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的美国制造业_劳动生产率论文

变革中的美国制造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制造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制造业是美国物质文明的基石,它在美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二十年来美国制造业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历经风雨,并处于变革之中。这一变革从根本上说是由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推进的,美国制造业正在这场变革中浴火新生。

制造业的变革和服务社会的出现

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美国制造业在全国就业人口中的比重有明显下降。见下表:

1980~2000年美国全国各个产业就业人数和百分比

(单位:千人)

资料来源:2001年《美国统计摘要》第384页。

上表说明,1980~2000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了200.2万;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80年的22.09%,下降到2000年的14.6%,减少了7.49个百分点。相反,广义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则增加了3520.6万,比重由1980年的67.2%上升到2000年的74.8%。

制造业就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1980~2000年中,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以高于总体水平的速度上升。见下表:

1980~2000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速度

(小时/产量)

资料来源:根据2001年《美国统计摘要》第399页表613数据换算。

数字说明,1980~2000年,企业生产率以每年平均2%的速度增长,非农企业以每年平均1.9%的速度增长,而制造业则以年平均3.5%的速度增长。后者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企业和非农企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这是制造业人员减少的根本原因。

但是制造业就业人员的减少并没有以牺牲制造业产量为代价,见下表:

1980~2000年美国制造业产量增长幅度

资料来源:根据2001年《美田统计摘要》第399页表613数据换算。

可以明显地看出,1980~2000年,企业产量增长了104%,非农企业产量增长了103.4%,制造业产量增长了89.7%。后者的增长速度虽低于企业的平均数,但还是有不小的增长。在制造业中耐用品的增长速度又快于非耐用品,见下表:

1990~1999年美国制造业产量增长(按1996年不变价)

单位:10亿美元

资料来源:2001年《美国统计摘要》第617页表971。

上表说明1990~1999年,制造业产量增长幅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在制造业中耐用品产量增长幅度高于制造业平均增长幅度。非耐用品产量在九年的时间中几乎没有什么增长,这与其全球竞争态势有关。

制造业人员减少,产量并不下降,这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说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制造业的积极变革,使从业人员的减少与物质福利的增加同时发生。

生产率提高是使制造业缩编的首要力量,使制造业人员减少的另一股力量则是经济全球化。这就是说,制造业通过外包(outsourcing-offshoring)把一部分生产转移到海外基地。汽车制造商把工厂设在墨西哥,服装公司把设计送到从多米尼加到斯里兰卡的各个地方进行加工,近来则是IT产业劳动密集低端产品的外包。据投资家《商务日报》的报道,1966~2002年美国制造业丧失的就业岗位,占就业总数的11.2%。主要原因是两个,一是国内生产率的提高,另一个就是企业外迁及外包。

一方面制造业多余的人员向服务业转移,另一方面物质福利的提高使人们要求更多、更好的各种服务,因此在美国出现了由工业社会向服务社会的过渡。

美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

美国制造业不是孤立存在的,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它需要向全球扩张,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这种意愿,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美国的贸易伙伴国,经过战后复兴,也把美国这个大市场当作它们寻求发展的首选目标。由此,在美国同它的贸易伙伴之间就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正是这种竞争泼洒出美国制造业兴衰嬗变的壮丽画卷,也正是这种竞争成为推进美国制造业不断升级的重要动力。

二战后美国制造业雄踞全球,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然而,不到20年,形势就起了变化。日本和欧洲作为冷战前沿,在美国的大力扶植下,迅速崛起,竞争力明显提高,对美国形成威胁。标志之一是贸易平衡的逆转。1965年以前,美国对日、欧的贸易都是顺差,1965年日本对美国出口超过了从美国的进口,1966年,联邦德国对美贸易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1971年,真正的历史性转折发生了,美国的整个对外贸易出现了逆差,自此之后逆差连年不断,引起了全国的震动。1986年麻省理工学院组织的工业生产率委员会以及民间智囊团体——竞争力委员会等组织先后发表了调查报告,确认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已大为削弱。美国制造业中不少部门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退步了,国内市场受到日、欧的侵蚀。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个工人生产一吨钢需要10小时,日本和欧洲则在5小时以下;1980年美国的汽车市场被日本占领了25%以上,日本的“本田”车成为美国人最喜爱的品牌;在高科技领域,80年代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上所占份额由1981年的53%,下降到1988年的43%,而同期日本所占份额则从34%上升到46%;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情形更惨,1983年,在前10名制造商中美国占了前7家,日本只占3家,到1990年美国还剩下1家;同时美国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也由74%下降到45%,而日本的市场份额则从20%上升到48%。

