得歧视欧洲联盟成员国的公司。在国际工程招标中,德国建筑公司又竞争不过新兴工业国或比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的建筑公司。其次,由于各级政府负债累累,都在大力压缩财政赤字,削减公共建筑项目,公共订单锐减。第三,1995年到1996年的这个冬季是几十年来最寒冷的,这对主要在户外作业的建筑行业是一个沉重打击。

此外,投资和消费是影响经济走势的重要因素,1995年德国国内投资下降了7.5%。随着失业大军的迅速扩大,人们对经济前景缺乏信心,尽管在过去一年里个人可支配的收入实际增长了3.6%,但私人消费只增加了1.4%。

对外贸易是德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1995年德国出口增加了5.4%,出口额达到7276亿马克,进口增长了2.7%,达6342亿马克,顺差934亿马克。虽然对外贸易呈现巨额顺差,但它的经常性项目却出现248亿马克的逆差,而且连续五年一直是逆差。这就为德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

二、两种不同看法

目前,对德国1996年的经济形势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这两种看法的区别不在高、低增长之分,而是如何准确地界定低增长与萧条的差别。在承认1996年德国经济将是低速增长的前提下,联邦经济部的看法比较乐观,今年1月初,联邦经济部长君特·雷克斯罗特预计今年的增长率将超过去年的1.9%,达到2%左右。到2月份,联邦经济部已将预测下调到1.5%,但是雷克斯罗特不同意经济增幅连续下滑“预示着萧条”的说法,他说,这仅仅是增长过程中的“小间歇”,根本谈不上“萧条”。德国商业银行负责人乌尔里希·拉姆称这种不景气状态是“增长中间的小断层”,联邦银行行长汉斯·蒂特迈尔把目前的困难说成“增长过程中的增势弱化”。上述看法得到欧洲联盟财政与经济部长会议的支持,在今年初的一次联席会议上,各位部长们一致认为近几个月经济增速下降是“暂时现象”,“并非经济萧条的前兆”。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持乐观的看法。去年12月,该组织在日内瓦公布了他们对今明两年的经济发展预测报告,报告说德国经济今年将增长2.4%,明年可望增长2.7%,而失业率将从今年9.3%下降到明年的9.2%。

德国经济界和金融界的多数专家则不这样乐观,认为联邦经济部下调后的1.5%经济增长率目标仍然难以实现。德意志银行今年初预测的结果是:东部各州的经济可望增长5%,西部各州约能增长0.85%,因此今年全德经济平均增幅不会超过1.3%。西德意志州银行估计1996年东部各州增长4.5%,西部各州增长0.8%,全年增长1.25%。柏林银行协会认为,1996年东部各州经济增长率可能只有3.3%,西部各州经济增幅约为0.3%,全德平均增长仅有0.6%。这三家大银行的依据是,从现在起,经济必须更具活力,否则无法补上第一季度的损失,而从目前看,经济活力不足。

个别专家的看法则更为悲观,例如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顾问诺伯特·瓦尔特教授估计1996年经济增幅将比德意志银行预测的1.3%还低20—30%,他说“如果出现预测误差,那只会是比预测的更低。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就是陷入了萧条”。柏林银行协会的经济专家海因利希·格利姆估计对低收入者实行减税措施可望使私人消费增加0.8%,如果出现增税或者今年劳资谈判促使劳动附加费增加,消费者可能勒紧裤腰带,那么,经济增幅还必须下调。他不乐观的根据是“去年第四季度生产下降过猛,今年第一季度实际是负增长,若想补上这两个季度留下的缺口,今后几个月经济必须具有强劲的牵动力,目前尚看不到这种迹象”。

