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模式下促进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的研究_学前教育论文

以集团化模式推进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共建共享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前教育论文,城乡论文,模式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物价局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的意见》(苏教基[2015]15号)要求,江苏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要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从注重扩大资源转向扩大资源与内涵建设并举,从注重解决群众急需向解决群众急需和追求入园方便公平并举,从注重重点建设转向重点建设与全面建设并举,从注重项目推进转向项目推进与机制构建并举。计划特别强调要扩大资源,优化结构。推进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实施乡镇以下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扩大小区配套教育资源,重点提高城镇及城乡结合部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优化质量结构,重点加强农村省优质幼儿园建设,到2020年全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到90%。

      我国对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探索起步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早期研究注重教育在城乡一体化的工具价值,把发展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视作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而后将教育也当作城乡一体化本身的对象,2010年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明确了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将发展学前教育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而且屡次提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学者开始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存在障碍和策略、评价指标体系等内容进行理论上的重点研究。我国的学前教育得以快速发展。

      “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有利于学前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分配、合理利用,有利于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的城乡一体化,以集团化模式作为一体化推进路径开展研究,能够丰富亟待充实的学前教育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尤其丰富了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的路径和策略的研究;以地方高校为依托,以幼教集团的联合、拓展、共享共建为研究思路,也丰富了幼儿教育集团的运行机制体制的理论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城乡儿童从生命的早期接受公平的教育,获得健康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实现社会文化价值观的重建,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在社会文化中扎根生长。”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及江苏发展的最大趋势和动力是城市化。面向未来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大趋势,江苏学前教育应站在较高的历史起点上,顺应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一些重大趋势性变化,积极探索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更好促进协作共赢及资源共享,形成城乡之间、园所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各成员共同发展,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一、集团化模式的可行性论证

      1.通过幼教集团的带动,逐步扩大分园的区县乡的办园数量,提升办学质量,以点带面,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关注学前教育整体发展。建设一批条件合格、管理规范、保教优质的幼儿园,缓解“上园难”,满足广大群众“上好园”的需求。

      2.借助集团化管理的运转模式,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针对分园管理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幼教集团全面指导分园园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五个统一”,激发各类幼儿园办园活力,推动不同层面幼儿园管理水平共同提高。

      3.以优秀园长带教学团队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跟岗锻炼、岗位互换、国培和省培等渠道培养一批优秀园长和骨干教师;以多种方式助推集团各园之间教师沟通互助,搭建信息化资源平台,探索多元培训模式,实现集团各园教学交流培训同步、教科研共进、保教队伍整体提升,促进不同层面幼儿园专业化发展。

      4.加快推进集团化,有重点有选择地培育和发展区域,积极抢占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制高点,应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以集团化模式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江苏学前教育发展的战略取向。树立以集团化为主导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理念和思路,对江苏“十三五”及今后二十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集团化是解决江苏学前教育城乡差距问题的重要出路;二是集团化是推进江苏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潜力和动力;三是集团化是推进江苏加快学前教育多元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四是集团化是江苏争创学前教育区域竞争优势的制高点。

      二、集团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1.政府、高校、幼教集团的三方协同机制的有效建立。政府为高校和幼儿园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高校教师下园所,做科研;幼教集团为学校提供一大批优质的见习、实习、科研、就业基地,提供了富有经验的实践师资,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幼教集团的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解决了百姓“入园难”、“入园贵”的社会问题。

      

      2.顺应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联动发展的趋势,以集团化为模式,以信息化为黏合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搭建数字化资源平台,实现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以跟岗锻炼、岗位互换、国培和省培等渠道培养一批优秀园长和骨干教师到县乡幼儿园开展管理工作。

      

      3.优化资源配置,对人、财、物等办园要素在不同园之间进行合理调配。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以规模的发展降低办园成本。建立标准化管理“五个统一”。

      幼教集团实行理念、管理、科研、文化、督导和评估统一。品牌统一,配置统一,餐饮统一等五个统一,建立长效考核和奖励制度,带动和促进农村分园快步发展。

      

      4.以集团化方式推进江苏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共建共享的价值、路径以及实践模式。

      

      三、集团化模式的服务能力

      1.集团化模式实现集团与高校共建共育共赢。经过学校长期探索,幼教集团已成为徐州幼专产学研紧密结合最突出的办学特色。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创办幼教集团,彻底解决了高校教育与科研分离,教学和实践脱节的现象,使学校初步形成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资源共享、相辅相成的格局。同时幼教集团依托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依托专业教师的指导,不断获得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持,双方共建科研团队,以科研课题为载体,以课题组为依托,推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师资交流,带来理念分享”。各园还充分享受了学校的培训资源,徐州幼专为幼教集团源源不断提供优秀的毕业生,解决了集团发展中的师资问题。

      2.集团化模式为高校提供优质实践与科研基地。幼教集团为学校提供了一大批优质的见习、实习、就业、科研基地,促进了学校办学内涵的发展、专业实力的提升。每年在幼教集团各园工作的幼儿园优秀教师、优秀管理干部都走上学校的讲台,为学生进行教学展示或专业思想教育,深受学生欢迎。学校培训工作面广量大,附属幼儿园、幼教集团各园承担了大量的讲座、公开课展示、游戏活动观摩、环境观摩等接待任务,由于安排便捷,展示效果好,为学校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增强了培训工作的对外竞争力。

      3.集团化模式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幼教集团与政府,与高校三方,通过多样办园形式,通过管理的“五个统一”,真正实现了城乡幼儿园一体化的运转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迈入良性共赢的发展轨道,共同促进了徐州市乃至全省幼教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通过试点研究,集团化办园模式探索出了适合江苏省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新策略新途径。目前,徐州幼专幼教集团共有分园44所,覆盖两市六区两县。由集团作为总园,培养了一批优秀园长,通过“接管、加盟、帮扶、共建”等方式,带动一批潜力园作为分园,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提升江苏省幼儿园办园整体水平。今后力争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催化一批优秀园长和骨干教师队伍的产生;盘活和优化优质资源;推动学前教育办学体制的创新性变革;形成城乡之间、园所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共建共用,共赢共享,以更广泛的资源带动县乡学前教育的共建共享研究,实现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标签:;  ;  ;  ;  ;  

集团化模式下促进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的研究_学前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