美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遭受的挫折,使美国企业家深发猛省,痛感自己再也不能以老大自居,而要认真总结教训,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他们发现曾使美国制造业走在世界前列的一套企业管理模式,如标准设计、批量生产、金字塔式的层级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瞬息万变、技术进步突飞猛进的新形势。而二战后,日本企业在学习美国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如质量控制、团队精神等则要比美国高上一筹。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制造业雷厉风行地开展了一场组织管理的大变革,实行缩编、放权,开展再造工程,鼓励团队精神,发展横向公司,并且取得了实效。例如,在钢铁业,1995年美国工人生产一吨钢已经由10小时降到4.42小时,效率超过了日、德、法、英;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在1992年已把成本降到日本的丰田和本田公司之下,国内市场占有率大体恢复到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在高技术领域,美国的成绩尤为骄人,1994年在全球1020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上,美国已夺回43%的占有率,日本则是40%。日本占领的是低档的记忆芯片市场,美国则牢牢地控制住尖端的微处理器市场。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市场占有率,则从1990年的谷底上升到54%。

但是使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真正得到巩固,则是美国的信息革命——信息网络化。网络化是美国技术创新的杰作,是继晶体管、个人计算机之后信息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互联网本来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署于1969年率先推出的,其目的是确保在核战争爆发时,全国性计算机网络仍能生存。1995年4月,互联网开始商业化。由美国第二大通信公司MCI负责建立四个网络接入点,各政府部门的网络以及网络通信公司建立的商业网经过这四个接入点互联,各地区又通过上述网络接入骨干网。这样,原来只为国防、科研和政府部门服务的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商业化使网络的规模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互联网的应用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美国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基础上美国的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而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其他部门的应用又使它们实现了信息化,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效率。这样,美国的制造业就在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带动下重新巩固了自己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但是,美国制造业各部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些部门在实现信息化之后,在全球的竞争力加强了,另一些部门则由于种种原因,又在竞争中落后了,钢铁业和汽车业就属于这一类。

引领美国制造业的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是现今美国制造业的皇冠,其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带动整个产业的龙头,生物技术正在崛起,也有广阔前景。

据2003年12月美商务部发表的《数字经济》一书说,2003年信息技术产业创造的产值约占GDP的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近年来制造业在信息网络技术方面的投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起着主要作用。据统计,1989~2001年信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3%,而一般非农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只有1.6%。此外,约占50%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制造业企业,其劳动生产率比不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制造业企业也要高出不少。微电子业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的品种繁多,需求巨大,从几分钱的电气接插件,到一个芯片上嵌入几百万个晶体管、价值几千美元的集成电路,到更复杂的制造半导体的价值几百万美元的机械设备都由这个产业来供应。它们属于卖给计算机、电话、消费电子、汽车、航天、医药和其他工业部门的中间产品。对这类产品的需求有日益上升趋势。以汽车为例,20年前,平均每部汽车中的电子部件的价值只占汽车价值的1%,今天已经到达8%~15%,预计未来10年汽车中的微电子产品含量将上升到25%。

美国信息产业在2001年发生衰退后,引起人们对其前景的担心。实际上它仍然是一个有广阔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将推动它继续大步前进。现在,信息产业在技术上要突破的是如何做到完全无绳化,让计算机摆脱大量电缆对空间的约束,无限增加其可移动性。因此,在计算机和手机之间展开了较量。实现移动互联融合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Wi-Fi(Wireless Fidelity高传真无线)互联网接入,另一条是手机互联网接入。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两条路肯定要并存,问题的关键是哪一条将成为主流。这对许多厂商说可能是生死问题。这两种不同的接入方法实际上就是新进入的IT公司同传统的电信公司之间的一场战争。在这种背景下,对于移动计算机领域主导地位的争夺,实际上已经成为两个阵营的较量:一方面是以英特尔、微软、思科为代表的计算机互联势力,而另一方是以德州仪器、高通、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为代表的移动电话互联力量。这两大阵营,无论鹿死谁手,都将迎来无限商机。

在信息产业的进出口贸易中,美国是有贸易逆差的。2002年的统计数字显示,美国信息产品的贸易逆差为214亿美元。但是逆差的主要来源是计算机边缘产品,逆差高达367亿美元,而芯片则有顺差162亿美元。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是英特尔等美国大公司垄断了技术密集的微处理器和高端芯片的生产,而把低端的边缘产品如键盘、鼠标、显示器、主板等扩散到发展中国家生产的结果。这是在全球配置资源,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典型案例。

