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理论界对银行利益的四种探讨_银行论文

论我国理论界对银行利益的四种探讨_银行论文

我国理论界对银行效益的四次讨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界论文,四次论文,效益论文,我国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对银行效益的研究起步较晚。50年代,理论界只是在研究和讨论社会主义价值规律、综合平衡、经济核算和银行职能作用的时候涉及到一些有关银行效果问题。其原因是建国之初百废待业,加之国际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建设中强调外延扩大再生产,强调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在银行工作中强调高度的统一性、全面的计划性和彻底的服务性。在经济金融工作和理论研究中较多注重产值、速度、国民收入和存贷款余额,不注重经济效果和银行效益。后来,随着国民经济和金融事业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我们对社会主义银行工作认识的深化,我国理论界先后四次比较集中地讨论了银行效果和效益问题。

一、关于银行经济效果的讨论

1958年至1960年我国国民经济“大跃进”的错误和挫折教育了人们,理论界开始针对“大跃进”以来在经济建设和银行工作中只追求产值、速度和需要而不计较投入巨额贷款所产生的经济效果和不考虑过多发行货币所带来的经济危害的倾向,第一次较认真地开展了对银行经济效果问题的讨论。当时在理论上讨论的重点,是国民经济效果与银行经济效果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社会主义银行经济效果与资本主义银行经济效果的区别和联系。具体研究讨论了银行经济效果的概念、实质,以及评价银行经济效果的指标、提高银行经济效果的方法与途径等。通过这次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大跃进”在这方面的教训,提高了人们对经济活动的自觉性和银行工作严肃性的认识,批评了不讲经济核算、不讲货币信贷投放,只求高速度、只求“多作贡献”的片面观点,告诉人们银行工作必须注重投入产出,必须注重经济效果。这次讨论虽然主要在理论界进行,但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1962年3月10日作出了《关于切实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决定》,即《银行六条》,在金融方面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停止和扭转“大跃进”期间政策措施失之过宽管理偏松的作法,加强信贷投放和货币发行等方面的管理,强化投入产出观念,以制止通货膨胀,促进国民经济的调整和银行经济效果的提高。

二、关于国家银行两种效益分离的讨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拉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改革的深入必然涉及金融体制重点是银行体制模式的改革。中国原有的高度集中化、单一化的国家银行体系,以及由此带来的银行两种效益混同的弊端已明显地表现出来。为此,建立一种什么样的银行体制模式,即银行两种效益混同是好还是不好,该不该分离的讨论,很快且很热烈地在全国理论界展开了。

对此讨论,当时理论界存在有三种不同看法和主张:

一种是极少数同志主张仍然保持“大一统”的人民银行体制,仍然搞两种效益混同,这有利于国家资金的统一分配,有利于银行社会效益的发挥,有利于把宏观经济决策贯彻到微观经济中去,在宏观经济的计划指导下,加强微观经济效果,实现银行信用增殖的要求。

另一种意见是一部分同志主张设部分专业银行,如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但工商银行和储蓄银行不宜和人民银行分开,这样既可克服人民银行过于庞大和集中,两种效益难以同时发挥好的缺陷,又能继续保有工商信贷及储蓄业务在现金管理的配合下成为人民银行控制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保有庞大的基层网络以经理国库收支和提供信息资料。

较多同志主张,要确立我国完善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要真正发挥好银行宏观社会效益和微观自身经济效益,非建立一个相对超脱的中央银行不可,非实行人民银行与专业银行彻底的分离不可。主要理由是:将货币发行与信贷集中于一身,货币发行难免成为弥补信贷差额的手段,不利于国家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也不利于把工商信贷工作和储蓄工作搞好,人民银行的效益与专业银行的效益难以兼顾好。

大讨论带来了大行动。1979年,我国开始调整货币信贷政策,改革金融体制,实行银行两个效益的分离。单一的银行体制被打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相继恢复与独立。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则专门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专职注重宏观的、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这为以后专业银行确立利润目标、讲求自身经济效益、为实行银行企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

三、关于把银行办成真正银行的再一次讨论

1979年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银行高集权、大一统、单一化的体制,发表了“要把银行办成真正银行”这一重要指示,由此引发了银行两个效益的大讨论,带来了银行体制大改革。至1986年6月成立交通银行后,我国已基本上建立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的,以国家银行为主体的,其他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对于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这些成绩,邓小平同志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86年,他在听取几位中央负责人汇报当前经济金融情况和改革设想时同志一次强调:“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并尖锐地指出,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虽然已开始向前推进,但步子还太慢,“中央银行不象中央银行,专业银行不象专业银行”,必须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必须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由此,“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这一思想和思路,在全国经济金融理论界再一次开展了深层次的讨论。这一次“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讨论的实质和核心问题,就是进一步弄清什么是真正的银行和怎样才能真正提高银行效益问题。通过大讨论,对这两个问题理论界基本上趋于了一致看法。所谓“真正的银行”,就是具有银行本质特征即商业性质的银行,如商业银行本身是企业,经营的商品是作为特殊商品的货币与资金,具有追求自身盈利的最终动机与目的,经营活动也应按一般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准则进行,自担风险,自求资金平衡,这是商业银行权能的集中反映。如果没有自有产权,银行就不会有负盈负亏的权利和义务,也不可能产生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和意识。因此,应该象不能要求生产企业对实现宏观经济平衡负责一样,也不能要求金融企业完全负担宏观管理的责任。同时,商业银行也不具有政府管理的职能,同企业的信用关系是处于平等地位。对于政府和中央银行委托办理的管理监督工商企业的具体事务应明确委托者的责任与义务,商业银行不承担因此而产生的风险。关于怎样才能真正提高银行效益?通过讨论,理论界认为,首先要理直气壮地确定专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最佳统一,专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是专业银行的根本目标和经营方针,其社会效益应服从于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尽快成立政策性银行,将专业银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专业银行则专门从事商业性业务,从而确保专业银行职能趋向市场化和企业化,以实现和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四、关于银行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讨论

