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在临床的应用论文_潘等龙,任永宏,刘瑜兼

柴胡疏肝散在临床的应用论文_潘等龙,任永宏,刘瑜兼

1.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人民医院 甘肃平凉 744100;2.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妇幼保健院 甘肃平凉 744100

摘要:临床上凡是以肝气郁结为病机的疾病,无论是内、外、妇、儿等各科各种疾病,都可以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临床

柴胡疏肝散出自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是在《伤寒论》四逆散基础上加陈皮、川芎,香附而成,为疏肝理气,和血止痛之良方,主治肝气郁结证。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以香附、川芎活血理气为臣药;以陈皮、枳壳导滞;芍药柔肝为伍;以甘草调药和中为使,共奏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效。柴胡疏肝散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各种疾病,现举例如下:

1 内科

1.1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辨病属“胃脘痛”范畴,是内科多发病和常见病。临床常见上腹经常性、阵发性的规律疼痛,伴有呃逆、反酸、嘈杂或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其病在胃,与脾、肝、胆密切相关,多因情志不调、饮食不节或感受外邪而致脾胃肝胆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1]。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以通为用。情志不遂等致气机阻滞,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故而表现出疼痛、泛酸、呃逆等气机不畅、胃失和降的临床症状,应以疏通气机、调和气血为治则。而肝主疏泄,调情志,是脾胃之气升降的重要条件。柴胡疏肝散正好以“疏肝行气活血止痛”见长,符合其病机,临床若辨证准确、用药加减得当,用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能取得显著疗效。据孙海龙等[2]的临床报道,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总有效率达90%以上。

1.2 偏头痛

偏头痛为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症状,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外感诸邪、内伤七情、劳倦内伤等均可蔽阻清阳,阻滞脉络而引发本病。临床上,本病以肝气郁结及血瘀阻络者较为多见,并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故以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此病,每获良效。梁广义[3]以本方加减治疗偏头痛66例,有效率为95.5%。边玉美[4]用本方加减治疗偏头痛20例,疗效明显。

1.3 心绞痛

心绞痛见于中医“胸痹”,其发病机理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肾亏虚、功能失调。虚者亦可在本虚的基础上形成标实,导致气滞,血瘀之证,故其治疗,不论虚实,均不离行气理气,活血通痹。张瑞华[4]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药用:柴胡、枳壳、白芍、佛手、陈皮、檀香、元胡各9-12g,川芎、当归12-15g。丹参15- 24g,三七粉3g。失眠加炒枣仁、远志;高血压者加牛膝、生决明、钩藤;胸闷加瓜蒌、薤白;心前区痛甚者加全蝎、莪术;心律不齐加炙草;气短加太子参、黄芪;腰膝酸软加生地、山萸肉、杞子。每日1剂,水煎内服,早晚各1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外科

2.1 雷诺氏综合征

本病以肢端血管痉挛导致肢端对称性发凉、麻木、肤色改变为特征,属中医“痹证”、“厥证”范围,其发生多由肝虚受寒、阳气痹阻、或肝郁气滞、脉络不通所致,其发病机理有虚有实,但病位均在肝。牛氏[5]治疗雷诺氏综合征31例,均以本方加减治疗,治愈率68%。

2.4 痒疹

痒疹起因为肝气不舒,木火刑金,致肺气不宣,肺主皮毛功能受损,毒邪郁于营分,外溢肌肤继而发疹,方以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加防风、蝉衣、生地、丹皮、白鲜皮调和营卫以祛风止痒,诸药配伍,肝木舒展,气血调和,诸症自愈。

2.5 痤疮

痤疮是好发于青壮年面部、胸背部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中医认为属 “肺风粉刺” 范畴,与肺、脾、胃、心经关系密切。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日久化热,故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凉血解毒。方中柴胡、香附疏肝理气解郁;当归、川芎、丹参、芍药、丹皮活血调经散结;陈皮、枳壳理气行滞;由于气郁日久易化火,故用知母、黄柏、连翘清热解毒;地肤子、白鲜皮祛湿止痒;甘草调和诸药。内服外用,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效。

3 妇科

3.1 乳腺小叶增生症

该症属于祖国医学“乳癖”范围,现称乳腺增生病。多由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或肝脾两伤,痰气互结,瘀滞而成。田氏[6]以柴胡疏肝散出入治疗本病17例,6剂为一疗程,一般2-6疗程即可见效。

3.2 不孕症

肾主生殖,不孕与肾关系密切,并与天癸、冲任、子宫的功能失调,或脏腑气血不和,影响胞脉胞络功能有关。临床常见的有肾虚、肝郁、痰湿、血瘀等。胡氏[7]治疗不孕症、分肝郁气滞、寒凝血瘀、湿热带下、气血两虚、肾虚五型,其中肝郁气滞型40例,以柴胡疏肝散理气为主,养血、活血为辅,每次月经前3-5天煎服,日一剂,连续 3-5天,结果:40例痊愈。疗程最短一个月经周期治疗即受孕,最长6个月经周期治疗受孕。

3.4 乳冷症

乳房乃肝经循行之所,肝气不舒,气机不畅,日久阳气郁遏,胸阳不展,故自觉寒冷。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配合附子助阳补火散寒,达到祛除寒邪、振奋胸阳的目的,用药切中病机而获效。

综观上述,柴胡疏肝散的临床疗效显著,应用范围广泛,毒副作用小,病虽不同,但均由于肝郁而致病,出现了气滞、血瘀及气郁化火的证候,故均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化裁治疗而收效。柴胡疏肝散,古代多用散剂,近代多用汤剂,现在有丸剂、胶囊等。在临床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剂型,只要辨病辨证明确,柴胡疏肝散在各科各种疾病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孙世晓.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和思路[J].中医药信息,2006,26(3):26-27.

[2] 孙海龙,孙运海,孙运群.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4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8,36(5):59-60.

[3] 梁广义.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偏头痛66例[J].北京中医,1998,17(1):48.

[4] 张端华.柴胡疏肝散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1995,(1):21-22.

[5] 牛志世. 柴胡疏肝汤治疗雷诺氏综合征31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6(7):421.

[6] 田玉勤.舒肝通洛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17例[J].广西中医药,1985,8(2):21.

[7] 胡俊贤.中药治愈92例[J].黑龙江中医药,1996,(2):18-19.

通讯作者:刘瑜 华亭县妇幼保健院 2839160278@qq.com

论文作者:潘等龙,任永宏,刘瑜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  ;  ;  ;  ;  ;  ;  ;  

柴胡疏肝散在临床的应用论文_潘等龙,任永宏,刘瑜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