在高新技术领域,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正在使医药产业面临新的腾飞。美国的制药业是一个高度创新和技术先进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保持着竞争优势。目前,北美在全球制药市场上占有约1/3的份额,远比日本、欧洲为高。新药的不断上市是美国制药业保持增长势头及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美国在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开支方面领先于世界。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制药公司在1998年的研发支出为180亿美元,1999年达到240亿美元,制药商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要比其他产业为高。随着全世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且越来越趋向于使用新药来降低保健费用,美国制药业的出口将保持良好势头。但是美国在药品的进出口上是有贸易逆差的,原因也同美国的全球化战略有关,比如把研究与开发机构设在国外,跨国兼并。另外两个因素是美国公司利用子公司搞价格转移,以及利用国外自由贸易区生产免税药品。

发展不平衡的传统制造业

在美国的传统制造业中,有许多部门已经实现信息网络化,因此,不仅保持了原有的竞争力,而且焕发了青春。属于这一类的有为各部门提供设备的制造业、数控机床制造业、飞机制造业、石油化工业、造纸业等。

美国的化学工业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的生产约占世界的1/4。这个产业有几百家公司、12000多个工厂,生产7000余种产品,从中间产品到范围广阔的消费品。增强美国化学工业竞争力的关键趋势除信息化外,还包括专业化、全球化,以及兼并收购。为了提高利润并增加对股东的回报,某些化工公司还对企业进行了拆分,把低利润业务剥离,转而集中到高利润业务。世界化工企业1998年兼并收购金额达到373亿美元,1999年更上升到450亿美元。信息网络化对化学工业的帮助很大,许多大公司已经利用互联网实现了零库存管理。电子商务也对化工企业有重要影响,多数化工企业现在都有了自己的网址,有些公司更提供了全面的网络服务,如网上销售、发货和发布库存信息及技术支援。因特网向这些公司提供低成本的快速及时的信息,与现有的和潜在的客户进行产品信息交流,而网上信息的即时性又有助于缩短顾客的决策时间。化工产业各行业的产值是逐年增长的,但从事化工工业生产的雇员人数则停滞或减少,说明这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也有明显提高。

美国的造纸业在世界也拥有优势地位,并且是多种纸制消费品的制造基地,这个产业同全世界125个国家进行纸品贸易。尽管美国国内市场消费了这个产业产品的90%,它仍然是向世界供应纸张和相关产品的重要角色,在纸浆、纸张和纸板等方面尤其如此。美国的造纸业被认为是世界范围高质量、高产量和低成本的生产商。它得益于一系列关键性的经营优势,包括一个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世界最高的人均消费水平,现代化制造业的基础设施,充足的原料、水和能源的供应,高技术的劳工队伍,以及高效率的运输和配送体系。美国的这个产业始终保持其先进性是因为它不断进行大量的资本投入,开支主要用于现有机器设备的升级、更新和安装新设备,此外对环境保护以及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应用也很注意。这个产业也已经采用了电子商务程序以及通信网络,并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信息技术正在供应链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最终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数据交换提高了生产率。这个产业应用电子商务创造了一个在因特网上进行纸张和纸板以及其他产品的贸易通道。尽管有人说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将导致纸张的减少,并最终实现“无纸办公”,但有证据说明使用电子媒体将导致纸张、纸板等产品消费的增长。实际的情况是,虽然某些用纸行业如新闻、杂志部门的用纸有所减少,但整个造纸产业将因办公打印纸、包装材料、容器、纸盒消耗的增长而受益。

在美国的传统产业中也有几个部门由于各种原因,在国际竞争中表现欠佳,最典型的是汽车产业和钢铁产业。

汽车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有过短暂的振兴,但好景不长,现在又重新陷入困境之中。底特律汽车城曾经是美国的骄傲。但是自1995年以来这个城市的三大汽车公司已经丧失了10%的市场份额,取而代之的是在美国南方兴起的日本、欧洲和韩国的汽车厂,进口的汽车和零部件也随之而来。现在,为美国人欣赏的小轿车已经不是雪佛兰,而是价格便宜到12500美元的韩国ELANTRA;豪华车已经不是凯迪拉克和林肯,而是德国的宝马;轻型卡车已经不是福特的皮卡,而是日本的丰田TUNDRA。问题出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上。例如,在2000年出产的每一百辆小轿车中,在丰田车中能找出的缺陷是196个,在通用车中是264个,在福特车中是287个;丰田公司每生产一辆车消耗的时间是21.83小时,通用公司是24.44小时,福特公司是26.14小时;营业利润丰田公司是127亿美元,通用公司是38亿美元,福特公司是36亿美元。使美国人震惊的是丰田车在美国正在超过戴姆勒-克莱斯勒和福特而成为第二大市场占有者。使美国汽车公司处于劣势的根源有经营管理问题,也有福利开支问题。

