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离不开朗读的指导论文_吴春丽

语文课离不开朗读的指导论文_吴春丽

山东省青岛莱西市店埠镇中心中学 266607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人人皆知的名言。南宋教育家、文学家朱熹亦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早已被我们的先人证明。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理解、感悟课文,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小学生在朗读时仍存在着各种弊病,如:朗读时掉字、填字、漏字;朗读时读破句子;朗读时“唱读”;朗读时“一字一顿”,速度过慢;朗读时速度过快,无法品味。针对以上弊端,我认为可采取如下方法指导学生的朗读。

一、打好读的基本功

突出一个“准”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谓“准”,就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任意添字掉字,不可拖长尾韵。为了真正做到读准,一定的齐读是必要的,但更应关注学生的独立朗读能力,反复训练,力争做到“字字咬真、字字咬准”。从严要求,持之以恒,为今后提高朗读能力打好基础。

二、抓好“句子结构、关键词语”,注意句子的停顿、朗读的节奏与轻重音把握

《我为你骄傲》一课长句子比较多,如“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觉得很开心,很有趣。”“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等。遇到这样的长句子,我提示学生先轻声读一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合适就在哪儿标上“/”。如“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觉得/很开心,很有趣。”“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读得很有节奏。再如“一直等到天黑,我才悄悄地来到老奶奶家门前,把信封投到她家的信箱里,”读到这个句子时,我先找朗读比较好的同学起来读,其他的同学听哪个词读得比较重,哪个词读得比较轻,结果学生很轻易地就听出“一直”“才”读得比较重,“悄悄地”读得轻一些,交流过后,学生自然读得比较精彩。

三、范读领路,摹仿入境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因为范读能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调,给学生以遵循。再加上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如:当学生读到“那天晚上,我一想到老奶奶家被打碎的玻璃就害怕,担心她知道是我干的。”学生反复读过之后还是没能深刻地体会出“我”当时的担心、害怕。于是,我当场范读,再找学生起来读的时候,个个声情并茂。

当然,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和不断总结,找出适合学生的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论文作者:吴春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1月总第3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语文课离不开朗读的指导论文_吴春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