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民营经济“道德园区”绽放正能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桦甸市论文,园区论文,民营经济论文,能量论文,道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创意之源——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道德环境
古语云:“小胜在智,大胜在德。”吉林省桦甸市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业为主体,以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道德环境为重点,抓住学、讲、议、展、做“五个”环节,不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立足把民营经济“道德园区”建设成为“道德素质的提升区”“道德文化的引领区”“道德风尚的气候区”和“道德实践的示范区”的目标定位,使全市民营企业员工在精神面貌、道德风尚上实现质的飞跃,与经济园区建设相得益彰。
二、推进之举——五条路径构建“道德园区”新模式
一是设立“道德讲师堂”。聘请专家、学者和身边典型进行道德专题讲座,灌输相关道德文化知识。二是开辟“道德信息园”。充分利用展板、文化墙、LED电子屏、员工道德手册、道德警示语等有效手段,汇集、公示、传递企业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前沿信息。三是搭建“道德展示台”。利用重要节庆,开展歌咏、演讲、联欢会、书画摄影展、球赛等文体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四是开展“道德评议会”。针对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和问题,专题个案的进行公开评议,形成道德约束,褒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五是组建“道德志愿团”。发挥企业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自愿互助,志愿服务,帮助员工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收获之旅——“道德园区”建设助推民营经济大发展
龙兴集团采取企业领导抓全面,党政工团一条线,中层干部包一段,班长组长管一片的点、线、面的“道德园区”创建网络,针对从业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道德意识淡化等现象,持续开展“树文明形象,展龙兴风采”主题实践活动,“龙兴道德讲堂”学习内容系列化、多样化、常态化,并在集团报《龙兴人》和龙兴集团网站开设“道德信息园”,及时发布好人好事、热议话题、道德经纬等动态信息,弘扬新风正气。龙兴“道德志愿团”积极开展活动,为水灾、地震、贫困支部等累计捐款捐物达150多万元。龙兴集团将“道德文化、创业文化、竞合文化、制度文化、学习文化”融入到企业发展中,员工形成“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忠诚事业、岗位成才”的职业道德观,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千名员工,横跨种植、养殖、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出口、房地产开发、商品流通、餐饮服务的综合集团公司,总资产达8894万元。荣获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吉林省青年文明号、十佳文明私营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吉林市和桦甸市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
圆方集团把创建“幸福企业、百年圆方”作为“道德园区”建设的切入点,秉持“企业就是员工的家,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理念,深入扎实开展“道德园区”建设。车间每季度开展一次“道德评议会”,围绕“本季度你是否违反了安全纪律?”“餐桌上你文明了吗?”“工厂的科技进步有你的金点子吗?”引领员工修炼做人品德,遵从做事流程,执行作业标准,严守规章制度,将朴素情感升华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先进、比先进、做先进蔚然成风。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竞争力和助推力。今年一季度,圆方实现销售收入8300万元,上缴税金500多万元。
金都集团以“发展为先、团结为基、诚信为本、文明为魂、奉献为荣”的“五为”精神为道德旗帜,以“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班组、文明员工”争创活动为载体,制定文明职工考核评比细则,探索建立道德建设、企业发展、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年末通过道德展示台进行红歌汇演、个体工商户联欢会、中层干部道德建设论坛、员工知识竞赛,挖掘员工潜能,满足员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广大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推进了集团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金都集团共有子公司5个,去年直接缴纳税款2850万元,被吉林市委评为非公企业创建工作示范单位,被省政府评为先进私营企业。
在“道德园区”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下,民营经济“道德园区”蓬勃发展,打造了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2012年,全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505亿元,实现增加值207亿元,占全市GDP的76.2%,上缴税金实现11.1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63.9%。各类产业基地和园区发展到74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