在传统产业中钢铁业的问题也很突出。小布什政府于2002年以钢铁进口激增为借口,使用“201条款”,对进口钢铁征收高额关税,明目张胆地搞贸易保护主义,凸现了美国钢铁行业的困难处境。美国钢铁业20世纪90年代初虽然有过进步,但昙花一现,在亚洲金融危机后重新陷入困境。高工资、高福利的历史包袱是重要原因。目前美国大钢铁厂每吨钢材的劳动成本在135美元左右,而小钢铁企业只有45美元左右;大钢铁厂为退休人员所负担的医疗保险费用,如果平均分摊到每吨钢材中,要高达26.4美元,而小企业只有27美分。欧盟、日本和韩国的生产成本都比美国低,所以美国钢铁行业整体上在竞争中已处于劣势地位,大型钢铁厂纷纷倒闭。美国大钢铁厂只有进一步进行收购兼并、调整结构、更新设备,才有可能翻身。但大厂的养老金负债累累,成为阻挠企业整合的拦路虎。要消除钢铁的贸易逆差,仍然任重道远。

在调整中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美国属于劣势产业。由于美国劳动成本高,不具备比较优势,使这类企业逐步退出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国内需求主要依靠进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这些产业所走的道路之一是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行业转移;再者就是实行全球化资源配置,利用加工贸易等方式创造竞争优势。近年来还出现个别企业应用高新技术,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重新夺回优势的现象。属于这一类的有纺织、服装和针织品、鞋类和皮革以及皮革制品、造船和维修等行业。

纺织业面对全球竞争加剧所做出的反应有三种: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把纺织业搬迁到离本国市场较近的低成本国家,与邻国公司进行合作生产。同墨西哥建立伙伴关系并进行区域扩张就是一例。亚洲金融危机加速了美、墨垂直一体化趋势,这个趋势加上低制造成本的优势,正在驱使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向墨西哥转移。第二,产业品种结构在各国之间进行调整,在本国不再生产那些无法同外国竞争的劣势产品,而更重视其他产品,如家庭装饰、工业纺织品等。现在美国纺织业为运动服装使用的技术性纤维制品有巨大增长。还有一些企业瞄准非服装类纤维品市场,包括汽车、医药、防火和通信所需布料。第三,公司继续投资于新的生产效率更高的工厂设备,经过技术升级使之成为更有效率的产业。现在,有一些美国纺织企业已经是一种技术先进的制造商,通过对机械的改良和现代化进行投资,而有了很大进步,许多公司的纺、织和编结过程已经高度现代化,因此能减少生产中劳动成本所占份额,并提高了质量和生产速度。从劳动就业看,美国纺织业就业大量流失是近30年来的总趋势。这种流失部分一是由于进口,更主要的是由于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减少了就业人员。但与10年前相比,纺织品总产量并没有减少,而是增加了20%。特别是生产高级纺织品的、资本密集的企业的产量大幅增长,对其产品的需求也在迅速上升。

制鞋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典型。制鞋过程是高度劳动密集的,需要大量的切、缝、衲等手工劳动。因此,制造活动已经被转移到能够提供廉价劳动的国家。品牌或非品牌的批发商、零售商不断寻求进口低成本国家的产品。由于制鞋业所用的机器设备并不要求很大投资,加工业务能够毫不费力地迅速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所以亚洲包括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鞋区。不过就在制鞋业也有通过技术改造、实行生产自动化而站住脚的个别企业。有一家名叫纽百兰斯的运动鞋制作公司,它引进了大量先进的数字控制设备,使制鞋过程全自动化,这家公司把工人组成5~6个人的团队,把他们培养成多面手,发挥团队精神,在生产过程互相协作。经过这样的安排,每双运动鞋的生产时间降低到24分钟,而中国工人生产一双同样的鞋要3小时,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成本。由于这家公司的小时工资是14美元,中国工人的工资是每小时40美分,所以现在这家公司生产一双鞋要4美元,而中国工人生产同样的鞋是1.3美元。不过这个差距已经不影响它的竞争力。原因是这家公司有地理上的优势,就地生产运费低,同时因靠近市场可以随时根据市场需要改变品种。而且每双鞋的价格是70美元,所以2.7美元的差距已不在话下。不过迄今为止这还是个别的例子。这是由于此类工厂需要大量投资和技术创新,要做到普及并非易事。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美国的制造业经过产业结构大调整,已经成为一个由高新技术引领的新型产业,但这是一个新生过程,也是一个痛苦过程,这个过程尚未完结,而首当其冲的是美国的广大劳动者。他们要在工作不断动荡中适应新的产业结构。因此,在这个大变革中,社会上不少弱势群体啧有烦言也就不足为怪了。

标签:;  ;  ;  

变革中的美国制造业_劳动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