慕尼黑伊福经济研究所也持类似的观点,该研究所今年对德国的贸易环境作了一次调查,结论是贸易环境较以往恶化了。这个研究所将1985年的贸易环境作为100,1995年初仅为105,1995年底则降到93.2,今年1月又降到92.6。东部地区的贸易环境略有改善,如果把1991年东部地区的贸易环境作为100,1995年12月约为101.5,今年1月升到104.3,但比去年初的111.5下降了7.2个百分点。伊福经济研究所认为,去年每个季度的贸易环境指数均呈下降之势,第一季度下降2%,第二季度下降3.4%,第三季度下降3.9%,第四季度下降2.8%,这种持续下跌的走势“极少预示经济景气”,相反“常常是萧条的前兆”。这家经济研究所运用“贝斯推算法”(托玛斯·贝斯,18世纪英国数学家、统计学家)测算,1995年第一季度的“萧条概率”为17%,第二季度为44%,第三季度升至75%,第四季度提高到92%。他们测定今年1月份的贸易环境指数比去年12月份还低。据此,该研究所的专家们断言,如果今年第一季度的贸易环境指数停留在去年12月份的水平上,或者进一步下降1到2个百分点,那么出现经济萧条的概率就将上升到97%,他们的结论是“萧条的危险严重存在”。巴伐利亚合作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丁·许弗内尔直截了当地说德国经济“已经在萧条之中”。他的根据是,按照美国对萧条的界定,只要接连两个季度经济呈萎缩趋势,就应算作萧条。他说,去年第三季度德国经济属停滞状态,第四季度实际下降了0.5%,如果柏林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测定准确的话,那么今年第一季度将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1%。

三、经济中的深层问题

德国经济中存在着一些深层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德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绝非易事。

第一,社会保障费用偏高。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始建于俾斯麦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世界上最完备的之一,它是德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的基础条件,是人们乐道的,也是众人羡慕的。但是,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社会支出也越来越大。根据1996年1月11日德国《商报》报道,1994年11项社会保障费用高达11060亿马克,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按34335亿马克计算,那么,社会保障体系这一块就占去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3。

社会福利高也是造成没有人干低收入的工作的主要原因。德国联邦银行就一再要求拉大低收入从业者和领社会救济金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联邦银行1996年2月16日公布的一份资料表明:在餐饮业,一个无子女的单身就业者每月工资扣除各项税收和保险费用后,收入只有1465马克,如果他(她)失业后领社会救济金,每月纯收入为1095马克,只比天天上班的人少拿370马克。一个有一子女的单身就业者每月的纯收入是1896马克,假如他(她)领取社会救济金,每月的纯收入应该是1828马克,仅仅少收入68个马克。如果这位就业者是一个有两个子女的已婚人士,每月纯收入是2331马克,他(她)失业后开始享受社会救济,那么每月的纯收入反而是2753马克,比上班还多收入422马克。

从上述三组收入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充分的社会保障本身是保证社会安定的有效措施,但是如果有欠适度,将会对社会生产造成消极影响。

第二,劳动费用偏高。劳动费用高必然影响到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据德国工业家协会的调查,德国产业工人的劳动费用在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以1995年为例,如果把法国产业工人的工资和附加费用作为100,德国则高达133,日本为115,美国74,意大利72,西班牙64,英国59。这就是说,德国产业工人的劳动费用几乎等于美国的两倍,是英国的两倍多。

人们会问:德国工人的工资与美英工人的工资会如此悬殊吗?名义工资差距的确没有这么大,但是德国的工资附加费用太高。今年3月15日《南德意志报》报道了德国劳动工资附加费用的情况。如果把工资作为100,各类附加费用就高达80.1。这些附加费都反映到产品成本上,产品价格自然降不下来。

