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网络民粹主义兴起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论文_闻申衍

论我国网络民粹主义兴起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论文_闻申衍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摘 要:网络民粹主义是当前对我国社会影响最大的一种民粹主义形式,追求绝对的平等与绝对的民主,在网上主要表现为“仇官”、“仇富”、“仇视精英阶层”等。理论上,网络民粹主义在倡导人人平等、培育社会民主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现实看,其消极作用更为突出,甚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利用来西化、分化中国。本文希望通过探究其在我国兴起的原因,找出科学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贫富差距;改革;核心价值观

一、网络民粹主义兴起的原因

(一)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当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却越拉越大,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等方面。据国家统计局对2015年国民收入的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了0.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接近3倍之多,远远大于改革开放前后。“80 年代初,全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3 左 右 ”[1]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导致民众对社会的不满是网络民粹主义兴起的原因之一。

(二)腐败现象严重、政治诉求无法满足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治理腐败现象,十八代以来,以习近平为中心的党中央更是把反腐倡廉的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腐败问题依旧很严重,由部分腐败分子带来的贪腐问题,严重影响了一般民众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的认识,在部分民众认为“无官不贪”,这就滋生了网络上比较盛行的“仇官”等网络民粹主义现象。

另外,随着民众文化水平的提升,其参政意识、参政能力也得到了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为自己的权利发出声音,争取参与到国家治理中。但现实却是,受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等特殊国情所限,我国还无法做到像一些西方国家那样让大多数民众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因此,那些希望获得参政权而无法直接获得的民众就通过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愿,这也是网络民粹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

(三)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渗透

西化、分化中国一贯是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国策。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对于社会精英阶层的严格管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法通过社会精英来达到其分化中国的目的,进而转向一般民众以及互联网领域,利用互联网上的一些所谓的“意见领袖”、“微博大V”等,来调动一些激进的网民,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进行无厘头的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渗透极大的促进网络民粹主义的兴起,使网络民粹主义更加的极端、激进,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四)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实时性、双向互动性、匿名性等特质,使之为民粹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学者就指出,“互联网与生俱来就带有民粹主义倾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

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互联网普及率已居世界前列,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网民群体,手机、QQ、微博、微信等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逐渐成为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些正是网络民粹主义的生命力所在。

应对网络民粹主义的科学策略

(一)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人民利益诉求无法得到及时的满足,官员腐败现象依旧严重等,这是当前我国网络民粹主义兴起发展,并逐渐趋于极端化、非理性化最深层次的原因。为此,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两个关系,在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但必须明确,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不是弱化政府的干预,而是要使政府的干预更加全面,更加有质量,只有更好的政府干预才能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

第二,拓宽人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完善信访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参政议政意识以及参政议政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也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权利,最直观的表现在近几年信访人数的逐年递增,而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的参政议政渠道相对来说还较少,信访制度也不够完善,继而导致很多得不到满足的民众去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加速了网络民粹主义的发展。

第三,坚持并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腐败问题是我国网络民粹主义的一个加速器,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民粹主义对我国政治体制进行攻击的对象之一,很多网络民粹主义者都把矛头对准了政府官员,这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我国当前腐败问题依旧严重。因此,要消解网络民粹主义就必须继续坚持当前的高压反腐,并尽快实现制度反腐。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公民素质

当前网络民粹主义盛行,与公民的道德素质较低是有直接关系的。大多数网络民粹主义者的言论都体现了其自身不成熟、不冷静、不理性的一面,看待问题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够一分为二的辩证看待问题,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利于培养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其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事物,以理性的态度发表言论,从而有利于防止网络民粹主义走向极端。

(三)完善互联网立法与监管、净化互联网环境

最后,针对网络民粹主义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发展,必须要做好有针对性的部署,主要在于完善互联网立法,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高屋建瓴为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规划了蓝图。”

虽然,当前我国也已经针对互联网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立法,颁布了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但是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必须及时修订相关法律,否则无法跟上情况的变化。

另外,做好对互联网的监管工作,对于那些在互联网上不当发表言论,攻击我国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甚至国家领袖的行为要予以严厉的打击,以防止部分西方国家利用网络民粹主义来达到其西化、分化中国的企图。

参考文献:

[1]冯华.人民日报聚焦中国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人民网,2015年12月29日.

[2]陶文昭.互联网上的民粹主思潮[J].探索与争鸣,2009,(5):46.

论文作者:闻申衍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论我国网络民粹主义兴起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论文_闻申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