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不诚实成为弹劾官员的理由_时政论文

允许不诚实成为弹劾官员的理由_时政论文

让不诚信成为弹劾官员的理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官员论文,理由论文,诚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诚信”列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作为官员理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格守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然而,一些官员们却带头不诚信,带头破坏诚信机制。在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栏目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官员们面对记者已经充分掌握了的事实证据的提问,要么矢口否认,要么公然撒谎。

在我国,官员不诚信有着深厚的基础。封建王朝时代,官员的诚信仅仅是对上的愚忠。绝大多数官员为了升迁,为了敛财,常常采用愚弄、欺诈等卑劣的手段,还谈什么诚信。对上是“为尊者讳”,明目张胆地欺骗;对下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推行愚民政策;对同僚是团团伙伙,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新中国成立后,官员的道德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官员诚信这根弯经从来就没有很好地较正过。大跃进时期,水稻亩产万斤、几万斤的卫星一浪高过一浪,一些官员正是凭着冲天的“卫星”平步青云。文化大革命时期,为了迎合时势,批“老九”、批右派,诚信机制更是搁置在一边。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推进,官员的诚信建设却落后于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欺上压下。在工作中耍花架子、搞形式主义、虚报浮夸。某些领导者在为民办事中,今日许明日,明日复明日,推、拖、骗已经成为为官者的基本手段,诚信变成了官场中罕有的珍品。原人大副主任成克杰在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时,一边大肆贪污受贿4000多万元,一边却在高喊着反腐倡廉,并假惺惺地说:“一想到广西尚有700万的百姓没有脱贫,我这做主席的是连觉都睡不着啊”。

西方国家,诚信是最基本的从政品质,不诚信就会失去公众的信任,并有可能因此而丢掉官职。克林顿任总统时被弹劾,最充分的理由不是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风流案,而是克林顿在接受检察官询问时作伪证。虽然弹劾最终没有将克林顿从总统宝座上掀下来,但是,克林顿也为自己的不诚信着实惊出了一身冷汗。前段时间,在“一国两制”的香港,发表支持“台独”言论的立法会议员刘慧卿,被舆论纷纷谴责,但真正进入司法程序的却是“涉嫌‘发假誓’”。

市场经济是西方国家的产物,我们在引进市场机制的同时,也应将诚信机制引进过来,尤其是要将官员的诚信机制引进过来。官员不诚信,极大地损害了市场经济机制,损害了社会的诚信机制。

加强官员的诚信建设,要靠官员的自律,更要靠制度的他律。自律就是领导者正人先正已,教育者首先受教育,率先垂范,做好表率。然而,实践证明,如果没有他律,自律的作用往往是十分有限的。他律就是发挥制度的作用,发挥群众的作用。让诚信者得益,让不诚信者受损,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监督领导者的诚信问题上来。当广大群众可以因领导者的不诚信而弹劾领导时,官员的诚信也就指日可待了。

标签:;  ;  

允许不诚实成为弹劾官员的理由_时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