第三,失业是长期困挠德国经济的另一个大问题。联邦劳动局局长今年3月初承认,德国2月份失业人数已增至427万,失业率升到11.1%,无论从失业人数还是从失业率来说,均创第二次大战后的最高纪录。失业迅速增加引起人们的普遍担忧。《南德意志报》今年3月初在东西部分别进行民意调查,在被调查的人中,西部49%、东部62%的人担心失业。失业不仅对劳动者个人是个打击,也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困难。据德国《镜报》1996年2月9日报道,德国劳务市场与就业问题研究所对失业给政府造成的经济损失作过测算,他们的结论是,联邦劳动局每月平均支付给每个失业者的失业金是2256马克,其中失业者一人得到1351马克,剩下的905马克用来支付失业者的养老金保险和医疗费用保险。凡失业一年以上者,可享受社会救济金,扣除两项法定的保险外,失业者还可以得到927马克。如果把失业者免交所得税这一项和政府支付给失业者的资金加起来,每增加一个失业者,政府每年的损失是41844马克。由于失业队伍不断扩大,近几年失业金和社会救济金总额迅速膨胀。联邦劳动局今年初提出的年度报告中说,1992年这两项支出是406.6亿马克,1993年增加到565.6亿,1994年增至628.2亿,去年达到630.4亿。按目前的失业人数计算,政府每年的经济损失在1500亿马克以上。

第四,公共债务增长过快。德国公共债务大幅度快速增长,已引起政府的担忧和在野党的强烈批评。根据今年1月10日德国《镜报》的报道,去年11月德国的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8%,截止到去年底,公共债务达到20020亿马克,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0%。公共债务的膨胀速度是惊人的,据德国《明镜》周刊1995年第52期报道,1950年,当时西德的公共债务为187亿马克,1960年增加到567亿马克,1970年上升到1231亿马克,1980年比1970年增长了两倍多,达到4268亿马克,1990年又比1980年增加了一倍以上,达到10488亿马克,从1990年到去年,又猛增近一倍,达到20020亿马克。德国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比较高,今年已占到48.5%在主要工业国中仅低于法国的53.7%,而大大高于英国的41.6%,日本的39.2%和美国的33.4%。这个沉重的债务包袱大大限制了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因为无论是运用减税手段刺激消费,还是增加公共采购刺激生产或者扩大公共投资增加就业,都需要资金。

第五,为改造东部地区耗尽了财力。德国是欧洲的首富,资金雄厚,技术先进,本想一举把东部地区改造成欧洲最先进、最发达的工业区,岂料五年来投入了巨额资金,成效远不理想。根据德国联邦新闻局提供的资料,从1991年到1995年,西部五年累计向东部投入了8400亿马克,扣除当年税收回流,加上拨给“托管局”的1200多亿马克,总额已达到7864亿马克。今年2月19日《柏林日报》报道说,今年西部仍要向东部拨款1965亿马克,其中联邦拨款1301亿马克,统一基金会和欧洲联盟补贴500亿马克,联邦给予减税优惠164亿马克。前不久,前托管局负责人布劳伊尔对德国《焦点》杂志说,在相当长时期内东部地区仍需西部输入资金,否则就将对德国经济铸成严重失误。德意志工业协会在其1996年经济景气状况报告中也承认,东部地区的经济要赶上西部的水平还需要长期努力。报告说,1994年东部地区的经济增幅比西部高6个百分点,1995年只为4个百分点。如果按后者推算,12年后东部才可能赶上西部的生产水平。这说明,尽管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比较高,但起点很低,要达到经济完全自立尚需漫长的岁月。勃兰登堡州州长施托尔佩也承认,截止1995年底,该州的国内生产值只相当于1989年的水平。联邦经济部在关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报告中坦率地承认,1995年5月东部地区的工业生产能力只相当于1990年第一季度的42%。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比西部地区整整差10个百分点。产业工人只占居民人口的4.2%,此数尚不到西部地区的一半。即使在第三产业发达的美国,产业工人也占到居民人口的8%。目前,东部地区的工业基础还非常薄弱,即使在“民主德国”时期的工业中心萨克森、萨克森-安哈尔特和图林根三个州,工业密度还远远低于西部以农业为主的石荷州。两德统一之初,许多人都认为在西部强有力的支援下,不出五年,东部地区将成为欧洲经济最繁荣、技术最先进的地区,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过去太乐观”。联邦经济部1995年9月在关于“东部重建第二阶段报告”中,经济部长君特·雷克斯罗特承认,“今天任何人都无法确切地预言,东部五州的经济什么时候才能赶上西部的效率,各种测算模式都是一些假设,而这些假设又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四、政府的对策

