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的诊治体会论文_马霞

母乳性黄疸的诊治体会论文_马霞

(四川凉山州西昌市高枧乡卫生院 四川凉山 615000)

【摘要】目的:了解母乳性黄疸的诊治。方法:对5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诊治追踪。结果:早期配合使用益生菌妈咪爱和肠道吸附剂思密达,疗效满意。结论:掌握母乳性黄疸的诊治及可能的并发症,早期进行适当干预。

【关键词】母乳性黄疸;肾功能;神经毒性;肠道益生菌

【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02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milk jaundice. In 50 cases of breast milk jaundic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the use of the method of tracking the probiotics MAMIAI and enterosorbent smecta, the curative effect is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milk jaundice and possible complications, early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Key words】Breast milk jaundice; Renal function; Neurotoxicity of probiotics

上世纪60年代时,母乳性黄疸首次被报道,这之后不断的提升对该疾病的认识程度。近年来,母乳喂养率升高背景下,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也出现升高趋势,可达到20%~30%。母乳性黄疸如未能及时、有效诊治,将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大的影响,不过,目前尚不存在明确的干预母乳性黄疸患儿的标准,因此,本研究分析了本院母乳性黄疸患儿的诊治体会。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出生的5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其中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30例。胎龄在38~41W,产重在2500~3900g,全部为纯母乳喂养,无其他原因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者,排除伴有遗传代谢性疾病、溶血、感染、头颅血肿患儿。母亲均接受TORCH筛查,结果均显示为阴性,母子具有相同血型。患儿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均正常。入院时,给予患儿皮测,结果显示胆红素256.6~342μmol/L,主要为间接胆红素升高。

1.2 治疗方法

1.2.1光疗 胆红素水平达到342μmol/L时,光疗可开展,但白蛋白或血浆治疗无需进行。

1.2.2支持疗法 注意保暖,多到户外嗮太阳,多饮水。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等疾病的发生,以免加重黄疸。

1.2.3酶诱导剂 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1.2.4减少肠肝循环 使用妈咪爱1支 /次,3~4次/日温开水兑服,思密达1包(3g)/次 2~3次/日。

2.结果

50例患儿黄疸逐渐消退后未再出现反弹,疗效满意。

3.讨论

尽管母乳性黄疸患儿具有良好的预后,但近几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结果显示,母乳性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处于256~427μmol/L时,出现异常的患儿由1/3,降低胆红素水平至正常范围后,消除此种改变。这说明,母乳性黄疸有可能轻微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处理要合理开展。早产儿出生后,与喂配方奶粉相比,喂母乳的黄疸发生率会升高,且黄疸消退时间会延长。由于早产儿并不具备完善的神经系统,血脑屏障的作用较差,胆红素极易将穿透,从而毒害脑神经。鉴于其会产生不可忽视其带来的神经毒性,因而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发生母乳性黄疸后,要尽早进行积极的处理。

高胆红素血症发生后,有可能会损害肾脏,其病变为胆红素在肾小管内形成结晶,并沉积在肾髓质、间质小管上皮细胞中,从而损伤肾小管功能。通过测定母乳性黄疸患儿尿RBP(视黄醇结合蛋白),β2-MG(β2-微球蛋白)浓度增加,尿β2-MG是反映肾小管损害的可靠和灵敏指标[1],可以早期进行适当干预。

3.1 发病机制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有一种物质存在于此类母乳中,能够抵制胆红素的结合,并促进肠道吸收胆红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近几年研究指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母乳性黄疸引起原因为增加胆红素肠-肝循环,而在其发病机制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为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1)在新生儿肠道内,β-GD的含量比较多,其来源主要为母乳,β-GD作用下,胆红素被分解还原,产生未结合胆红素,小肠吸收未结合胆红素后,进入到肠肝循环中,导致其含量提高,引发黄疸;(2)新生儿小肠内部的β-GD活性通常会比较高,与成人相比,高出10倍左右;(3)新生儿喂养时,摄入不充足,可使肠内蠕动变慢、减少,或者开奶时间出现延迟,导致正常肠道菌群建立较晚,并缺乏转化胆红素菌群,造成减少胆红素排泄;(4)在母乳成分中,包含胆固醇和特殊脂肪酸,这些成分均会对未结合胆红素发挥重吸收作用。

