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市人大代表在行动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论文

南雄市人大代表在行动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文/ 图 江继宽

“即日起至7月底,全市各镇(街道)人大积极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围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多形式开展代表活动,力争实现全市各村(居)全覆盖。”在7月8日南雄市“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动员会上,南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玉英明确了这一要求。

南雄市人大常委会在前期全市四级人大代表联动随机抽“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以主题活动月为契机,再掀起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热潮。一个月时间,24个代表活动小组,在200余个村(居)集中开展活动,1 000余代表参与,推进解决了一批群众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整理出代表意见建议131件……代表的辛勤努力,终于换来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首战告捷,一幅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村更美的新画卷正在南雄绘就。

They were acting as outcast of the society by developing an individual way of expression.

镜头一:“零距离”接触

“您对珠玑镇农村环境卫生方面有何意见建议?您认为当前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近日,珠玑镇人大根据镇三级人大代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把辖区83名人大代表分成23个代表活动小组,按照网格化划分原则,每位人大代表入户联系不少于5户村民。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代表们开展走访群众活动,进村入户或深入田间地头,听民声、集民意,与群众广泛交流互动,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集民智、汇民意,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收集了大量“接地气”的建议。

在本论文中夏鼐先生针对当时中国考古界命名考古学文化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阐述了三方面:一种“文化”必须有一群特征;共同伴出的这一群类型,最好是发现不止一处;我们必须对于这一有共同特征文化的内容有相当充分的了解。王仁湘在《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原则与程序问题》一文中,他将夏鼐先生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归纳为“命名四原则”,即一种文化必须有一群的特征;同一类型的遗址最好发现不止一处;必须对这一文化的内容有相当充分的认识;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的小地名命名。他还指出夏鼐先生在阐释考古学命名时没有明确的陶器群的量化问题,没有强调一个器物群至少应包括几种器型。

代表集中视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镜头二:执行“整改时限制”

“我将对照“问题清单”认真抓好整改,承诺一周内整改完,请人大代表监督。”湖口镇里和村党支部书记和长市铭睿木材综合处理厂负责人接过代表开出的“问题清单”,向代表承诺按期整改。湖口镇在组织开展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专题视察活动中,视察组以“问题清单”的方式现场反馈视察发现的问题,并要求视察的村(居)或相关单位负责人当面承诺问题整改时限,代表将坚持咬定问题不放松,按照承诺的整改时限加强跟踪监督。代表监督更加量化、细化,解决民生热点问题不再拖沓。

镜头三:代表活动彰显“地方特色”

南雄市油山镇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旅游产业正不断兴起。为让代表更全面掌握当地红色革命历史,准确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和革命故事,镇人大在视察活动开始前,邀请宣讲员为辖区全体人大代表开展红色教育专题辅导。明确了“推进油山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须要结合当地红色旅游发展特点,让代表更理解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性,鼓励代表多从有利于当地红色旅游发展角度献言献策,为民发声、为民解忧”这一主攻方向,使代表收集群众意见和所提建议更具针对性。活动期间,油山镇共梳理出百姓诉求5条,形成代表意见建议14条。

镜头四:人大代表+村民理事会

“这次我们镇开展清拆危旧泥砖房专项行动中,有很多户村民能最终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工作,要归功于人大代表和村民理事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澜河镇人大主席杨简彬说,主题活动月期间,澜河镇不断开展了“人代表+村民理事会”进村入户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和村民理事会成员德高望重、在村民中说话“管用”的特点,让人大代表与村民理事会合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整治工作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工作的阻力小了,澜河镇的危旧泥砖房清拆进度得以大幅提升。

(作者单位:南雄市人大常委会)

标签:;  ;  ;  ;  ;  ;  ;  

南雄市人大代表在行动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