面对日益扩大的失业队伍和沉重的社会及财政负担,今年1月底,联邦政府中的执政伙伴提出了一项“50点行动核心计划”,尽管这个“50点计划”尚在酝酿之中,还没有形成法律或政策法规,但可以从中看出政府经济、社会政策的走向。科尔总理今年1月23日邀请政府主管部门、经济界巨头和工会领导人参加“三方会议”,共商对策。关于失业问题,联邦政府的目标是在2000年之前把现在的400多万失业大军减少一半。为达到此目的,政府提出了一个包括工资、财政、税收和社会政策在内的大体设想,政府建议工资增长要有节制(德国的劳动工资是由劳资双方谈定的,政府无权干预,但可以建议),各方都呼吁降低工资附加费,以压低劳动成本;政府准备采取措施,对新建的加工业、新技术产业和生产型的服务行业实行减税;为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提供资助;改善社会和法律条件,为德国的生物技术在本世纪最后五年中夺取国际领先地位创造外部条件(在德国居民中尤其在强大的环保派中对生物技术怀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公共债务和公共支出是压在政府双肩上的两大包袱。20020亿马克公共债务每年都要还本付息,给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的财政造成极大压力,加之每年公共支出占到国内生产总值近一半,使政府对经济失去了宏观调控能力。现在政府决定采取果断措施,逐步缓解公共债务和公共支出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沉重负担。联邦政府决心严格预算纪律,在2000年前,把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到两德统一之前的水平,即由1996年的48.5%降到46%以下,今年3月12日,联邦政府宣布对联邦各机构的财政预算实行财政部长监督,即从3月15日起,各联邦机关凡管理费用开支一次超过50万马克、转帐超过100万马克、一次性投资或采购超过500万马克,均须经联邦财政部长签字同意。这种做法在德国战后历史上尚属首次。除了紧缩开支外,政府还决定逐步减少公务人员,提出的口号是“国家机关减肥”。联邦政府这样做,州政府,尤其是经济比较困难的州,也在采取行动。柏林市刚刚组成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和社会民主党联合政府,决定从1996年到1999年节省开支240亿马克,从17.7万国家机关和公共事业人员中裁减1.8万,即裁员1/10以上;市政府带头精减机构,把原来的15个部(州一级部)减到10个,减掉三分之一;把原来的23个区合并成18个区。如此大刀阔斧动真格,也不多见。另外,各级政府在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方面已取得某种共识,主张引入效率工资,奖金和领导岗位试用期,鼓励易地工作和接受半日制工作安排,以减轻公民和企业的负担。

社会保障费用与日俱增,使政府深感头痛,政府已采取广泛措施,试图把这项费用降下来,例如政府已限制医疗费无节制地增加,要求把医疗保险费保持在1995年底的水平上,对医院把健身费冒充医疗费的现象将处以重罚。据联邦卫生部长透露,仅此一项,国家每年就损失10亿马克。政府还考虑把三年享受一次疗养的规定改为四年一次,而且疗养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星期,要求疗养者自己负担部分费用。与此同时,政府还想采取措施堵住失业救济金中的漏洞。它建议通过法律,把以往凡失业一年以上者均可享受失业救济金的规定改为45岁以上的失业者才能享受失业救济金。如果失业者拒绝劳动部门介绍给他(她)的适合他(她)的工作,劳动部门将把他(她)的失业救济金削减25%。政府还主张把试用期延长到两年,以防止求职者这山望着那山高,反复“跳槽”。

关于德国的经济困难,科尔总理讲过一段有趣的话,他说,每当他对外国领导谈及德国的经济困难时,对方常以开玩笑的口气对他说:“我多么希望有贵国那样的困难!”这段话既含有科尔先生的自豪感,也表现了他的信心。

德国毕竟是经济强国,凭着德国人的敛财本领、管理经济的经验和政府的决心,相信经过一段困难的调整,德国经济将会恢复活力。

标签:;  ;  ;  ;  ;  ;  ;  

浅析德国经济增长不足的原因_德国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