3.2 临床表现

以发生时间为依据,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早发性,发生时间相近于生理性黄疸,未恰当进行母乳喂养、未充足摄入母乳为导致此类发生的主要因素;另一种为晚发性,密切相关于增加的肠-肝循环,通常,出生后1~2周为高发期,发生后可持续7~10周。经检测,新生儿小肠内含有较多的葡萄糖醛酸苷酶,且具有较高活性。母乳为葡萄糖醛酸苷酶主要来源,催化作用下,使未结合胆红素产生,而新生儿并不具备正常的小肠蠕动速度,导致未结合胆红素较多产生,并增加吸收,引发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出生会,给予母乳喂养时,高胆红素血症发生原因非其他原因,胆红素水平达到256.5~342μmol/L,且主要为间接胆红素升高,新生儿多具有良好情况,吃奶佳,能够正常发育。黄疸至少持续3周,多则持续3个月。

3.3 检查

血生化检查:多数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在257μmol/L之下,也可能超过342μmol/L,主要为间接胆红素增高,肝功能检查未见异常,HBsAg阴性。

3.4 诊断

3.4.1病史 根据黄疸出现时间,单纯母乳喂养史,生长发育良好,无其他任何异常临床表现。

3.4.2检查 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其他检查均正常。

3.4.3诊断性停母乳喂养 因新生儿黄疸具有极为复杂的病因,难以将全部病因排除,患儿具有良好一般情况,且高度怀疑为母乳性黄疸时,通常先将母乳喂养停止,观察48h后若明显降低胆红素水平,即可诊断。

3.5 治疗

3.4.1喂养与护理 小儿母乳性黄疸确诊后,目前并不提倡将母乳喂养停止,而是应将每次喂养量减少、喂养次数增加,同时,按摩患儿腹部,顺时针进行,使肠蠕动速度加快,还可将退黄中成药应用在治疗方案中,促进胆红素排泄的增多、加快,告知父母要多带领新生儿晒太阳,以能改变间接胆红素,形成光异构体,顺利排除胆红素。只有胆红素水平在256μmol/L以上时,母乳喂养方可暂停,降低胆红素明显且确诊后,母乳喂养可继续进行。

3.5.2光疗 胆红素水平达到342μmol/L时,光疗可开展,但白蛋白或血浆治疗无需进行。

3.5.3支持疗法 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等疾病的发生,以免加重黄疸。

3.5.4酶诱导剂 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酶诱导剂 诱导肝细胞增强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能力。常常是苯巴比妥钠5mg/kg.d和尼可刹米100mg/kg.d分3次服用,苯巴比妥可增加Y蛋白含量,两者合用可增强疗效。

3.5.5由于胆红素排泄少 新生儿喂养时,摄入不充足,可使肠内蠕动变慢、减少,或者开奶时间出现延迟,导致正常肠道菌群建立较晚,并缺乏转化胆红素菌群,造成减少胆红素排泄。故早期使用益生菌妈咪爱和肠道吸附剂思密达。而通过临床诊治统计发现使用妈咪爱和思密达,疗效满意。

近年来,对于处理母乳性黄疸的方法,美国儿科学会已经制定相应的方案,值得借鉴[2]:(1)观察;(2)配方乳补充给患儿,并实施光疗;(3)母乳喂养停止,实施光疗;(4)母乳喂养停止,光疗不进行;(5)母乳喂养暂停,改为配方乳喂养,实施光疗。此种方案并不会对母乳喂养产生影响,且能够将其进一步完善。

3.6 预防护理

新生儿为足月生产,且为健康儿时,喂养次数应增多,每天至少喂养10次,糖水不可添加,以使肠蠕动加快,促进吸收的胆红素减少,预防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

妊娠期间,母亲饮食要注意健康、卫生,酒、辛热食品均禁止食用,药物不可滥用。新生儿产生后,母亲饮食也要保证健康,对新生儿皮肤黄疸情况密切观察,便于诊断及治疗的及时开展。黄疸过早出现或延迟消退、黄疸颜色越来越深、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情况均需密切注意。

【参考文献】

[1]王宝西,王茂贵.新生儿黄疸宇血尿素氮水平的关系[J].新生儿杂志,1994,28(4):181.

[2]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Practices Parameter. Mana gement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the healthy term newborn[J]. Pediatrics,1994.94(2):558.

论文作者:马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4

标签:;  ;  ;  ;  ;  ;  ;  ;  

母乳性黄疸的诊治体会论文_马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