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工作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以粗放型为主向以集约型为主转变。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全国理论界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并引起了对银行经营方式转变的讨论,认为提高银行自身经济效益,走集约化经营道路,是国有专业银行的首要任务和主攻方向。如何实现银行经营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理论界认为,这个问题是专业银行面临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很艰难的问题。银行实现这种转变搞集约经营,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其一,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实质就是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集资金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一体,注重总量比例、结构、期限、利率的平衡关系。要提高对集约化经营的认识,不能简单地把集约化理解为就是突出城市行的地位,集中贷款审批权,实行相对收缩政策。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把专业银行作为一种产业,将其立足点放在向社会不断提供各种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上,以提高银行发展的效率。要弱化商业银行对社会经济的调控,建立银行业的良好经营机制,有效地防止信贷资产的毁损,不能靠行政命令来控制。要建立公平、合理的银行业运行机制,在统一的法律、利率条件下,实行自主经营,优胜劣汰,自我发展。实施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限额核定必须合理,要做到与资产负债比例结合,与资产质量结合,与地区经济发展结合,与国家下达重点项目资金规模配套结合,促其调整负债结构,提高贷款资产质量,促使经济更快更好发展。要正确处理“点贷”、“集权”与集约化经营的关系,规范“点贷”行为,要把“点贷”缩小到最低限度,防止因利益驱动,地方政府争限额、争“点贷”,以求得贷款倾斜,使贷款规模分配失去科学性。

其二,建立压缩支出提高效益新机制。集约化经营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要降低消耗,减少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所以,集约化经营要考虑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效益,要防止盲目扩张助长“粗耕粗做”或超越承受能力扩大规模效益;要把精力放在内涵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现有资产质量和效益。要加强银行经营成本的核算,特别是要加强负债成本核算,使资金聚集不惜工本向追求低成本转变,根据各类负债比重,加强总负债成本控制,在固定成本难以压缩的情况下,努力降低可变成本,减少人员、撤并机构,降低费用和其它消耗,提高人均负债量和盈利率。要提高单位资产收益,逐步从争规模、促供应向保质量、增效益转变,要根据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建立完善效率、效益指标考核体系,在注重总量指标、横向占比衡量各级行的区域竞争力外,还应突出人均指标,如人均资产负债额、人均成本费用额、人均盈利额等,用于衡量各行的集约化经营水平,逐步建立起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化经营管理的新体制。

其三,探求收益多样化的新路子。集约化经营包括对传统业务经营管理和新兴业务的集约经营,要在巩固发展传统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业务和中间业务。现在银行客户不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银行的服务,而是主动要求银行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项目,因此银行业务要适应客户的需要不断增加新服务项目,拓宽服务领域,使专业银行发展成为“百货公司”式的银行。要注重资产结构的调整,不失时机地大力开拓房地产信贷、科技信贷、信托、证券、国债买卖、票据,咨询、信用卡、代理、代保管等多种新业务和中间业务,要通过发展中间业务和新兴业务,从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收取手续续和佣金,以构成现代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以改变传统“粗放经营”利润水平不高的局面。

其四,把盘活贷款存量作为集约化经营的主要途径。贷款资产质量是当前银行集约化经营的基础。要以盘活存量为重点,清收“三项贷款”,主动转化不良资产,要充分运用马克思“货币动力”学说的原理,恰当运用信贷资产的投向与投量,加以正确引导,千方百计地促使其生产经营状况不断向好的方向转化。要坚持以效定贷、以贷增效、以贷盘存、以贷扭亏,高效合理地搞好资金的配置。要分清现有贷款存量的性质,分阶段考核,逐步消化。今日存量是昨日的增量,增量质与量高低直接影响存量的质与量,因此要把好增量关,一方面是投向投量关,一方面是信贷约束关。

其五,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人才是集约化经营的关键,“企业即人”,人才是任何企业竞争取胜和提高效益的主动力。要摒弃传统管理中见物不见人,见钱不见人的偏向,有效地运用人的能力和知识资源,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要建立科学的用人考核机制,健全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考核指标体系,解决基层行一方面人员膨胀,人浮于事,另一方面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奇缺的现状。要克服平均主义“大锅饭”和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问题,要积极开发人才,搞好人才培育,既加强对现有人才培训,又积极向社会公开招聘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精通国际金融管理人才,以促进专业银行向现代化、国际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这次讨论的主题是如何处理好速度与效益、产值与效益以及深化体制改革与效益的关系;如何实现集约经营,从内涵上提高银行效益。这次讨论是深层次的讨论,是从本质上提高银行效益的讨论,讨论目前仍在进行之中。

标签:;  ;  ;  ;  ;  ;  ;  ;  

论我国理论界对银行利益的四种探讨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