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应用型习作教学路径探析论文_石晓珞

小学应用型习作教学路径探析论文_石晓珞

福建省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 石晓珞 361006

摘要: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回归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应用文教学涵盖面仍需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延展。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维及读写训练是写好应用文的关键。能否在生活实用,符合应用文写作格式要求的法则同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两大方法巧妙配合是助力小学语文应用文教学的有效法宝。

关键词:小学语文 应用文教学 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的学生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第三学段的学生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对于国内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课标的要求似乎并不难达到,然而细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发现教材中并未明确涉及“便条”、“读书笔记”的写作训练,“书信”、“观察日记”、“写作品梗概”、“倡议书”等也不单单是格式规范这么简单。国内小学语文的应用文教学大部分依然停留在“应用题”或“应试题”阶段,课堂一带而过或机械讲解,忽略了培养学生应用文思维的过程。

一、来源生活,凸显生活应用

2019年秋季学期,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1—6年级全面铺开使用,笔者对照最新教材目录,统计了每单元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与“写作”,课标中“口语交际”、“习作”单列,“口语交际”并不属于习作部分。在此,之所以将“口语交际”列出,一考虑到部分“口语交际”是接下来单元习作的热身;二可作为应用文习作的对照参考。

实际上,应用文写作极大凸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课标在“综合性学习”中也对应用文写作提出了要求,如第三学段中“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文体,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习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等。由此,部分应用文写作虽在单元习作中未体现,其实在“口语交际”中已经有所渗透,甚至酝酿于语文教材的不经意之中。

总体看来,小学阶段的习作训练,应用文写作的确占了很大的比重,试卷中的“小作文”并不“小”,也与课标的学段习作要求并不完全吻合,需要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开源”。

二、假借生活,“开源”教学内容

应用文是与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实用文体,若现实生活中没有了需求,便成了无本之木,很快枯萎。低年级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有限,更多地接触童话、诗歌等,且常常将童话或想象中的事物当作真实存在的,这似乎难与严肃的应用文写作相关联。其实,童话中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教师们可尝试创设情景,学生作为角色参与到童话的生活中去。部编版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童话供学生学习,这是应用文写作渗透的一片沃土。

如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在这篇课文中教“通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教师带学生走进课文的角色中去,顺势将童话转换成了一份通知。学生在补充关键信息的过程中,可以直观感受通知的样式及通知中的内容,在训练学生内容表达的同时,补充了格式的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生的角色体验,作为一只生病的大雁给不在家的老虎写留言条,这种假借童话中的生活在现实中学生很容易遇到,与生活相关联,应用文的教学先从内容起步,熟悉格式开始。

三、走入生活,注重思维训练

学生进入二、三学段,认知、思维能力逐渐得以发展,应用文教学在这个阶段将真正扎根现实生活的土壤,与现实生活相关联。在教学实践中,将学生的应用文写作纳入到项目完成中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文写作在班级文化创建中举足轻重。班级图书角借书需要“图书借阅公约”、值日需要“值日分工细则”、班干部竞选需要“演讲”、班级绿色植物种植“观察日记”、教师节“写给老师的一封信”、杜绝班中学生常带手机进教室的“倡议书”、运动会“新闻稿”等,这些来源于班级实际需求的应用文写作是学生共同完成班级文化建设项目的一部分。处身班级中,学生们的角色感更强,教师在口语交际环节注重对内容进行条理化梳理,注意引导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在质疑中进行修正。从现实生活中出发,聚焦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应用文写作的关键。

应用文的教学一旦与学生的生活发生联系,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制作成微课也可以有应用文的身影。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倡议书”,教师可根据班级中出现的越来越多学生玩游戏现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倡议书的写法,并将这一写作过程制成微课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等。

四、方便生活,“节流”习作格式

相比较于文学写作,应用文写作更具严谨性,不仅表现在内容上,更体现在格式上。应用文的格式近乎于封闭状态,如何将经过思维加工后的内容收束到文章中去是应用文教学的特殊环节。

小学阶段多为日常应用文写作,如留言条、请假条、书信、倡议书、演讲稿等,教师在低年段应用文写作渗透时可采用编儿歌的方式进行。如,留言条:有事说,人不在,留言条儿来帮忙。三个大字正中间,顶格称呼不能少,正文来把事说清,名字日期右排好。

当大段的文字表述可以简化为图表时,应用文应用于生活的“回归之路”将更明晰。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可尝试将图表适时引入其中。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后资料袋中便是用了表格的形式记录观察,表格的运用使得菊花的生长状况一目了然。我们在教学生写观察日记时,可将其融入其中,甚至带领孩子们探索更多适宜于应用文表达的方式。

以上应用文教学策略中,我们通过扩大学生应用文写作与生活的接触面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思维的思辨与筛选来提纯应用文写作内容,通过格式规范来显化应用文文体特征。应用文写作从生活中来,最终亦将回归生活中去,能否帮助梳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应用文的最终归宿,教师们在应用文教学中始终把握生活对应用文的需求,情景化教学以便带给学生真实的角色体验,应用文教学势必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11,13-14.

[2]张晨瑛,李维勇.生活化:彰显小学应用文习作的应需特质[J].语文教学通讯,2018(Z3):31-35.

[3]陈白贞.应用文写作生活化教学探索[J].江西教育,2019(14):44-46.

论文作者:石晓珞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小学应用型习作教学路径探析论文_石晓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