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感培养初探论文_李长春

中学生语感培养初探论文_李长春

李长春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中小学教研室 628400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如果语感的能力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实际应用中就表现为一接触语言文字,即产生正确的多方位的丰富的直感:在阅读时,不仅能快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有效之信息,感知语义,体味感情,领会意境,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而语感能力差的,接触语言文字时,在运用惯常的分析理解手段之前,仅能领略其所承载内涵的一鳞半爪,甚或曲解其意,难得言辞之要领。 简单地说,语感就是一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

吕淑湘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的语感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语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语感:

一、认真聆听,勇敢表达

“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鉴于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举行了课前美文欣赏活动。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接收优美的语言,经过大脑的加工后,对听到的美文进行评价,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在教学中要积极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语感。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广泛阅读,勤于练笔

阅读是提高学生人文底蕴、提高语文能力、培养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便是对诵读的评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加上自己的理解、看法及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行必要的练笔,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

三、全面调动感官,形象感知

现代多媒体的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传统教学那种“一支笔,一个黑板”的教学手段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调运用,对言语对象形成多侧面的、较完整的形象感知,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整体思维的发展。

例如,学习说明文《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采用图解的形式将书籍演变过程演示出来,简明扼要而又形象生动。短短几分钟,学生对书籍演变的形象感知就已完成,而且记忆深刻。这种效果,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显然是难以企及的。

再如,教学苏武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借用影音作品《水调歌头》。歌者嗓音清澈,旋律婉转,曲调抑扬;画面色彩清淡,用光虚柔,慢镜头的运用衬出了气氛的缥渺。这一切,都在视听的结合中使学生对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有了较深切的感受。

四、勤记多背,丰富语感

“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显而易见,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高中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不足,实践经验有限,所以,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将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背记不是要求学生背那些参考答案,而是让学生多背一点文章,特别是文言文及诗词。古文作为汉民族的母语,表达比现代汉语更为简约。而简约的部分就要依靠人们展开联想和想象去领悟、推断。古文简约所造成的这种意会性、联想性却更增添了文章的美感。

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用现代文来表达则变成:从前我走的时候,杨柳还在春风中摇曳;现在我回来,天已经下着大雪。虽然仍有原意,但却缺乏原诗的情致。

再如《庄子·秋水》中写道:“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简单的十个字描绘出神人的神貌。正因简约,才具有模糊性、意会性、整体性,留给读者不尽的想象空间。因此,我们强调要让学生多背一点古文,在背诵中形成敏锐的语感。学习古文时就不感到困难,而且学习现代文也必然轻而易举。才可能出现“脱口成章”“一挥而就”的情况,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也能有较好的效果。

五、联想想象,联系生活

要体验语言的高妙,就要通过展开联想和想象,填充那些没有展示出来的空白点,体验作家描述的意境。夏丐尊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通过联想和想象,使学生不仅对文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学生的语感也在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培养起来。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语言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见出好坏。要调动起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来体验作家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方法。叶圣陶说过:“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论文作者:李长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0月总第8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  ;  ;  ;  ;  ;  ;  ;  

中学生语感培养初探论文_李长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